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章 忘憂堂

馬車駛到朝陽坊徐府,徐府除正門外,東西各有一個轅門,可供車馬進出,周宣、秦博士乘坐的馬車就由西轅門進去,駛過一個長百余米的大院,在一座垂花門樓前停下。

周宣和嶽父下了車,季管事領著二人步入垂花儀門,只見庭院幽雅,四周疏疏地植著梅樹和細竹,一座翹角飛檐的三層木樓坐北朝南,每層樓都有五、六米高,三層總共高達二十米,巍峨峻美,雕梁畫棟,周圍有回廊環繞,三十根高大筆直的廊柱環列鼓形柱礎上。

一塊大匾上書三個大字——“忘憂堂”。

徐刺史在兩個清客的陪同下迎了出來:“啊,周公子、秦博士,今日乃休沐日,無公務纏身,無案牘勞形,可以飲酒賦詩、清談弈棋,偷閑一整日——請賢翁婿來,一是給秦博士壓驚,二是相謝周公子的絕妙良方,請。”肅客入樓。

盤旋直上三樓,只見一個近三百平方米的大廳,兩側用屏風隔成數十單格,每個單格裏都鋪著龍須草編的花紋精美的席墊,席墊上擺放著小小的紅木幾案,案上有棋枰、棋子,有些單格裏已經有棋客跽坐著在對弈。

周宣驚喜,這簡直就是一個圍棋比賽場館嘛,刺史大人還真是位超級棋迷呀,這是舉行圍棋賽嗎,獎金多少?有沒有應氏杯多?

徐刺史對周宣驚詫的表情很滿意,面有得色地說:“整個江州城的圍棋好手全在這裏了,還有不少慕名而來的外地名手,說句狂妄的話,都護府養的棋客雖多,但棋藝精湛的卻寥寥無幾,大多是托庇在林都護門下混飯吃的——周公子,徐某給你介紹這位新從廬州來的棋道高手——馮淵馮先生,馮先生是除了當今十八大棋士之外名頭最響的棋客,原在廬州刺史藺大人門下,慕徐某愛棋之名,特來相投,馮先生——”

徐刺史左側的那個中年人跨前一步,沖周宣、秦博士拱拱手,淡淡地說:“在下馮淵,見過周公子、秦博士。”也不等周宣還禮,就自顧對徐刺史說:“十八棋士名頭雖響,但其中也不乏沽名釣譽之輩,在下這次助大人戰勝舒、蘄二州之後,就準備雲遊列國,與這十八名手一一較量,定要讓十八大棋士更名換姓、座次重排。”

這馮淵一副名士疏狂的派頭,見秦博士不過是醫署小吏,周宣更是小吏之婿,便不甚為禮。

周宣見為人厚道的老丈人拱手還禮,這姓馮的看都不看一眼,不由得心中有氣,心想:“我周宣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才華不可謂不橫溢,但待人接物還是這麽彬彬有禮、謙虛謹慎,從不驕傲自滿,你姓馮的有什麽了不起,裝什麽十三?狂什麽?我倒要看看你有沒有狂的資本?”問徐刺史:“徐大人,此人所言戰勝舒、蘄二州是什麽意思?”

馮淵聽周宣當面說他“此人”,臉頓時就放下來了。

徐刺史對周宣印象極佳,昨天他就按周宣所說的良方,把他的三個癡兒送出了江州,命一個精明能幹的管事、三個忠誠可靠的家丁陪著,帶著一車鬥雞,周遊唐國三十六州以雞會友去了,府中一下子就清靜了許多,好比多年痼疾豁然而愈,心情真是愉快。

所以徐刺史完全沒有留意馮淵的臉色,親切地對周宣說:“周公子有所不知,本月十日,奉化都護府下轄的江、舒、蘄三州將舉行一場圍棋賽,每個州各出三名棋手,兩兩對抗,獲勝的州將以奉化都護府的名義參加京都三年一次的唐國十大都護府風雲棋戰,最出色的一名棋手將成為宮廷棋待詔,隸屬翰林院,正八品,所以各地棋手都是聞風而動。”

周宣心下驚嘆:“沒想到唐國就有這樣大規模的圍棋賽,正所謂國運強棋運強,看來唐國的國力是在北宋、南漢、吳越之上,哈哈,妙,我有用武之地了,看能不能搞個棋待詔當當,陪皇帝李煜下下棋,還有公主、皇子,嗯,還有小周後,見識一下那個史上有名的美貌無雙、紅顏薄命的皇後,呃,現在不薄命了,四十多歲了吧,應該沒什麽看頭了。”

“徐大人,這位周公子是請來下棋的嗎?”

馮淵見徐刺史對周宣青眼有加,心想:“這醫署小吏之婿有什麽來頭,徐大人何以對他如此客氣?嗯,徐大人嗜棋如命,這姓周的小子想必棋下得不錯,哼哼,看我滅他威風。”

徐刺史笑道:“周公子的才智讓徐某敬服,雖然沒領教過周公子的棋藝,想必也是高手。”

馮淵皮笑肉不笑地說:“既然是高手,那就讓在下先來領教領教。”目光斜瞅周宣,挑釁意味濃厚。

周宣上次下棋虐表哥盧安很帶勁,但馮淵的棋力肯定不是盧安能比的,可不要沒虐到人反被人虐,謹慎為上,笑道:“徐大人風趣,小生明明是低手卻要說成是高手,讓馮先生見笑了,馮先生從廬州遠來,不是來找小生這樣的低手較量的,自然是要和古六泉古老先生一決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