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章 少林足球

周宣大步流星出了景旭宮,繞到丹鳳門準備和四癡、來福回府,卻遇到集賢殿潘學士,潘學士躬身道:“周大學士,第一期雕版邸報已經出來,大學士是否去看看?”

周宣心道:“看看就看看吧,哥們把四大發明之一的印刷術提前了一百年,好歹也得去把把關。”便讓四癡、來福再等一會,他跟著潘學士去集賢殿。

只見集賢殿蘭台閣內,紙張一堆一堆,太學生們正整理裝訂,見到周總編,一個個躬身行禮,一個大學士把剛裝訂好的一本小冊子呈給周總編過目。

周宣剛才就看過這樣大小的一本小冊子,感覺很怪,好象集賢殿正印制春宮冊子似的,接過來翻看了一下,薄薄十來頁,容量比先前一張邸報多了一倍,加了兩篇文章進去,字比手抄的小得多,但不大好看,筆劃不精致,雕刻手藝不佳啊!

“嗯,不錯,要找技藝精湛的刻字工匠,冊子應該稍微大一些,這樣顯得氣派,還要多收文稿。”周宣作出了重要指示。

潘學士陪笑道:“大學士呀,好工匠是有,可是工錢高啊,還有,這紙張、潤筆都是要銀子的——”

周宣微微一笑,心道:“難怪你要把我拖進來看,是要錢啊。”點頭說:“我知道了,等下便派人先送一千兩銀子來,刻字工匠一定要好,不要草率,紙張要好,不要那種一扯就破的,全用高麗紙吧,每期先印一千冊,分發到各州縣,供人隨意瀏覽,潤筆嘛,只要投稿的,一篇三錢銀子,采用了的給一兩銀子,稿子也不必那麽正統,只要百姓喜聞樂見的都可以寫,還有在場為邸報效力的諸位,每期一百兩銀子獎勵,由潘學士安排,爭取半月出一期,記好每筆支出,我會派人查帳的。”

潘學士大喜,恭送周大學士出殿。

周宣回到府中,即命來福取一千兩銀子派人送到集賢殿潘學士手中,又讓人把阿布請來,說了邸報贊助之事,阿布二話不說,慷慨解囊,三千兩銀子奉上。

這些日子朝散郎阿布大人是忙得團團轉,生意紅火啊,店面一擴再擴,夥計越招越多,往返江州與金陵之間的船只一月兩趟,正逐步把琉璃作坊搬到金陵這邊來,並要擴大規模,下一步是在唐國三十六州都建分店,日進鬥金的日子不遠了。

周宣說:“阿布兄,我四月下旬要回江州,把家眷搬來,去時走陸路,回程坐船,你有何打算?”

阿布道:“下官也要把江州家眷搬來金陵,但下官在江州店鋪頗多,那邊也要照應,只怕不能與侯爺同行了。”

周宣說:“我要回信州的,你自然無暇與我同行,不過五月二十八日林都護次子大婚,你不可不到場。”

阿布忙道:“記得,下官當然記得,這林二公子的婚禮下官是一定要去的。”

周宣笑道:“當然要去,也讓江州人看看,胡商阿布現在是朝廷命官了,奉旨經商,誰敢不敬?”

這話說到阿布心坎裏了,喜笑顏開,胡子亂顫。

三月初一,一年一度的唐國清明蹴鞠奪魁戰正式開始,三十六家圓社角逐蹴鞠魁首,信州侯府因為有一流的蹴鞠場地,也被選為九個賽場之一,周宣命人在後園圍墻那邊開了一個大門,讓參加比賽的蹴鞠隊和看球賽蹴鞠愛好者不需從府門進,從那邊可以直接進,派了四個奉化府兵在那看守。

清明蹴鞠奪魁賽是魏王府與景王府聯手舉辦的,賽制相當完善,三十六支蹴鞠隊按近三年在清明蹴鞠上的成績分成甲、乙、丙、丁四等,分九個組,古人都喜歡“九”這個數字,陽數之尊嘛,每組甲、乙、丙、丁球隊各一支,循環交鋒,小組第一名的進入十二強,第二名的與其他九組的第二名共九支球隊爭奪剩下的三個十二強名額,要一天打兩場,而第一名的卻可以休息五天,以逸待勞,所以越到後面,強的越強,弱的疲憊不堪就越弱。

周宣深感這一賽制的弊端,有意改革,但現在他在唐國蹴鞠界說不上話,和圍棋一樣,必須用實力來說話,你強大就有人聽你的。

周宣所處的是第七組,四支球隊分別是甲類的衛將軍府圓社、乙類的靜海圓社、丙類的壽州圓社,“皇家信州圓社”是新軍,自然屈居末席,屬丁類圓社。

也不知是不是景王府和魏王府當初排組時故意這麽安排的還是巧合,竟把衛將軍府圓社與“皇家信州圓社”分在同一組,這下子有好戲看了,皇甫繼勛恨周宣入骨,他被四癡踢成腦傷至今未愈。

皇甫繼勛以前生龍活虎,是蹴鞠場、馬球場的猛將,現在整天捧一藥罐子,走路也小心翼翼,怕顛、怕顫,馬是騎不得了,就連與姬妾歡愛,也只能仰躺著,不然的話,怕姬妾快活時亂顛亂搖他吃不消,還有,不能想太復雜的事,想多了就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