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激戰

一戰時期的歐洲人還是很淳樸的。

比如他們在進行炮擊的時候,總是嚴格按照軍事操典操作,進攻之前必定進行長時間火力準備,等炮擊停止部隊就開始沖鋒,沒有太多花樣。

這要是換了中國炮兵,一定能給你打出花來,打出風格,打出個性,不打的你欲仙欲死就稱不上會打炮。

就在德國人的炮擊從前沿陣地向後方延伸的時候,戰壕內的觀測手通過高高的潛望鏡觀測到德國人已經運動到預定出發陣地,於是用力吹響手中的銅哨。

“快快快!動起來!動起來!彈藥手跟上!”

“進入陣地,進入陣地!”不用秦致遠催促,機槍連長加爾斯中尉和步兵連長伊恩少尉就率領士兵進入陣地。

最重要的當然是重機槍,總重超過46公斤的M1914式哈乞凱斯重機槍被分為槍身和三腳架兩個部分,4名士兵擡著奔跑如飛。每一個機槍組身後都跟著兩名彈藥手,他們把沉重的子彈箱從旋梯上拽出來,然後扛在肩上跟著機槍組走,機槍組去哪裏他們就去哪裏。在待會的戰鬥中,他們要負責為機槍補充子彈,如果機槍組出現傷亡,他們也要及時補上去。

秦致遠透過戰壕潛望鏡,能夠看到大約500米外的一堵胸墻後,隱隱約約有著德國人標志性的尖頂頭盔,這表明德國人已經做好了攻擊準備,隨時可能發動攻擊。

“快點進入陣地,用你們的鏟子修理一下你們的射擊位,最好準備一個備用的射擊位置。”秦致遠在戰壕內來回奔走,不停地用漢語提醒第一次打陣地戰的華工。

“把你們的手榴彈拿出來,放在你們身邊,等德國人進入30米區域的時候就扔出去,別忘記擊發要領,先砸一下然後再扔出去。”法軍裝備的F-1梨形手榴彈和德國人的24型木柄手榴彈的擊發方式不一樣,秦致遠特別強調這一點,免得一會華工們亂了手腳不打火就扔。

“預備!”有人在大聲喊叫,提醒德國人已經發起進攻。

秦致遠找了個戰壕潛望鏡開始觀察。

只見一隊隊殺氣騰騰的德國人繞過胸墻,排成疏散的陣形,向著這邊緩步而來。

他們的距離還遠,沒有急著沖鋒,就這麽半弓著腰緩步向前,一邊時刻準備著利用地形地物躲避法軍的機槍掃射,一邊還要注意同伴的位置,盡量使鋒線保持整齊不至於混亂。

第一個線陣出發大約十米之後,然後是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

這已經有了點散兵線的意思。

法軍陣地上的眾人都已經完成了準備,步槍手們簡單的整理了一下射擊位置,在方便出槍和盡量保護自己的同時,讓自己爬的或者是蹲的更舒服一些,他們的手邊都放著手榴彈,準備在合適的時候扔出去,把德國人炸個人仰馬翻。

機槍手們已經組裝好了重機槍,他們躲在沙袋壘成的掩體後,只露出腦袋在外面。射手設定好了標尺,隨時準備擊發;副射手手裏拿著彈板,隨時準備裝彈;觀察手和指揮官的拿著雙筒望遠鏡正在觀察,他們也擔負著副射手的任務,如果射手和副射手都陣亡了,他們就要頂上去,如果他們也陣亡了,兩名供彈手頂上去。

陣地上還有幾挺哈奇開斯M1909機槍和英國人制造的劉易斯輕機槍,至於紹沙輕機槍,因為嚴重的故障率和糟糕的射擊效果,已經沒人願意使用它。M1909也是使用彈板功彈,工作原理和M1914式差不多。

而劉易斯式輕機槍因為使用47發彈鼓擁有較好的火力持續性,更受士兵們喜歡。

劉易斯輕機槍擁有一個很粗的管子,如果粗看上去,你會以為是水冷式槍管,其實不是,因為水冷式槍管專利被注冊的緣故,劉易斯輕機槍使用的是風冷式槍管。槍管外面的粗管子裏面,是以前散熱片,散熱片包裹的中心,才是真正的槍管。外面這層管子,據說是為了抽取空氣,加速冷卻槍管才裝備的,但是後來有研究證明,這個套子沒什麽卵用。

也不能說沒什麽卵用,至少在射擊之後,可以隨時抱著槍跑,如果是普通的風冷式槍管,那時候已經能用來點煙了。

德國人雖然沖鋒速度不快,也在慢慢的接近法軍陣地。

就在距離法軍陣地一百米左右的時候,隨著尖利的哨聲,法軍陣地開始了齊射。

就在開火的一瞬間,法軍陣地就像是一條盤踞在大地上的惡龍,身上的每一個部位都吐出火舌,夾雜著人力不可抗拒的狂暴力量,劈頭蓋臉的向德國人砸去。

機槍的槍口焰能噴出半米多長,重機槍的火舌猶為顯眼,又粗又長就像一個怪獸,步槍的槍口焰雖然一閃即逝,但是更加短促隱蔽,就像是一個刺客。

劇烈的槍聲響起,刺激著人們的聽覺,但有時候戰士們全身心投入的時候,根本聽不到槍聲,眼裏只有槍口上的準星以及準星裏套住的敵人。淡淡的硝煙騰起,夾雜著槍口導氣孔激起的塵土,整個陣地仿佛沸騰了一般,讓人心跳加速,血脈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