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章 太子爺不爽

大戰略既已定下,接下來便要細化到具體如何實施?如何利用藍連昌這枚棋子是其中關鍵。

範判官獻計道:“殿下、都護大人、侯爺,卑職有一計,藍連昌近日必然向侯爺表明真實身份,約請侯爺去見陳思安,陳思安表面上會對唐國臣服,然後派特使進京覲見皇上,路途遙遠,信使往來,故意拖延時間,這一年差不多就過去了,陳思安借這機會厲兵秣馬、一切就緒,便會與吳越聯兵來犯,陳思安行的是緩兵之計,我們不妨將計就計。”

李堅笑道:“將計就計是信州侯的拿手好戲,宣表兄一直留著的那個女奸細應該派上用場了吧?”

周宣心微微一沉,覺得夏侯流蘇挺可憐的,想對他施展美人計,卻反而成了他手裏的棋子!

這些日子相處,周宣明顯感覺夏侯流蘇對他的態度已經完全變了,尤其是二人有了床第之情後,夏侯流蘇對他簡直是迷戀,也許僅僅是初嘗情欲滋味的女子對肉欲的迷戀吧,談不上愛不愛,可不管怎麽說,他心裏難免有點歉疚感——

“哥們是不是心太軟了?夏侯流蘇當初可是裙裏藏刀想殺我的,若不是我機智,說不定就死在宣州了,這種女人不能留在身邊,是巨大隱約,而且她是有武功的,早晚是個禍害,還是早點打發了清凈,她與我是敵國關系,注定是沒好結果的,我留她一命就算不錯了。”

周宣這樣想著,口裏道:“那我們就來個連環計,一面讓陳思安懷疑蠻僚盤、雷、鐘三姓與我唐國有聯系,一面暗中派人通知盤、雷、鐘三姓族長,說陳思安會對他們動手,讓他們防備,這樣三姓就不至於被陳思安打個措手不及,雙方僵持不下對我唐國最有利。”

李堅連稱:“妙哉!妙哉!”

這時周宣府上有人來報,一位自稱連昌公子的人求見侯爺,說有極重要之事。

周宣笑道:“藍連昌沉不住氣了,殿下、林伯父、徐、範兩位大人,那我先回府了。”

陳濟和周宣一道回去,陳濟自然要住在周宣府上,周宣與陳濟把臂進了府門,俊逸不凡的連昌公子坐在門房裏,頗不耐煩地應付著丁得勝和旺財的問話,見到周宣,趕緊起身施禮道:“周侯爺,清源藍連昌有禮了。”

周宣一愣:“藍連昌?連昌公子竟是姓藍,我一直以為連昌公子姓連名昌呢,藍公子有何重要之事要見我?請到廳中說話。”

來到廳中賓主坐定,小婢上茶,周宣道:“藍公子有話就直說吧,是不是回清源缺少盤纏?本侯樂善好施,你盡管開口,莫要羞愧。”

連昌公子心道:“你把我當成上門打秋風的了,真是笑話,我族下有十萬人,珠寶金銀無數,豈是你小小信州侯能比的!”說道:“侯爺,在下並不缺錢,實有大事要與侯爺相商,請屏退左右。”眼睛看著陳濟,不知此人是誰?

周宣道:“藍公子有話但說無妨,這位是我至交,姓陳名濟,其父是洪州刺史、伯父是兵部侍郎,他新任明威將軍,剛從建州練兵歸來。”

連昌公子已經知道唐國兵部侍郎陳鍇在永安都護府練兵之事,聽說陳濟是陳鍇之侄,暗暗心驚,含笑道:“原來是陳將軍,失敬。”當即不再隱瞞,對周宣二人表明了自己身份。

周宣眉頭微皺,眼神懷疑,淡淡道:“藍公子城府深啊,一直欺瞞於我,現在表明身份意欲何為?”

連昌公子再三致歉,表明來意,說陳思安有意與周宣相見,清源依舊是唐國附庸,陳都護對皇帝李煜依舊是一片忠心雲雲。

周宣皺眉問:“連昌公子何以知道我有唐皇密旨之事?”

連昌公子心道:“夏侯流蘇還有大用,此時不能暴露其身份。”便道:“不瞞侯爺,這是京中傳來的消息。”其實汪思謀根本沒來得及回話。

周宣思忖半晌,道:“藍公子想必也知道了,太子殿下已到了江州,待我再稟明太子殿下再作決定,只怕陳都護是虛與委蛇、誠意不足啊。”

連昌公子忙道:“誠意十足,誠意十足,陳都護會先遣使進京納貢,而且陳都護今年冬或明年春會親自赴金陵覲見皇帝陛下。”心道:“緩兵之計,拖一時是一時,我姐夫是會去金陵,不過是帶兵去的。”

周宣點頭道:“陳都護肯入京覲見那就足見忠心了,藍公子這就隨我去見太子爺,表明陳都護忠心。”

連昌公子便跟隨周宣去都護府拜見太子李堅,李堅起先怒氣沖沖,說道:“陳思安得知我唐國要與其斷絕通商,這才曲意求見,這種忠心,不要也罷,宣表兄,清源不必去了,父皇那邊我會稟明。”

連昌公子苦苦相求,竭力表明陳思安的忠心,這些年一直未進貢實有不得已的苦衷,是因為山哈族人未收服,常常聚眾鬧事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