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分潤

仔細想來,用60輛坦克進攻6000名德軍並不算很誇張。

在去年的索姆河戰役中,英國人首次使用了坦克參與作戰,雖然多數坦克因為故障沒能達成任務目標,但僅有的幾輛完成任務的坦克都立下了汗馬功勞。

其中最誇張的一個事例中,當一輛坦克沖上德軍陣地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德國人都乖乖舉手投降,這一輛坦克就俘虜了整條戰壕裏的德國人。事後統計,被俘的德軍士兵超過了500人。

這麽算起來,陳康健現在拿60輛坦克進攻6000德軍綽綽有余。

陳康健在哨所中開得那一炮已經驚動了德國人。

當陳康健率領不到六十輛坦克繼續上路的時候,德國人已經做好了防禦準備。

做好防禦準備聽上去是好整以暇,其實也就是在地上挖個簡易戰壕,壘築幾個機槍陣地和77毫米炮陣地,再也沒有更多的防禦設施。

不是德國人犯懶不想修,而是客觀條件不允許。

陳康健的部隊來得太快,德國人還沒有做好準備。

縱然如此,陳康健也不願意硬碰硬,他在第一時間就安排部隊分兵。

就是分兵,雖然只有60輛坦克,陳康健還是敢於分兵,他的心臟有多大可想而知。

雖然“戰鬥”這個詞匯看上去很激烈,其實乏善可陳,特別是當實力差距已經達到人力無法彌補的時候。

似乎就是陳康健剛剛發起進攻,德國人的防守陣線就已經崩潰。

因為天上下著雨,地面比較潮濕,所以坦克部隊在發起進攻的時候激起的塵土比較少,看上去沒有遮天蔽日的意思,也沒有氣勢如虹的氣勢,就是簡單的平推,再配合一部分坦克的迂回,德國人的防禦陣地就土崩瓦解。

就連陳康健都沒有想到攻擊行動是如此順利,整個過程中只有五輛坦克趴窩,三輛坦克被擊毀,三個團的德軍就束手就擒,成為了裝甲部隊的階下之囚。

在塔得努瓦的德軍營地中,陳康健接受了德軍指揮官的投降。

這是一個臨時設置的營地,鹿角柵欄鐵絲網壕溝什麽的幾乎都沒有,有的只是簡單的帳篷和一臉悲憤的德國人,不管是軍官還是士兵。

實在是憋屈,德國人不缺乏勇氣,但是缺乏可以對抗裝甲部隊的武器和戰鬥方法。

在陳康健趾高氣揚的跳下坦克的時候,德軍指揮官,普魯士步槍團第86團上校團長路德維希·馮·施羅德獻上了自己象征著指揮權的指揮刀。

“先生,在此,我像您轉交5600名士兵的指揮權,從現在開始,我們將退出這場戰爭,不再承擔任何責任和義務,請您給予所有的軍官和士兵與身份相符的待遇,謝謝。”路德維希·馮·施羅德彬彬有禮,哪怕是投降,表現出了充分的所謂的“貴族風度”。

德國也是《紅十字協定》的簽署國,當士兵們投降的時候,哪怕前一刻他們還在浴血奮戰,為了殺死對面的敵人絞盡腦汁,或者是手上已經沾染了敵方士兵的鮮血,從他們投降的那一刻起,他們也會獲得戰俘的待遇,這些待遇包括:食品、安全、尊嚴、以及一定程度的救護。

陳康健可不是貴族,他只是個民夫,有個屁的貴族風度。

但在這個莊嚴的時刻,陳康健還是能沉住氣,他整理好自己的軍帽和衣領,單手接過路德維希·馮·施羅德雙手獻上的軍刀,略帶傲慢的點頭:“請放心,貴軍所有人將會受到和身份相符的待遇,只要你們恪守交戰法則,不再參與戰爭,我保證你們的安全會得到保證。”

“非常感謝……”

當路德維希·馮·施羅德說這話的時候,他站在臨時營地的門前,面前時十幾輛隨時準備發動進攻的坦克,還有上百名嚴陣以待的伴隨步兵。路德維希·馮·施羅德身後是數千名已經解除了武裝,在軍營門口列隊準備投降的士兵,讓手無寸鐵的軍人去面對武裝到牙齒的坦克?路德維希·馮·施羅德不想幹這種蠢事。

在剛才的戰鬥中,已經有德軍士兵用生命驗證過坦克的兇殘和霸道,那些坦克幾乎是連炮塔上隨時準備擊發的坦克炮都不用,直接就這麽橫沖直撞的從德軍士兵們身上碾過去,沒有絲毫的憐憫和遲疑,將數百名德軍士兵碾成肉泥。

這一舉動,徹底擊垮了所有德軍士兵的抵抗意志,幾乎所有人面對張牙舞爪的坦克都兩股顫顫,提不起絲毫的對抗精神,所以路德維希·馮·施羅德才會選擇投降。

就在這時候,在路德維希·馮·施羅德身後列隊的士兵臉上,看不到絲毫的憤怒和同仇敵愾,反而是有解脫和悲戚。面對此情此景,路德維希·馮·施羅德只能說“非常感謝……”。

路德維希·馮·施羅德實在是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