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中都雨 第九一章 殿前奏

第二日是早朝時間。有秦一朝,規定五日一早朝,平日裏官員卯時去各部點卯當差,只有每月逢一六日才要在寅時以前趕到承天門前列班等待上朝。家住的遠的要子時起身,唯恐誤了時辰被糾察禦史逮到。

此時距酉時承天門開門還有一刻鐘,大秦的四品以上京官,以及十八歲以上皇子已經悉數到齊,在那裏等候上朝。若是往日,定然已經整整齊齊列成兩班,不言不語,靜悄悄的站著。

但今日文武百官卻分成幾撥站著,聚在一起交頭接耳,仿佛一下子都不怕糾察禦史的小報告了。原因很簡單,糾察禦史也站在一邊,支起耳朵探聽著什麽,完全不似往日生人勿近的做派。

這些談話的大臣,仔細看又能分成隱隱三個圈子。武將們大部分圍著一個身穿紫色蟒袍,腰纏玉帶,胸前繪著金獅的威武老者,面色不忿的討論著什麽。文臣們大多站在一個也是紫色蟒袍,腰纏玉帶,胸前繪著仙鶴的飄逸老者身邊,不時幸災樂禍望向那群武官。

第三個圈子人明顯少很多,有文臣也有武將,圍在一身明黃的太子身邊,見太子眼觀鼻鼻觀心,他們也只好老實不言語。

這時候,一聲鼓響,五丈高的承天巨門伴隨著吱吱咯咯的巨大摩擦聲,緩緩打開了。

文武官員們停止交談,排成兩列,在太子的帶領下有序進入承天門,太和門,沿著青雲道,進入宏偉的宣政殿。

官員們文左武右,依品級站定,太子站在龍椅之下。少頃,隨著一聲高亢的“皇上駕到……”,身著九爪九龍袍的昭武皇帝從龍椅一側的禦門龍行虎步走出來。文武百官齊聲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在太子帶領下轟然跪下。

然而右面的武官之首太尉李渾沒有跪,左面的文官之首丞相文彥博也沒有跪,兩人只是深深躬身施禮。

看到這個情景昭武皇帝那狹長的丹鳳眼眯了一下,然後面無表情的坐下,身後的老太監高聲叫道:“平身……”

待百官起身後,老太監又拉長音喊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卷簾退朝。”

先有戶部尚書田憫農出班奏報,各地河工皆出現銀兩短缺,總計八百萬兩白銀,若不能及時到位,來年的春耕夏汛皆成問題。

又有戶部右侍郎文明義出班奏報,言上月北方地震,波及兩省之地,兩省總督聯名請求免去來年錢糧,並求撥白銀三百萬兩以做賑災之用。

再有兵部左侍郎李一姜出班奏報,各地出征之師陸續返回駐地,預估各種撫恤燒埋銀子共計二百萬兩。

這些數字昭武帝早已知曉,但還是聽得心頭煩躁,不悅道:“此事寫個折子過來,朕與太尉丞相商議後再做打算。”

三人怏怏退下,這時京都府尹秦守拙出列朗聲道:“啟奏聖上,昨日京都發生一場血案,參與人數高達百人,死亡十一人,因涉案雙方牽扯天策軍與天家。微臣請求太尉府與宗人府協查此事。”

躲在帷幕後的秦雷暗自咋舌,這位秦大人小嘴一張,一下就把人數減了九成,頓時一場暴亂成了血案。估計這就是官方說法了。

……

昨天夜裏,太子便派人通知他今天要在朝會上自辯。本來安排他在角房裏聽宣,結果這位小爺跑到了這裏。秦雷身後就是一排金甲衛士,對他視而不見。

外面的京都府尹又說了些什麽,然後就聽到老太監扯著嗓子喊了句:“宣五皇子秦雷進殿……”

秦雷趕緊輕手輕腳的繞出去,從大殿正門重新進來。

兩側官員好奇地打量這個面俊手辣的五皇子,大多數人在半年前遠遠見過他一眼,近距離的觀察還是第一次。

只見他十七八歲的年紀,猿背蜂腰,身形挺直。面如冠玉,星目生輝。兩道濃眉直插鬢角,鼻梁挺直,嘴唇緊抿。無論是誰都要贊一聲:大秦好兒郎。

秦雷上的殿來,行禮之後,立於陛階之下,神情淡然地望著向他怒目而視的眾武官。

昭武帝對京都府尹道:“此事不需勞煩嘉王叔,朕的兒子朕還是管得了的。秦守拙,你想問什麽就問吧!”

然後對秦雷道:“小五,你要如實回答。若有半點虛言,家法伺候。”

聽得‘家法’兩字,那位一直半眯著眼假寐的老太尉眼睛微微睜開,望向高高在上的昭武皇帝陛下。

昭武帝神色不變的與他對視。良久,李渾才微微搖頭,又閉上眼睛神遊去了。

瞎子吃餃子的秦府尹向秦雷行禮道:“下官有幾個問題,現奉皇命請教殿下。可否?”

秦雷點頭道:“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請問昨日於長街之上貴屬與天策軍哪方挑釁在先?”秦守拙義正言辭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