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美女闖關

周宣、靜宜仙子、林涵蘊、三癡四人沿石階登上敬亭山主峰“一峰”,敬亭山竹林茂密,號稱“竹海”,春末夏初,竹林青翠,連綿的淫雨今日始晴,明媚的陽光從竹葉縫隙間透入,斑斑點點灑在竹林小徑上,景致清新可愛。

周宣笑道:“這詩關設得好,不然的話,登山小徑全擠滿了人,就少了很多雅趣。”

林涵蘊的聲音又脆又甜:“周宣哥哥,還有第二關哦,你要帶著我姐姐闖詩關,得多作好幾首詩。”

周宣故意皺眉道:“嗯,是有點困難,不知道下一關是什麽題——道蘊姐姐,我求你個事。”

靜宜仙子溫柔道:“宣弟什麽事?”

周宣望著靜宜仙子朦朧的面紗說:“姐姐把面紗摘了吧,這樣我就不用答兩次詩題了。”

林涵蘊問:“為什麽?”

周宣微笑道:“道蘊姐姐本身就美得如詩如畫,還需要作什麽詩!”

靜宜仙子羞澀道:“宣弟又亂說話。”心裏卻是暗暗歡喜。

林涵蘊見周宣這麽誇她姐姐,有點吃醋,慫恿道:“姐姐摘了面紗,看守關的書生讓不讓你過關?”說著,動手就來扯靜宜仙子的面紗。

靜宜仙子趕緊說:“我自己摘。”玉指纖纖,將面紗卷起在帷帽邊沿,露出嬌艷動人的芳容,眉帶青彩,臉若朝霞,睫毛蝶翅般扇動,目光半羞半喜。

周宣一握拳頭說:“哪個有眼無珠的不讓道蘊姐姐過關,我打得他熊貓眼。”

林涵蘊脆聲笑道:“周宣哥哥小心你自己吧,你詩才太出眾會遭人嫉恨的,花魁夏侯流蘇也不知美成什麽樣,這滿山的詩人都是沖著夏侯流蘇去的,周宣哥哥這麽一個路過的外鄉人要是得了詩魁,他們都要恨死你,群毆你也難說哦,那麽多人一擁而上,老三先生一個人也防不過來。”

周宣嘿嘿笑道:“我又沒說要爭花魁,涵蘊妹妹這麽一說,嚇得我兩腿打抖,要打退堂鼓了,我們還是回去吧。”

林涵蘊笑嘻嘻:“臨陣脫逃怎麽行,好歹看看花魁什麽樣。”

說話間,步出竹林小徑,擡頭便是“擁翠亭”,當年李白就是在這裏寫下“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的佳句。

“擁翠亭”高聳軒闊,亭下又是一座小牌樓,一群宣州士子立在牌樓下看著從山道間拾級而上的周宣四人,這些都是通過了兩關的詩人,要看後來者答詩,對那歪詩劣詩,則盡情笑談。

詩人風流,不入流的詩人輕薄,看到來了兩個美女,其中一個是美貌女冠,那些所謂詩人都是精神一振,就有人開始低吟香艷詩句意淫。

牌樓下那群士人當中走出一位中年書生,笑著對周宣拱手道:“公子貴姓?卻是面生。”

周宣還禮道:“姓周,從金陵來,恰逢惜春詩會,特來湊熱鬧。”

這中年書生姓董,是宣州小有名氣的詩人,宣州有三大詩社,分別叫“尚香詩社”、“青萍詩社”和“墨酣齋詩社”,董詩人便是“青萍詩社”的得力幹將,據說每日必作三首詩,詩稿已經一大疊了,在此把守惜春詩會第二關。

邊上另一位裝模作樣搖折扇的華服公子盯著林氏姐妹猛看了幾眼,問:“這幾位又是誰?”

周宣道:“一個是我姐姐,一個是我妹妹,這位是我書僮。”

華服公子姓胡名揚,宣州巨族,其父是寧國節度副使,此次作為“墨酣齋詩社”的首領把守詩會第二關。

能入“墨酣齋詩社”的都是豪門子弟,“青萍詩社”比較平民化,至於“尚香詩社”,那是女子詩社,一般只限於閨閣唱和,很少與其他兩個詩社往來,不過這一年一度的“惜春詩會”,女詩人們是要參加的,女子最是多愁善感,這惜春詩也不知作了多少,就想在“惜春社會”力壓男詩人,她們不需要過兩關,直接上“謝眺樓”等待最終詩魁競選。

胡揚胡公子聽說這美貌嫻雅的女冠和活潑靈動小美女是周宣的姐妹,頓時滿臉堆笑,問:“周公子闖第一關時作的是什麽詩,可否再讓我等領略京城詩家的佳作?”

周宣便把那首宋代秦少遊的《春日》詩又吟了一遍,胡揚鼓掌道:“好詩,好詩!”對“青萍詩社”的董詩人說道:“周公子此詩明麗清婉,實乃罕見的佳作,我以為就憑此詩直闖二關何難,老董你以為如何?”

林涵蘊不禁想起那個沒有隨她進京的車夫老董,望著董詩人“格格”笑起來。

那董詩人以為是小美人青睞他,心裏暗喜,周宣既是小美人的兄長,豈能得罪,連連點頭道:“妙,妙,絕妙好詩,周公子這第二關不用考了,幾位,請上‘擁翠亭’吧。”說著,遞上一塊精致的竹牌,竹青一面刻著一座翹角飛檐的高樓,另一面刻著“開寶二十九年宣州惜春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