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火中蓮 第一六三章 奪標

卓文正在案台上擺上個香爐,裏面插上一柱線香,等這線香燃盡,就是封盒上交的時候。

在座各位早就知道這個規則。因而來之前,對自己要購買的份數、以及最高出價都心中有數。但是真正到了落筆往紙上寫時,卻又犯了嘀咕:萬一別人要是都出的特別高怎麽辦?這種一口價,也沒反悔的機會。

還是把自己的報價再提高點吧!雖然這樣一來家裏日子就緊巴了,但熬一熬總能過得去。

這種想法普遍的很,事到臨頭,幾乎所有人都盡最大可能加了碼。

即使是樓上的大家主們,也犯了嘀咕。

徐國昌只見徐昶一會從安樂椅上坐起來念咕道:“你說他們的出價要是超過都兩萬兩怎麽辦?不行、咱們得再加點。”一會又坐下冷哼道:“除了咱們幾家,誰還有那麽大財力?整個南方的百萬之家也不超過二十個,能拿出百萬現銀來的更不會超過十個。對不對?”

徐國昌真的快被老頭玩瘋了。他記不清短短一會功夫,自己已經是第幾遍回答這個問題了。咽一口唾液,他機械地回答道:“老爺不用擔心,胥家有運河、我們有礦山、喬家有鹽引、卓家掌鐵器,所以才能稱得上千萬之家。其余的都是小打小鬧翻不起風浪的……”

徐昶聽了他的答復,這才有些放下心。把背靠在椅子上,想要歇會。沒過幾息時間,心裏又煩躁開了,他再次直起身子道:“可他們買的也少啊?十萬兩總是出得起吧?……”

徐國昌往樓下那柱線香上看了看,心中哀嚎道,這香怎麽如此耐燒,這半天了還有一般?

……

所有參加競標地世家中。恐怕只有胥家不擔心。一來人家富甲天下,就是財大氣粗。二來人家就準備要一成份額。也不貪多。實力擺在那,胃口又不大,自然心中不慌。

一個模樣端莊的青年提起毛筆,根據老頭子口述,在紙上寫了個“胥家求購一千份,每份出價四萬兩。”胥北青料定隔壁三家出到兩萬就撐了天,寫四萬除了為保險之外。當然也少不了磕磣磕磣三家、小小出口惡氣的成分。

這時候,胥耽誠從外面悄悄進來。看見老爹寫得數字,他也沒有異議,望了望寫字的青年,他沉聲問道:“爹爹,您真要千山當那個常議嗎?”

胥北青有些無奈笑道:“這種大事又不能委給外人。誰讓你兩個弟弟都不爭氣呢?你若不是這個身份,當然你最合適。”

胥耽成還想勸幾句,胥北青呵呵笑道:“你放心。為父會看緊點的,壞不了你的寶貝兒子。聽王爺這意思,咱們胥家將來是要大用的,為父尋思著早些把千山教出來,讓他將來好去那邊擔綱。”

胥耽誠苦笑道:“這小子還不到二十,是不是小了點?”

胥北青捋著胡子笑道:“不小了。你二十歲已經當上知縣。為一方父母了。”然後朝隆郡王房間努努嘴,輕聲道:“這位爺下個月才十八,可你這行事,跟八十老賊似地。所以全靠歷練啊!”

被兩人談論的主角、胥耽誠地長子胥千山,自從寫完字後,便一直不聲不響地坐在桌邊,眼觀鼻、鼻觀心,仿佛父親與爺爺談的根本不是自己一樣。只有聽爺爺提到秦雷的時候,他才眼前一亮,讓人知道他還有感興趣的事情。

……

鐺的一聲鑼響。告訴人們還有二十息的時間。

人總是要逼一逼才有會效率的。見時間快到了。本來還在猶豫地家主們也終於放下包袱,咬牙寫下了自己能承受的最高報價。再小心地把墨吹幹。將這一張張承載著家族希望的紙片,小心的放入木匣之中。再鄭重的貼上封條,用上印。知道不能再改了,這才長舒一口氣,放下心來。

隨著線香終於燃盡,又一聲鑼響。便有十個黑衣衛兩人一組,擡著一個大木箱子,依次將每張桌上的木匣收入箱子裏。

待到全部木匣都被收集起來,整齊的堆放在台上後。卓文正便請每一排推舉出一個公證,代表那一排到台上監督。至於樓上地大戶,每一家都可以派出一個。

這個過程又用了一刻鐘。等到二十個公正上台後,便在分成兩組,監督著總督府的書吏們,把一個個匣子上的封條去了,取出其中的小紙片,整齊地貼在一張大紙上。

足足用了五張大紙才貼完。書吏們再把紙條的內容,按照單價地高低依次記錄在另一張大紙上。這個過程是五個書吏分別進行的。等各自記完後,再放到一起對照,結果五份上的順序一模一樣。

這時,負責監督的公證們才滿意的點頭,並推舉一位出來宣布結果無誤。

公證們並不下台,繼續監督著把大紙上的名單再一次謄到白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