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章.終於結束

破案的三要素,人證、物證、口供。胡菲是秘密被抓捕的,可她作為晟天集團和她手下這個犯罪鏈的關鍵一環,她如果無緣無故失蹤,很快就會有人發現。留給王雷審訊的時間並不多,從集裝箱現場起獲的那些證據來看,能夠證明胡菲多次參與走私文物,賄賂官員等罪行,並且蓄意制造了當年震驚全市的爆炸案。這些算是物證。而皇甫明雖然參與了一部分犯罪,但是並沒有造成惡劣影響,且及時悔改協助了警方,並且願意作為人證,佐證胡菲對自己的教唆犯罪。

而受害方馬大犇,他本身作為證據鏈上的一環,他還活著反而讓整個事件完整地聯系到了一起,他很慶幸自己沒有因此變得死無對證,只是壓抑了多年的情緒在見到胡菲頹然的面容的時候,再也怒不可遏,他不顧一切地沖到胡菲面前,顧不得男人不打女人這條規矩,狠狠地抽了她一個耳光。這個耳光不能報母親的仇,也解不了心頭的恨,馬大犇知道,等著胡菲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事情看起來像是完美結束了,但是還有一個人沒有找到,就是那個準備動手殺害馬大犇和皇甫明的殺手。在胡菲被押回警局之後,王雷迅速成立了專案組,封鎖消息,對當年的爆炸案和胡菲買兇殺人案進行秘密徹查,他扣押了當天胡菲帶在身上的全部東西,因為王雷知道,如果此刻突擊胡菲的家的話,肯定也找不到什麽有價值的線索,反而會引發晟天集團和社會輿論的動蕩。

王雷從胡菲的手機裏,開始查看其通話記錄和短信記錄。她是個生意場上的女強人,電話非常多,那些沒有儲存姓名的電話都很多,一個個查起來非常困難。到是她的短信息裏,有一條引起了王雷的注意。

這條信息只有發信人,也就是胡菲,收信人卻始終沒有回過只言片語。短信的內容裏也非常簡單,最後一條的內容是“等我信息,安排好後告訴你時間。”誰在等胡菲的信息?會不會就是那個殺手?於是王雷當天就找來了馬大犇,皇甫明作為重要的證人,一直被扣押在派出所裏。在掌握了胡菲和殺手約好下手的地方在河邊渣場的消息後,王雷決定演一出戲,這會有些冒險,需要馬大犇和皇甫明裝成約好渣場見面的樣子,並且把這個消息透露給那個殺手。

這並不算困難,但是卻很危險。馬大犇知道,這個殺手如果遲遲得不到胡菲的消息,很快就會知道胡菲落網了,而這時候他會選擇逃跑,或者殺掉有可能出賣自己的人,這個人就是皇甫明。皇甫明算是懸崖勒馬幫過自己一次,那麽這次,我也幫他一把吧。馬大犇想著,就答應了王雷的要求。

王雷模仿胡菲的語氣,給對方發去了消息,消息的內容寫道:“約好禮拜六中午十二點,你提前埋伏,收到回話。”王雷特別說到了“埋伏”二字,如果這個收信人並不是那個殺手的話,人家可能會有疑問,或許會問一句埋伏什麽之類的話,可是幾分鐘後電話響起,信息的內容卻是:“知道了。”

簡單三個字,證明了幾點,首先這個人就是那個殺手,其次這個人知道禮拜六要幹什麽,這意味著胡菲早已跟他商量好,第三,這個殺手知道行兇的地點是在渣場。

和胡菲一樣,如果只是警察埋伏好,在殺手到達之後就抓人的話,即便他身上有殺人工具,也可以狡辯過去,畢竟他殺人的行為還沒有出現。於是皇甫明和馬大犇必須在當天的那個時候出現。考慮到對方很可能是有槍的,於是提前一天警方就開始部署,在禮拜五的中午開始,渣場裏地勢較高的地方,已經被王雷安排部署了狙擊手在蹲守。甚至在馬大犇和皇甫明出發前往渣場之前,王雷還給他們每人穿上了一件防彈衣,以防萬一。

禮拜六中午,皇甫明先行趕到,由於他沒有這個殺手的聯系方式,所以他必須裝成一切都是胡菲安排好的一樣。他仍舊拿出一副趾高氣昂的樣子,馬大犇刻意地在約定時間後晚了十五分鐘才趕到,兩人裝作在談判一樣,可是各自都警惕著身邊隨時有可能沖出來的殺手。在馬大犇到達之後,很快王雷就接到了狙擊手的消息,說從西北面有一個戴鴨舌帽的矮個男人正在形跡可疑地靠近,手上有兇器,看不清是刀還是槍。王雷不敢大意,吩咐狙擊手,在這家夥開始動手前,先瞄腿打,其他埋伏的警察聽到槍響後就立刻上前抓人,務必確保兩個年輕人的安全。

如果要問馬大犇這輩子做過的最瘋狂的一件事,那應該就是這件事了。在殺手從渣土堆後面快步走出來,馬大犇瞄到此人的雙手揣在兜裏,看樣子他是有槍的。從殺手到自己的位置大約有二十多米,這殺手很可能害怕距離過遠,自己無法打中對方,於是刻意在靠近一些。馬大犇本能地望著這個殺手,在他距離自己不到十米的時候,他揣在兜裏的手動了,很快他面露兇光,摸出一把手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