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九九歸一 第六六四章 誰敢橫刀立馬?

趙無咎的推斷沒有錯誤,秦雷確實在等待援軍與物資的集結,準備在雨季之後發動第二次戰役。

到六月中旬虎牢關及其西側聯營三十裏、密密匝匝、旌旗蔽日,糧草軍械、堆積如山,匯集了秦國整整四個軍、六十七萬部隊,四十萬民夫,號稱百萬大軍。

而虎牢關東邊的官渡大營中,已經匯集了八十萬齊軍,四十多萬民夫,兵力竟比秦軍還多,當然質量上無論如何也無法比……原先就有公認,一個秦兵頂兩個齊軍,現在實力漲跌互現,這差距只能越來越大。

至此時,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

天佑七年六月二十七,黃道吉日,宜於祭旗討伐。秦雷終於派楚千鈞為左路先鋒,率馬步軍兩萬,奪取汜水。又派伯賞賽陽為右路先鋒,率騎兵四萬,奪取滎陽、中牟,做出企圖奪取黃河南岸要點,保障主力渡河的姿態。

而齊軍稍作抵抗後便主動收縮,擺出一副縮頭烏龜的姿態,竟然將北上黃河之路慷慨的讓了出來。

秦雷心裏清楚,別看齊國老虎不出洞,但只要自己敢過河,趙無咎就敢抄自己的後路。想想昭武末年那場大戰吧!這老瘋子什麽都做的出來!

為爭取主動。求得初戰地勝利,他親率第一第二軍東出虎牢關。先引兵至中牟,繼而做出一副南下攻擊許昌的姿態。這下趙無咎不得不作出反映了……雖然他可以不顧河北的安危,但許昌是絕對不能丟的,因為齊國現在的糧草物資多半要靠穎水從南楚運到許昌,再轉運至官渡。雖然趙無咎把五萬大軍駐紮在許昌,但一旦有什麽閃失。大軍便立刻陷入斷糧危機,因此不得不救。

但趙無咎同樣采用了圍魏救趙的方法。他沒有直接增援城高墻厚、兵精糧足的許昌城,而是派五萬大軍奔襲滎陽城,竟然也要斷秦雷地後路。

負責守備虎牢關的勇親王秦靂,見狀派遣一個師前去支援滎陽城,結果半道遭遇齊國輕騎襲擊,秦軍倉促應戰,領軍師長被流矢所傷。折損三千余人,潰敗而回,齊軍初戰告捷。

秦靂得報後雷霆震怒,親點本部龍驤騎兵出擊,尋找齊軍主力決戰。待發現齊軍輕騎向東後,便率軍沿黃河追擊,在官渡以西八十裏處落入齊軍埋伏圈。當時秦靂只有騎兵兩萬,而齊國軍隊達到十數萬之重。秦軍士兵皆面露懼色。張皇失措,勇親王卻夷然不懼,用馬鞭指著漫山遍野地齊兵,放聲長笑道:“一群烏合之眾而已,在孤王眼裏無異於土雞瓦狗、插標賣首者,諸位可敢隨我殺個七進七出。讓他們看看什麽叫氣吞萬裏如虎!”

士兵們被秦靂豪邁的氣概所感染,一齊放聲大笑起來。笑畢,便緊跟著王爺向東南方向沖刺過去……那裏並不是秦軍陣型的薄弱環節,恰恰相反,還豎著一面天藍色的流蘇戰旗,上書‘護國上將軍武’六個大字,乃是齊國的中軍所在。

這支齊軍正是由武之隆所率領,專門負責引蛇出洞,並拖住秦國軍方二號人物、勇親王秦靂的。

武之隆深知,要在騎兵對沖中戰勝秦軍。無異於癡人說夢。因此大量裝備了長矛和弓弩。為了增加殺傷力,他還命人在武器上塗抹了草頭烏所制的毒藥。務必做到一擊便使對方失去戰鬥力……當然,對於秦軍一開始就徑直朝自個撲過來,他還是有些準備不足地,連忙命令中軍列陣防禦,呼叫兩翼從側面支援,陣型一上來就被打亂了。

這也是忒郁悶的一件事兒,按照他趙老師總結的經驗來看,秦國騎兵十次有九次會從側翼攻擊,使對方陣腳大亂、首尾不能兼顧,然後看情況或轉向中軍,或脫離敵陣。

武同學對此早有準備,他不但派重兵保護自己的兩翼,還精心設計了一系列圈套,他敢保證,只要秦軍從自己側翼突破,就一定會有來無回,可是……這次為什麽就是中路呢?

其實戰場上千變萬化,哪有什麽必然之說。秦靂追了八十裏路,又一頭撞進埋伏圈,心裏那個窩火也就可想而知。盛怒之下,他決定不再死板教條,要改變突破口,以中央突破戰術攻擊齊國中軍,以求獲得全線擊潰之效,因為這樣才痛快,這樣才解恨!

小武同學只顧著學習老師的先進經驗,卻忽略了人是一種感情動物,可見機械的照搬有害無益啊……

……

秦軍千騎卷平岡,旋即與齊軍接近。秦靂終於看清了齊軍的陣勢,望著那嚴整的陣型,林立地刀槍,密集的弓弩,他終於明白了來者不善。但開弓沒有回頭箭,就看是你的弓弩狠,還是我的精騎強吧!

他強大的信心來自強大的本錢。作為大秦次強地騎兵,龍驤軍得到了統帥部慷慨的撥付,全部換上了波斯高頭戰馬,全身防護的精良盔甲,重量僅是原來的三分之二,但防禦力卻提高了整整一倍。就連沖鋒時的鐵槊,也是最新最好的版本,絕對的武裝到了牙齒,其沖擊力甚至強於一般的裝甲重騎,又怎會是區區步兵可以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