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習慣

半個小時後,勞工隊撤出前沿陣地,返回卡皮大本營。

“失蹤的兩個都是來自山東的弟兄,一個來自威海本地,一個來自省會濟南,沒有找到他們的遺物。”秦致勝面色暗然,來到秦致遠身邊匯報。

“找兩個背包,然後找些衣服,就說是他們用過的東西,上報吧。”對於這種結果,秦致遠雖然難受但是也並不意外,一戰時的火炮威力,雖然不如21世紀的猛烈,但如果直接擊中人體,也足以令人瞬間氣化。

好在中國人有立“衣冠冢”的習慣,找些東西送回他們家當作遺物聊表安慰吧。

來到法國的第二天,秦致遠他們雖然發了一筆大財,給巴斯蒂安和大衛留下了良好印象,但是也付出了八條人命,十幾人負傷的代價。

如果按照傷亡比來算,他們的比例已經超過百分之十,已經接近撤回後方修養的標準。

但想撤回顯然不是那麽容易的,秦致遠剛剛表達了修養的意思,就遭到那位大鼻子上尉的拒絕。

“不不不,你們現在工作還沒有完成,還要繼續往前線補給,你們不能半途而廢。”四枚金幣的效果已經消耗完畢,大鼻子上尉表情堅定,比楓丹白露宮門前的雕像還要莊嚴。

“上尉,我們剛剛經歷過一場血戰,有八個人陣亡,更多的人負傷,我們需要時間,才能繼續完成任務。”人性的貪婪是沒有止境的,秦致遠不想動用腰間的寶石,只想拖延一段時間,等天黑之後在進行補給,那時會安全得多。

“血戰?你們只是勞工,沒有參加戰爭的義務。如果有戰爭,自然會有英雄的法蘭西人頂上去,還不至於讓你們沖鋒陷陣。”上尉不以為然的搖頭。

在上尉看來,秦致遠或許是一個比較伶俐懂事的人,但絕對不是一個為了法蘭西會浴血奮戰的人。

“你可以這麽想,但是巴斯蒂安少校不會這麽想。”不得已,秦致遠只能拿巴斯蒂安出來背書。

“巴斯蒂安?你們遇到了巴斯蒂安少校?”上尉一臉狐疑,但因為牽扯到上級官員,不得不正視。

“是的,剛才我們並肩作戰,剿滅了一股德國人,巴斯蒂安少校負責指揮。”在坑道內,巴斯蒂安的軍銜確實最高,秦致遠沒必要隱瞞。

“這麽說你們真的參戰了?”對於秦致遠他們的射擊成績,上尉是知道的。如果秦致遠他們參戰,上尉只會感覺理所應當,而不會感覺詫異。

“是的,我們參戰了。可能是德國的第十七師,或者是第十八師,誰知道呢?”秦致遠實話實說。

索姆河戰役,英軍投入了54個師,法軍投入了32個師,德軍投入了67個師,有些師在一天之內就傷亡殆盡,不得不退出戰場。別說秦致遠,就連法國人和英國人也搞不清前線的部隊番號。

實在是太多了!

“那好吧,你們可以去找軍醫官,但是我不能保證你們能夠得到及時治療。”上尉選擇相信秦致遠。

對於上尉來說,如果秦致遠是在說謊,上尉有的是辦法整治秦致遠。但如果秦致遠說的是實情,上尉就要考慮後果。

他承擔不起。

回到勞工聚集區,秦致遠招呼了所有的傷員,帶著他們去找軍醫求助。

“嗨……你看到了,我這裏有多忙,我現在顧不上你們,有更多的人需要救助。”擔架區,身穿淺藍灰色制服,胳膊上帶有袖標的軍醫拒絕了秦致遠的要求。對於他來說,來自遠東的勞工遠遠沒有法國的士兵來的緊要,他要集中所有的醫療資源,向法軍士兵傾斜。至於中國人,他們可以去求“菩薩保佑”。

“嗨!聽我說,我不需要你為他們包紮,你只需要給我一點藥物以及器械,我們自己會治療。”秦致遠沒有誇大其詞。

習武之人大多都有家傳的醫術,平常的挫傷以及刀槍傷自己就能處理,不用求醫生幫忙。

“沒有藥物,也沒有器械。這位先生你已經看到了,所有人都需要藥物和器械,我沒有多余的資源,明白嗎?如果你的人想要得到救助,請去排隊,不要在這裏和我糾纏,這會妨礙我的工作。”有點謝頂的軍醫所言非虛。整個擔架區,需要救助的傷兵至少有上萬人,很多人只是簡單包紮了一下,還沒有來得及處理。

“哥,老道采了藥物,能治刀槍傷,讓您快點回去呢。”高鴻仕匆匆忙忙的跑過來,遠遠的就高聲大喊。

“好吧,先生,那麽,我能得到一些繃帶嗎?”秦致遠耐著性子和軍醫商量。

對於刀槍傷,傷口的清潔非常重要,如果使用了不幹凈的繃帶包紮,就算是敷上藥物也會引發感染,進而導致敗血症危及生命。

“去找護士,讓護士給你拿,上帝保佑,不是我不願意幫你孩子,我實在忙不過來。”就在說話間這點工夫,地中海發型醫生還在幫傷兵們處理傷口,他確實已經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