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章.舊事重提

審訊視頻裏的內容,基本上佐證了幾年前王雷的猜測。那場爆炸案的真正目的是那位副廠長,而這個副廠長分管風紀建設,所以如果有人想要除掉他的話,肯定是有貪腐的行為出現,並且知道瞞不住了,才要殺人滅口。

如果是一般人,想要滅口的話,大可以制造車禍,或者買兇殺人,而對方偏偏巧計設計了這麽一場爆炸案,讓大家的焦點短時間內被模糊掉,而他卻可以渡過難關,繼續自在地生活。視頻的後半段,當王雷問起劉浩,關於此事還知道些任何別的情況的時候,劉浩的回答卻是他什麽也不知道了。自己在策劃爆炸之前,就收到了一大筆錢,對方承諾事成之後還有剩余的一半錢要支付給他,這才是他放置引爆裝置的理由,而事後他的確是收到了一筆錢,但是接頭人卻再也找不到了。

劉浩曾經擔心那個接頭人也被滅口了,而自己很有可能就是下一個,於是曾派人打聽過這個接頭人,發現這個人的身份信息和名字竟然完全不存在,什麽也查不到。身上帶著巨款,自己又是個無業遊民,很容易遭到別人的懷疑,於是劉浩一方面警惕著有人對自己進行滅口的報復,一方面迅速用這筆錢進行了各個行業的投資,將現金變成了產業,想著自己越早將生意做大,對方就越不敢輕易下手,畢竟殺害一個老百姓和一個成功的商人,性質和社會輿論還是不一樣的。

於是幾年下來,劉浩並沒有被滅口,反而生意還做大了。原本這些生意也都是合法的,但是劉浩因為社交面變廣之後,就開始和一些個人進行合作,這些人有倒賣槍支的,有開設賭場的,還有販賣文物的,什麽生意只要賺錢,劉浩都有興趣往裏面插一腳,但是多年下來,他始終還是無法接觸到這些行業最核心的部分。於是盡管算是賺到了不少錢,但卻仍然是在替別人賣命,他所賺到的,僅僅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錢而已。

時間久了,案子結了,外頭也風平浪靜,劉浩漸漸也放松了警惕,當年的那件事他感覺自己被人擺了一道,所幸是沒有被抓。原本指望著再這麽過些年,等錢足夠多了就收手不幹,去國外安度余生的時候,周強卻被抓了。在劉浩看來,自己算是功虧一簣,而導致自己狼狽逃走的罪魁禍首,就是當初“勾結”警方的馬大犇和被抓後出賣自己的周強。

根據劉浩的交代,王雷也掌握了一些私下與劉浩有過交集的那些不法個人,卻發現這些人大多都是已經上過警方黑名單的人,其中甚至沒有一個看起來會跟爆炸案有直接關聯。王雷告訴馬大犇,這次的審訊其實算得上是非常成功,唯一的遺憾就是那個爆炸案還是沒能找出幕後的主使者。一個人做任何一件事都是有動機的,如果說之前周強是劉浩所利用的一枚棋子,那麽此刻看來,劉浩本人仍舊是一顆棋子,只不過目前所掌握的信息來看,還無法查證誰才是下這盤棋的人。

王雷按下了暫停鍵,意味著馬大犇最關心的案子的部分已經結束。他讓一個非警察系統的人來看內部審訊的材料,原本已經有些不合規矩了,所以更多的信息既然與馬大犇無關,那就不必讓他知道。

馬大犇的心情很是復雜,是喜是憂仿佛此刻都談不上。自己這些年以來,時時刻刻都希望能夠手刃仇人,將當初炸死母親的家夥繩之以法,如今根據口證,劉浩就是真兇,也的確是他親自動手炸死了這麽多人。從這個角度來說,馬大犇算是心願得償。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劉浩背後還有人指使,而這個人劉浩不清楚是誰,當然不排除他在刻意隱瞞的可能性,畢竟王雷也說了,審訊還沒有完全結束。而這件事已經發生了這麽多年了,當初的相關人如今可能分散在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連警方都無法查到這些人是否真的跟案件有關,僅僅憑劉浩的一面之詞,似乎是難以支撐的。

看著馬大犇有些躊躇的樣子,王雷嘆了口氣說道:“大犇,接下來我要說的話,你可要放在心裏,一定不要對其他人說起。”馬大犇有點無精打采地點了點頭,接著王雷又說道:“從我們辦案的經驗來看,正如剛才我說的那樣,任何人做一件事,一定需要有個動機,或許是名,或許是利,或許是為了其他的理由。現在我們反推這件事來說的話,爆炸案之後,獲利最大的人是誰,那麽這個人會自然成為下一個嫌疑人。眼下來看,劉浩收到了不少錢,他應該算是獲利最大的,可是他的證詞裏,明顯是在說還有其他人,這種獲利的方式,或許就不再是錢財,而是別的東西了。”

王雷接著說道:“你還記不記得那次我跟你說的,那個副廠長在接到傳真電話之後,第一時間就把妻子女兒送去了你褚叔叔家裏,你想過為什麽嗎?他肯定是覺得自己遇到了不可預測的危險,但是不得不去面對,害怕牽連家人,才會這麽做。而這件事發生之後,你褚叔叔因為和這個副廠長走得近,於是被調去了另外的地方,從此就沒有辦法再往上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