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毫無懸念地獲獎!

《金鼎獎》入圍名單曝光於網上,這次所獲得的關注度比歷屆高很多。

以前歷屆,媒體和大眾們關注的焦點是哪一部大熱的作品會獲得《金鼎獎》獎杯,媒體會通過各種角度對大熱作品進行分析,對頒獎結果進行預估。

今年有些不一樣,請看媒體朋友們對此的撰文標題:

《4年一屆金鼎獎,最佳創新獎將花落誰家?》

《全面分析,《洛河》必得最佳創新獎的五個理由》

《優秀獎三部作品的終極預測》

《風土人情獎:《郎中》不二之選》

……

媒體和業界對《金鼎獎》各大獎項進行預測,偏偏忽略了最重磅的獎項金鼎獎,因為大家已經默認了金鼎獎的最終得主了。

雖然,他們沒看過《振翅高飛》,雖然,他們只了解簡單的故事梗概,雖然,委員會對包括《振翅高飛》在內的所有未上市作品不置一詞,雖然,這次入圍的作品中,有幾部鴻篇巨制……

有太多的“雖然”了,但從大眾到媒體再到文藝界,基本沒有人對第一次入圍金鼎獎的《振翅高飛》抱有疑慮,仿佛這次金鼎獎是為李凡量身制作的一樣。

或許,除非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趙建民先生有新的作品,這才會對李凡產生巨大壓力,可惜的是,趙建民沒有新作。

李凡在多個領域拔了無數個頭籌,從未失手,民眾對他的過分優秀已經習以為常了。對於現在的李凡來說,他得獎不是新聞,錯失金鼎獎才是最重大的新聞。

尤其是4月份爆出的大新聞,李凡心理學作品將被Professional Publishing GrouP譯成英文引入美國後,李凡學術水平的含金量折服國內心理學界所有學者。

不過,一名學者的學術水平,需要通過外國的認同才會被國內完全充分地正確對待,也是很滑稽的事情,但沒辦法,誰叫咱們在很多尖端科學上落後於人家呢,這是客觀事實。

李凡被神化了,但李凡覺得自己沒做什麽,還有太多的工作需要自己去一步步落實,不過,他才20歲,時間還很多。

持續兩個月的報導,尤其在接近五一的這一周內,《金鼎獎》的消息鋪天蓋地地襲來。

民眾們的腦袋上懸著無數個問號:

誰將獲得風土人情獎呢?

最佳創新獎又是誰呢?

那誰誰誰能不能獲得優秀作品獎呢?

……

這些個問號,將在五一這天,於文化部禮堂內進行一一揭曉。

五一這天,春風和煦,晴空萬裏。

文化部大門口記者雲集,李凡的粉絲不計其數,道路臨時管制,附近所有能停車的地方,已經連輛自行車都塞不進去了。

顧亞婷穿了一身淡粉色的連衣裙,腳下是一雙普普通通的運動鞋,打扮很青春,她走在前面,盡量躲避記者的追問,小步快走。

李爸李媽牽著果凍,也快步向文化部走去,他們也特意打扮了一下,尤其是李媽,還燙了個波浪卷。

“顧亞婷,請問,李老師什麽時候到?”

“李老師會對金鼎獎的百萬獎金怎麽安排呢?”

“李老師的下部作品是什麽呢?”

“《振翅高飛》的影視劇改編,請問有合作方了麽?”

……

在安保的“掩護”下,一家人隨便回答了幾個問題後,便快閃進了樓裏,這才稍稍安靜了一些。

李媽拿出手機撥了個號,可沒通,她急道:“小凡應該下飛機了啊,怎麽沒信號呢?”

“提示的是關機麽?”李爸問道。

“不是啊,是沒信號!”

李爸道:“可能李凡有其他任務,甚至於,小凡還沒登機呢?”

李媽一驚:“怎麽可能?明明告訴咱們——”

李爸打斷:“你這就不懂了,領導人的專機,說3點起飛,可能5點才動,說是專機,可能換客機了。這是為了安全,老娘們家家的啥也不知道,是不是這麽回事兒,小婷?”

李凡前幾天跟著領導去歐洲了,此行的諸多任務中,有一項是關於設立孔子學院的。

華國計劃在歐洲多個國家設立孔子學院,旨在推廣漢語並傳播華國文化。

一個國家足夠強盛的時候,她的文化必將影響世界。華國還處在高度發展的階段,此時的文化輸出也迫在眉睫。

孔子學院的落實,是這次歐洲行的任務之一,李凡作為華國學者的代表,有幸參與了這次行程。

不過這次行程的回程日期正好和《金鼎獎》的頒獎典禮沖突了,李凡未必能趕回來,於是他提前和顧亞婷打了招呼,如果他趕不回來,讓顧亞婷替他領獎。

禮堂內,其他作家圍著一家人噓寒問暖,逗著果凍玩,場面很輕松,一派其樂融融。

因為金鼎獎獎杯無懸念了,所以大家也沒太多盼望了,至於其他獎項,得了最好,得不到的話也沒堵得心窩子疼的那種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