第三十一章.包容之心

木言幾說的這些,尤其是最後一句,馬大犇的確沒有想過。於是馬大犇說道:“木大哥,是我歲數小,說話沒輕沒重,你別往心裏去。”木言幾搖搖頭說:“無所謂了,對我們的行業心存懷疑的人,你絕不是第一個更不會是最後一個。你還記得嗎?我曾說過,你很像我年輕時候的樣子,那麽倔強,有鬥志。所以你盡管繼續如此下去,看看將來某一天,你是不是真的能夠說服我。”

木言幾做出了態度上的妥協,卻並沒認輸。經過今天晚上發生的事情後,馬大犇也無法確信自己所堅持的,就一定是正確的了,起碼有很多事超過了他的理解範圍,想要去揭穿看破,自己還差了不少火候。

馬大犇開始岔開話題,問木言幾剛剛那個被“集中起來的大鬼”,到底是怎麽被木言幾收拾的。木言幾拿出自己手上斷裂的紅繩說道:“這東西你肯定在我家也看到過,別看它是普普通通的紅繩,但這紅繩是經過秘法煉制的。將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都湊集到一起,讓它浸泡在其中後,借天地自然的風來晾幹。期間需要有一些靈性的法器來作催化加持,這樣一來,這條紅繩表面上看起來尋常,卻對鬼怪有一定的壓制作用。”

木言幾又拿起兩端的釘子說:“這鐵釘不但可以當做武器,有攻擊作用外,還可以用來將紅繩固定起來,形成一道門,一個界限。通常我們出去處理別家的事的時候,如果家裏有些眾生存在,就會拉繩頭釘,告訴它們不可進入。而這些銅錢,其實是買路錢。遇到很多我們看不到的東西的時候,之所以不肯離開,按照我們傳統的說法,就是沒有買路錢。所以這錢的作用就在於此,再加上銅錢本是銅器,而銅器和銀器一樣,對鬼怪也是存在震懾作用的。”

說到這裏的時候,木言幾瞥了一眼馬大犇,然後似笑非笑地說道:“當然,這種事看你怎麽去理解,可能今天你聽起來,又是一派胡言亂語,但沒辦法,我們學了一輩子這個,只能無條件地去相信祖宗留下的手藝,關鍵時刻是可以救命的。”

馬大犇又問道:“那最早出現的那些小火球,你說是殘存的迷路的亡魂,這個說法可有什麽依據嗎?”木言幾說:“在來的路上,你應該注意到了,這裏除了有新修的墳墓之外,還有一些雜草亂石中的老墳。這些老墳就屬於沒有後人祭拜,也就是斷了香火的意思。”

木言幾指著馬大犇說:“假如到了飯點,而你卻沒錢吃飯。你會怎麽辦?”馬大犇一愣說道:“我就餓肚子呀,還能怎麽辦?”木言幾點點頭又說道:“那餓你一頓還行,三五頓或許也不是問題,那如果連續餓了你很長時間,你會怎麽做?”

馬大犇說:“那我肯定要自己去找吃的呀!”木言幾說:“這就對了,但是亡魂和我們人不一樣,它們雖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思想,但比起我們的是思考方式來說,它們其實是不具備的。也就是說,很大程度來說它們的行徑更多依存於本能或者習慣。香火是亡魂賴以存在的依據,一旦斷了香火,那就是斷了糧草。失去香火後,它們會去搶別的墳的香火,從而出現大吃小的現象。”

“當大的吞並小的,小的就自然消亡了。而這種吞噬的過程,本身也是有違天道的。所以存在戾氣。你再看看這周圍的環境,全是樹林,陽光的照射時間會相對很少,也就是說這個地方本身聚集陰氣的可能性會更大。”木言幾指手畫腳地比劃著,生怕自己哪個地方說得不夠清楚,導致馬大犇聽不懂。

他接著說道:“當這樣的陰氣聚集到一種程度後,就形成了那些火焰的形態。而收了它們做兵馬,一來可以消除戾氣,二來可以幫助它們往生。”馬大犇不解地問:“那它們是如何在沒有火源甚至沒有熱量的條件下變成火焰的呢?而且為什麽在聽到你吹手的聲音後,就自動朝著你飄過來?”

木言幾聳聳肩說:“這個我就真不知道了。祖宗怎麽教的,我們就怎麽學。至於這當中的原理,我們也不會去深究它。只知道這麽做會有用。就好像是磁鐵一樣,同極相斥異極相吸,這種磁場的力量我們是觀察不到的,但卻知道結果。”

他說得似乎很有道理,只是在解答這樣問題的關鍵點卻始終缺少了一部分。馬大犇心想既然這些手藝都是從古時候就流傳下來的,千百年來我們人類的科技已經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古時候未能解答的疑問,並不是當時的人傻,只是當時的科技條件所不具備而已。那麽有沒有可能今晚所遇到的這些現象,自己也能想辦法發現其中的玄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