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章 又要扮女婿

裸畫風波結束後,周宣去喂養“小將張苞”,這是搖錢樹呀,大功臣,不過再想贏三千兩銀子可就難了,吳胖子那樣的傻瓜不可能常有的,而且也多虧了義兄林黑山,不然吳胖子鐵定要賴帳,古代社會也不是這麽好混的,沒個強有力的幫手可不行。

湯小三和胡統兩個蹲在周宣身邊,聽周宣給他們講蟋蟀的習性,如何捕捉、喂養,一邊聽一邊點頭,他們本來就喜歡玩蟋蟀,自然領會得快。

早餐時,秦夫人對周宣說:“賢婿呀,你紉針妹妹是東門外三十裏幕阜村人,可憐父母早亡,兄長也去世了,她想回村裏看看,到父母兄長的墳頭祭拜一番,你嶽丈有公務在身,所以還得請賢婿陪她去一趟。”

周宣自然是一口應承,想起義兄林黑山說今天要來找他喝酒,就請嶽母大人吩咐下人們留心一下,如果他義兄來找他就代他告罪,就說一回來就去找義兄。

既然一去一回有六十多裏的路,那就要抓緊動身了,周宣讓來福去租馬車,這年頭,沒輛車還真不方便,現在經濟條件允許,得考慮自己買輛車了。

來福挺能辦事的,一刻鐘就叫來了一輛單轅馬車,又按周宣的吩咐租來一匹馬,周宣要學著騎馬,這種用來出租的馬脾氣都是很好的,但你要它跑得很快那也休想,用來學騎最合適。

湯小三和胡統都是幕阜村附近少陽村的人,湯小三好幾天沒回家了,周宣讓湯小三陪他去幕阜村順便回家看看,胡統留在這裏照看“小將張苞”。

湯小三問胡統要不要把昨天周公子給的二十銀子交給他帶回去?胡統不肯,說要親手交給他爹。

周宣哈哈一笑,胡統的感受他懂,那是種成就感、自豪感,等於是衣錦還鄉呀,當然要自己帶著銀子回去。

周宣騎著老馬,湯小三幫他牽韁繩,蘇紉針坐在馬車裏,來福坐在車夫身邊,一行人出了江州城東門。

周宣頭腦靈活,身體敏捷,胯下的馬又比較老實,騎了一程就初步掌握了騎馬的技巧了,讓湯小三也坐到車轅上,加快前進速度。

秋初天氣,第二季禾苗剛種下不久,田野裏綠油油一片,上午太陽還不太烈,清風徐來,讓人以為是春天。

出東門時周宣看到城門邊有小販賣新鮮的棗子和梨子,就兩樣都買了五、六斤,在護城河裏洗凈了,讓大家吃,特意挑了幾個薄皮水靈的好梨和一把棗子遞給車廂裏的蘇紉針。

出城二十裏,進入幕阜山地帶,路就沒那麽好走了,崎嶇不平,馬車顛簸得厲害,車廂“咣咣”響。

蘇紉針撩開車簾對周宣說:“周妹夫,這車晃得我頭暈,我想下來步行。”

紉針之前都是稱呼周宣“周公子”,這會叫起妹夫來了,也許是因為有外人在的緣故吧。

周宣跳下馬,讓車夫停下,右臂伸著好讓紉針扶著下車,這都是很自然的動作,源於他現代人意識,並沒想什麽男女授受不親。

紉針稍一遲疑,就輕輕在周宣手臂上扶了一下,跳下車來,南唐女子尚未流行裹小腳,所以並不會那麽弱不禁風。

周宣說:“紉針妹妹,你來騎馬,這馬很穩,不會顛動得厲害。”

紉針說:“你騎你騎,我走走就可以。”

湯小三、來福就一起下來陪周宣和紉針步行,車夫駕著空車緩緩而行。

大約走了兩裏多路,紉針雖然不是小腳,但這三年來在宮裏也養得有點嬌氣了,這山路又不好走,跟不上周宣他們的步子了。

一陣山風吹來,路兩邊的樹木“唰唰”的響,天上有黃灰色的雲在聚集,似乎要變天了。

周宣說:“紉針妹妹,上馬,不會騎沒關系,我拉著韁繩,這樣能走快點,你看這天可能要下雨。”

周宣把馬牽到一塊大石頭邊上,讓紉針先站在石頭上,然後扶著她的手,讓她踩著馬蹬分腿上馬。

裙角飄起落下的一刹那,周宣看到了紉針“脛衣”上端露出光光的一截大腿,白晳渾圓——

周宣愣神了,他今天為了騎馬特地穿上了那條西褲,紉針可沒有那種褲子,這這這,光屁股騎馬嗎!

“妹夫,走啊。”紉針雙手緊緊抓著鞍薦,第一次騎馬,有點害怕有點興奮。

周宣晃了晃腦袋,想把這香艷的念頭甩掉,牽著韁繩在前走著,不時回頭瞄一眼端坐在馬背上的蘇紉針,光屁股騎馬的念頭揮之不去。

又走了三、四裏,湯小三指著左邊一條岔路說:“周公子,從這裏進去就是我們少陽村,公子和蘇小姐都到小三家裏歇一會吧?”

周宣問:“紉針妹妹累不累?要歇一會嗎?”

紉針搖頭說:“我急著給父母上墳呢。”

周宣就說:“小三那你先回去,11點半——就是午時二刻在這裏等我們,一起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