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章 大羅和小羅

三月五日,清明蹴鞠賽九個小組的第二名,為爭取三個十二強名額展開一日兩賽的激烈角逐,四天要打八場比賽,魔鬼賽程啊。

“皇家信州圓社”替補球員少,疲於奔命,周宣一向自詡體力好,但到第三天第五場時也不行了,上半場還能堅持,下半場腳就抽筋了,坐在那扳腳,也不止他一個,躺倒一大片,下半場場上每方八人能跑的不足一半,就是林涵蘊這種看看網、揀揀球的都累得不行。

所幸三癡、四癡還有藺寧這三個鐵打的主力是不知疲倦的,後半程全靠他三人支撐,成績反而越來越高,八場比賽前四場“皇家信州圓社”還輸了一場,到後面四場竟是全勝,取得了十二強資格,這也就難怪各家圓社要引進武林高手了,優勢太明顯了。

十二強全部產生,休息兩日,三月十一日將開始精彩殘酷的十二強戰,抽簽對抗,“皇家信州圓社”抽到的是去年蹴鞠賽的第二名廣陵汪士璋的私家蹴鞠隊,汪士璋就是效仿胡商阿布捐銀的那個大鹽商,家財百萬,三個女兒分別送給廣陵刺史、鎮海節度使、左相韋鉉為妾,每個女兒都陪上十萬金珠的嫁妝,利用裙帶和金錢的關系在唐國高層結下了一張網,生意才越做越大,兩淮鹽業幾乎被汪氏壟斷,每年純利幾十萬兩白銀,富可敵國。

但即便韋鉉的權勢,也沒辦法為汪士璋謀取一官半職,汪士璋依然是四民之末,一個窮書生也可以傲然蔑視他,雖然他可以事後找人教訓那書生,但無論怎麽說總是沒地位啊,所以當汪士璋得知胡商阿布捐銀五萬兩竟然受封為正七品朝散郎,心急火燎,立馬捐銀六萬兩,心想:“我比那個阿布多捐了一萬兩,朝廷封我的官職應該不會比阿布低吧?”可左等右等,等了快一個月了,也沒見皇帝封賞,這六萬兩銀子石沉大海了!

汪士璋利用他嫁給韋鉉的那個三女兒,向韋鉉打聽,韋鉉道:“阿布封官是陛下下格外開恩,是特例,並非朝廷慣制,汪翁想要封官,難。”其實韋鉉是想,重商是周宣與東宮的提議,他如附和,等於是向東宮妥協,豈不是讓景王難堪,是以不肯為汪士璋向李煜晉言。

汪士璋見韋鉉不肯幫忙,心裏涼了半截,惱怒地想:“聽說那胡商阿布與信州侯是貧賤之交,信州侯發達了,肯出大力提攜老朋友,以五萬兩銀子的代價得了正七品的官,太劃算了,信州侯夠義氣,哪象韋鉉,我老汪把那嬌滴滴的女兒送給他這五十多歲的老頭子受用,嫁妝都價值十萬兩銀子,每年還要送他上萬兩錢物,卻不肯在朝中為我說句話,真是無良!”

汪士璋有心結交周宣,苦於無人引薦,聽說周宣也好蹴鞠,而且比賽完後還要請對手赴宴,汪士璋企盼他的汪氏圓社能與“皇家信州圓社”對陣,只是小組賽時未能分在同組,汪士璋生怕“皇家信州圓社”進入不了十二強,那就沒有對陣的機會了。

汪士璋自己圓社的比賽不看,帶著兩個親隨天天看“皇家信州圓社”的比賽,比信州侯府的人還盼望周宣贏球,後面兩場見周侯爺跑不動,汪士璋著急啊,知道“皇家信州圓社”球員太少,無人替補,雖然勉強闖入了十二強,但後面的比賽肯定打不動。

汪士璋不僅花銀子讓他的汪氏圓社在十二強抽簽抽到“皇家信州圓社”,還把他汪氏圓社少年隊裏的兩個極具蹴鞠天賦的羅氏兩兄弟從廣陵急召至金陵,吩咐他們去投靠信州侯,先不要提他汪士璋的名字,只說自幼喜愛蹴鞠,慕信州侯之名,前來投奔。

羅氏兄弟是汪士璋自幼撫養長大的,認汪士璋為義父,汪士璋比較喜歡認義子,擁有一技之長的義子一大堆。

羅氏兄弟知道兩日後他們的汪氏圓社就要與“皇家信州圓社”決戰,問道:“義父,你是讓我兄弟兩個去臥底嗎,到時比賽時我兄弟二人故意打得一團糟——”

“不不不不不!”汪士璋頭搖成撥浪鼓:“你們要真心實意忠於信州侯,為皇家信州圓社出力,越得信州侯重用越好,別的什麽什麽要管,記住,是真正的忠心,後天對陣汪氏圓社也絕不要腿軟,要贏,要為皇家信州圓社進球,明白嗎?”

羅氏兄弟都是純樸少年,雖然不明白汪士璋的用意,也點頭道:“明白了,義父。”

汪士璋揮手道:“好了,你們這就去吧,信州侯這人不錯,應該會善待你們的,若是待你們不好,那你們就回來。”

三月初十上午辰時,羅氏兄弟各背著一個包袱來到翔鸞坊信州侯府大門前,東張西望正要向守門的府兵問訊,卻見東轅門出來兩輛精致馬車,馬車邊跟著一個騎黑馬的和一個騎黑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