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章.復雜身世

調查的過程,馬大犇不得而知。因為木言幾和莫郎中的人脈關系大多和馬大犇這樣的人毫無交集,某種程度上來說,莫郎中的莫家館,更像是古時候的酒肆茶樓,常常會成為信息的匯集點。而莫郎中有不少徒弟,這些人活動在四處,打聽消息根本不是難事。

於是等信兒的時間並沒有很長,禮拜五晚上剛說了這事,禮拜一的晚上木言幾就打來了電話。馬大犇一看來電顯示是木言幾,先是沒接,而是拿著電話跑到了宿舍外的走廊上才接起,並且壓低了嗓門說話。

“喂,大犇啊,莫家館傳來消息了,你要的那人的底細,已經查到了。”電話那頭,木言幾對馬大犇說道,不過語氣聽起來,似乎沒有那麽興奮。馬大犇低著聲音問木言幾道:“木大哥,都查到些什麽了,你怎麽聽上去好像心事重重的樣子?”馬大犇也是個善於察言觀色之人,短短的一句話,他迅速察覺到木言幾語氣的異樣。

木言幾在電話那頭說道:“這個人打聽起來其實不難,畢竟知道他的名字和學校,很多信息是能順藤摸瓜摸出來的,不過這家夥的身份背景,調查起來著實花了些工夫。年齡比你大一歲,兩年前以非常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江城大學物理系,不過兩年前的事情,起初的時候就完全查不到。”馬大犇心裏琢磨,這是怎麽回事,俗話說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一個人只要存在過,以現在信息發展的速度,怎麽可能查不到?

只聽木言幾繼續說道:“江湖上查人主要靠打聽,透過這個皇甫明原先的學校調查,他只是高中最後一年在這所學校上學,而之前的入學档案中卻沒有這個人的名字,所以當時我們認為他很可能是從外地轉來本地參加考試的學生。”馬大犇這才想起來,這個皇甫明是說普通話的,而且說得還挺好,跟本地人那種強行說的普通話還是有很大區別。於是他對木言幾說:“哥,你說的沒錯,這家夥估計就是外地來的。他不知道為什麽對自己有種優越感,所以我起初的推測是這家夥估計家世還算不錯,應該家裏有幾個錢。”

說到這裏的時候,木言幾又說道:“這就是我要跟你說的重點了,我們繼續查下去得知,這個皇甫明的老家是北方,有個母親還留在那裏,但是父親的信息卻始終查不到,這就讓我們覺得很奇怪了,因為從打聽到的消息來看,她的母親是沒有職業的,也就是說,應該不會有太寬裕的收入來源,但是老家的房子卻是當地一個比較高档的小區,這跟這個人的身份大大不符,她如果不是從事黑色買賣的,就是中了彩票巨獎,但是這個可能性很小,我們一開始的時候問了許多人,都沒人了解他母親的具體情況,只知道以前曾經在單位上過班,但是生了小孩,也就是這個皇甫明之後,就沒再出去工作過了,平日裏主要的消遣就是逛街和打麻將,試想一下,一個沒有工作和收入來源的人,如何住得起高档小區,還能夠有財力去逛街購物?同時還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地這麽優秀?”

馬大犇也覺得納悶,根據木言幾說的內容來看,這的確是挺古怪的,不過之後連木言幾都說皇甫明有些優秀,這的確讓馬大犇有點不爽。考慮到對方畢竟是高材生,自己也算是他的“手下敗將”,所以對方稱之為優秀,倒也說得過去,只不過人品在馬大犇看來有些糟糕罷了。

於是馬大犇問道:“你說他是幾年前來的本地參加考試,他母親卻沒跟著一起來對嗎?這很奇怪啊,除非這家夥的生活能力完全不需要別人操心,要麽就是在本地有別的親戚照顧他。”木言幾說道:“那倒也不一定,大犇,你先別亂猜,聽我說完。”於是馬大犇不再發問,安靜地聽著。木言幾接著說道:“皇甫明的母親姓周,莫大傻子遠處的朋友打聽到,這個皇甫明之前是一直在北方那個城市生活,是幾年前突然來的本地。而且還打聽到一些有意思…或者說是奇怪的事情。那就是這個皇甫明曾經在他們老家用的名字並不是這個,而是叫‘周明’,按照我們中國人的習慣,一般來說是跟父親姓,所以常理推斷,他的父親應該是姓周才對。不過一來他的父親我們沒有查到,二來就算他之後改姓皇甫,就意味著他在此前是跟著母親姓的。”

木言幾頓了頓說:“如果說自己家的孩子要改姓,大多數情況是因為母親再婚,並且夫家得到了自己和孩子的認可,大家都願意的情況下,才會跟著繼父姓,不過即便是這樣的情況,也通常是發生在小時候。長大了都叫了十多年的名字,怎麽會說換就換?所以我們推測,這個‘皇甫’的姓,應當是他生父的姓,基於某種緣由,他到了這個年紀才改回父姓,而改性、轉學、來了本地,這些事情幾乎是一個時段裏發生的,所以我們很難不把這些事聯系到一起,於是調查的方向又回到了本地,這就好像你剛剛說的那樣,他並不是一個人來的本地,而是本地有親人,很可能就是他父親這一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