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醉臥沙場 第四九六章 最後的時光

月色昏黃,樹影搖曳,東城李府的後院之中。

望一眼樹下枯坐的單薄背影,李光遠輕嘆一聲,與夫人緩緩走了過去。

細碎的腳步聲驚醒了出神的姑娘,詩韻回頭便看見爹娘踏月而至,趕緊起身相迎,輕聲道:“爹爹,娘親。”

看著身形明顯瘦削了許多的女兒,李夫人鼻子一酸,緊緊的攥住她的手,低喚道:“苦了你了,我的兒啊……”詩韻看著憔悴憂慮的爹娘,不由眼圈通紅道:“都是女兒不好……”母女兩個便抱頭哽咽起來。

李光遠心裏也不好受,在石墩上坐下後,柔聲道:“夫人啊!不要這樣,我們三個好好說話。”李夫人這才和閨女分開,兩人也各自在一個石墩上坐下,雙手卻緊緊的攥在一起。

深深地望了女兒一眼,李光遠朝李夫人點點頭。這種事情,還是應該當娘的來問,他這個爹做後盾就好了。

李夫人會意,尋思一會兒便字斟句酌地問道:“閨女呀!這事到臨頭了,你心裏到底是個啥想法,能給爹媽說說嗎?”

詩韻垂首道:“爹爹媽媽不要擔心,女兒很好,也沒什麽想法……”

李夫人嘆口氣道:“你是娘身上掉下來的肉,高興不高興,娘還是看的出來的。”輕撫著詩韻冰涼的臉蛋,幽幽道:“小時候多好啊!什麽都跟娘說。哪象現在。心裏有多少官司,都不肯透露個一星半點兒。”

李光遠兩夫婦對視一眼,李光遠便會意的輕聲道:“你們慢慢聊,我去那邊走走。”

詩韻要起身相送,卻被娘親一把拉住,柔聲道:“咱們母女倆說幾句知心話。”詩韻便重新坐下,垂首不語。

李夫人看著女兒黯然神傷地樣子。直感覺心如刀絞,坐過去攬住詩韻的肩膀。輕聲道:“娘是過來人,知道嫁給另外一個人,心裏是有多難受的……”

詩韻愕然的擡頭,小嘴微張道:“您……不喜歡我爹?”雖然心有千千結,但母親的親自爆料仍然誘人。

“瞎說什麽呢,”李夫人看看遠處,見老頭子已經消失在月門洞中。這才小聲解釋道:“原先你外公與文彥博交好,有意將我許配給他弟弟……文彥韜,若不是趕上打仗,雙方可能就定親了。”又有些不好意思道:“當時中都保衛戰,太後娘娘帶著我們這些小姐夫人為城頭送水送飯,救護傷員,是以恰好也認識他……年輕女孩,情竇初開。又以為對方是未來夫君,自然要另眼相看了。”雖然已經過去二十年了,但李夫人仍然有些害羞道。

詩韻瞪大眼睛,聽著母親講述非常故事:“當時他很喜歡我,又會哄人,還不像後來那樣……壞。所以我們很談得來,也曾經偷偷幽會過。”

想不到自己老娘年輕時如此……奔放,詩韻小嘴微張,驚訝不已。話說出口,李夫人也覺著有歧義,趕緊伸手在嘴邊扇扇道:“就是一起走走說說話,發乎情止於禮的……”

詩韻乖巧地點點頭,沒有八卦。李夫人怕越描越黑,便跳過這一軲轆道:“當時是初戀,也不去考慮別地什麽。就以為會跟那人一輩子走到黑了。”說著滿含深意地望了詩韻一眼。接著道:“但是戰後,文丞相大肆黨同伐異。排擠舊勢力。你外公身為蔣丞相地同年,竟然也受到了貶謫。他一氣之下,便將我許配給了李家,把我嫁給了你父親。”

說完,滿面感慨的拉起女兒的手道:“可以說,你現在所遭遇的一切,都是為娘曾經經歷過的。”詩韻心思通明,自然知道娘親不惜自爆八卦,為的就是建立同理之心,好讓自己能聽進她的勸說。

果然,便聽娘親語重心長道:“所以你應該聽聽為娘這些年地心路歷程,應該對你有幫助的。”詩韻點點頭道:“娘親請講,孩兒仔細聽著呢。”

“當初一聽到這個消息,為娘也是手足無措、傷心難過,甚至以淚洗面。”李夫人聲音低沉道:“但結婚這種事兒,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的意見並不能起任何作用。”

“然後您就嫁了?”詩韻輕聲問道。

“不然還能怎地?”李夫人嘆息一聲道:“當時你外公心情郁結、外婆又纏綿病榻,為娘又怎能給他們添堵呢?”說著強笑一聲道:“雖然我一直不松口,但雙方采吉納名、訂婚下聘,還是一點不耽誤的進行著。到了結婚那天,我雖然不願意,卻也只能換上嫁衣,哭哭啼啼上了轎……好在大姑娘出嫁都是要哭的。”據說是因為‘不哭不孝順’的緣故。

“然後流著淚拜了堂,入了洞房,便稀裏糊塗的和你爹成了兩口子。起初還是有些想不通,但木已成舟、覆水難收,也試著去接受。”說到這,李夫人長舒口氣道:“結果發現你爹是個好人,溫文爾雅、忠厚老實,還能讓著我寵著我,娘的心思也就漸漸轉到你爹身上來了,後來又有了你和弟弟,自然也就把原來那段感情看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