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時間

“不涉及領土和賠款的和平”,這是俄國布爾什維克的提議。

布爾什維克們當然有理由這麽說,因為俄國人已經通過戰爭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手中搶到了高加索地區,如果現在戰爭以俄國人的方式停止,他們就占了大便宜。

不管是沙皇,還是國家杜馬推出的科倫斯基政府,又或者是布爾什維克組成的蘇維埃政府,俄國人對土地的貪婪是無法遏制的。

更何況,布爾什維克們現在並未掌權,在俄國內部也沒有發出足夠的聲音,蘇維埃政府希望能馬上停戰,讓前線的士兵們回到後方,好為他們正在預謀中的革命提供足夠的力量。

在俄國人提出這個倡議之後,德國內部也有人相應,是以首相貝特曼·霍爾韋格為首的某主義成員。這並不能說明貝特曼就是某主義分子,實際上因為貝特曼的中庸主義,他已經得罪了所有人,包括他的朋友。

德國人也有足夠的理由贊成“不涉及領土和賠款的和平”,因為德國人現在占有比利時的烈日地區,這裏有全歐洲最堅固的要塞,德國人必須把烈日地區控制在自己手中保證國家安全。

但這種“不涉及領土和賠款的和平”,對於英、法來說就無法接受。

英國人和法國人不需要領土,他們的殖民地已經夠大了,他們也不需要賠償,他們需要的是一個死掉的德國,或者說是一個沒有威脅的德國。

死掉的敵人才是好敵人,這句話很對。

克列孟梭就是主戰派的代表。

“對於法國來說,德國最好是恢復成一百年前的樣子,德國人想以現在的實際戰線為邊界停戰,這是癡心妄想。真不知道怎麽會有人同意這種無腦的言論,那些人都該下地獄。”克裏蒙梭怒氣沖沖。

當克裏蒙梭說完這句話的時候,秦致遠敏銳的注意到,英國第三集團軍指揮官朱利安·賓,和那位美國將軍約翰·潘興都在注意這邊。甚至也包括潘興的副官,那位日後大名鼎鼎的小喬治·史密斯·巴頓。

巴頓和潘興的關系很不一般,潘興雖然比巴頓大了25歲,但在前來歐洲之前,和巴頓的妹妹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程度,也因此,巴頓得以參加這個宴會。

現在巴頓和陳康健相談甚歡,很明顯,巴頓對於陳康健麾下的坦克很有興趣。

“是的,什麽時候開戰德國人說了算,但是什麽時候結束,必須是我們說了算。”秦致遠順著克裏蒙梭的意思走。

“那麽說說吧,你的‘相持’怎麽著就能使德國人不戰而敗。”克裏蒙梭心情不錯。

“很簡單,如果德國人再打下去,他們的皇帝也會落個和沙皇同樣的下場,德國人的戰爭潛力已經被全部挖掘,他們已經堅持不下去了,我們不需要去主動進攻他們,等著他們自己崩潰是最好的辦法。”秦致遠無論如何都不想主動進攻。

這並不是說明秦致遠沒有血性,而是由手中掌握的實力所決定的。秦致遠手中滿打滿算只有這麽點人,如果要主動進攻,扔進舍曼代達姆,估計連水花都濺不起多大點,如非必要,秦致遠絕對不會和德國人硬碰硬。

“不不不,這不是最好的辦法,一定還有更好的。”克裏蒙梭有點失望。

說到軍事素質,克裏蒙梭自認比不上秦致遠,但克裏蒙梭也有要堅持的東西。相比較秦致遠,法國人的實力就強大太多了,和秦致遠想要保存實力不同,法國人就是想在正面戰場堂堂正正擊敗德國人,坐實全世界“陸軍老大”的名頭。

這個“陸軍老大”,德國人可能不會同意,但法國人一向是這麽認為的。

“當然了,我們可以加速德國人崩潰的進程。比如說,我們可以在東線采取守勢的同時,加大西線攻擊的力度,只要把德國的盟友全部幹趴下,德國就算是想堅持,他也堅持不下去。”秦致遠另辟蹊徑。

和德國一樣,法國也分為東線和西線。東線是和德國人的戰線,西線則是和奧匈帝國的戰線,巧合的是,法國西線指揮官路易斯·德埃斯佩雷也在場。

“看!秦想的和我一樣,我一直在要求增援,但是巴黎的老爺們總是置之不理。”提起這事,路易斯也是滿腹牢騷。

“路易斯,不是不給,而是沒有,東線的壓力實在是太大,我們沒有多余的能力。”巴黎的老爺利奧泰也有苦衷。

“比起柏林,維也納的戰鬥力並不強,如果我們能盡快搞定維也納,就能擠出更多的兵力,到時候就算是正面進攻,我們也能多一些勝算。”秦致遠還在蠱惑。

“那是半年之後,或者是明年的事。而在那之前,德國人或許已經被趕出了法國領土。”克裏蒙梭有點郁悶。

就在晚宴之前,阿拉斯的戰報送到了。英國人大獲全勝,順利攻占了維米嶺,維米嶺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那裏控制著阿拉斯東部的廣袤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