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地雷

擴軍之後的秦致遠手下一共有六個師。

其番號分別是外籍軍團“一至四”四個步兵師,第一裝甲師,第一炮兵師。

步兵師內不再設置旅級編制,師下面直接就是團,標準的“三三制”,一個標準團大概是三千五百人左右,再加上師屬部隊,每個師有一萬兩千人。

裝甲兵部隊的人數稍微有點少,每個團有102輛坦克,加上後勤保障部隊有1500人左右,總計三個團的部隊,共有近400輛坦克。裝甲部隊的師屬炮兵使用的是12門155毫米自行火炮,全軍共有車輛700余輛,因為不再配備伴隨步兵,共有7000余人。

炮兵師是規模最大的部隊,40輛194毫米自行火炮,40輛155毫米自行火炮,再加上近百門牽引火炮,人數直逼兩萬人,這差不多都可以分拆為兩個師了。

擴編之後的六個師共有士兵近八萬人,除了華人和安南人,還補充進來一部分法國人。

這些法國人對於接受秦致遠指揮並沒有什麽抵觸心理,反而有點期待,究其原因大概是呆在秦致遠手下更容易獲得戰功的緣故。

在四個步兵師中,秦致遠打亂了部隊編制,把華人和安南人進行了混編。

對此武阮二人並沒有什麽意見,葛立夫和劉子正他們也同意接收部分安南人,一切都非常順利。

到六月中旬,秦致遠的部隊完成擴編,重新開赴費爾昂塔德努瓦,接替此前在這一地區防禦的法軍第四集團軍,負責這一地區的對德作戰。

此時的東線戰場是一片哀鴻。

不管是法國人、英國人還是德國人都一樣。

法軍的內亂實際上已經平定,福煦安撫了絕大部分士兵,只在對付一支俄國部隊是動用了火炮。那支俄國部隊共有大約1.5萬名士兵,在之前的戰鬥中損失了6000人,幸存者公開叛變,在他們的口中:“我們得到的通知中,我們被送往法國,是為了支付賣給俄國的軍火費用的。”

福煦對待他們的方式果斷而又兇狠,他使用了火炮攻擊這支俄國部隊的軍營,俄國人這才屈服,進而被遣散。

法軍的內亂雖然已經平定,但法軍也失去了進攻能力,整個南線都處於相持狀態。

對面的德國人也不好受,威廉皇儲的冒進飽受詬病,近十萬人的損失抵消了德軍通過擊敗尼維勒的春季攻勢而獲得的優勢。德國人正在調整防守,大約有四個師的部隊從德國人的東線調往西線,填上了因為威廉皇儲軍團覆滅造成的防禦真空。

奧斯卡·馮·胡蒂爾上將調往蘭斯,擔任德軍的南線指揮官,指揮新編第18集團軍,他將是秦致遠接下來一段時間的對手。

如果秦致遠精通戰爭史,那麽秦致遠一定知道,奧斯卡·馮·胡蒂爾上將雖然名頭不甚響亮,但他在一戰期間發明了“胡蒂爾戰術”,這一戰術也為“滲透戰術”或者“風暴部隊戰術”,是德軍後來機械化全兵種學說的前身。

就在秦致遠迎來新對手的時候,英軍總司令黑格也選定了新的攻擊方向。

英國人在春季攻勢剛開始的時候進展順利,在阿拉斯附近,加拿大人表現的異常出色,他們順利的攻占維米嶺,並以此為基礎繼續向德國人發動進攻。

但在魯登道夫解除了德維希·馮·法肯豪森將軍的職務後,英國人的進攻遇到了麻煩,他們平均每天陣亡6000人,但再也沒有取得類似維米嶺的勝利。

英國人在阿拉斯的進攻在復活節之後停止,英軍總司令黑格又把目光轉向比利時海岸。

怎麽說呢,英國作為一個海軍強國,他們對於港口的堅持確實令人驚訝。

在此之前的1914年和1915年,英國人已經對比利時西部的伊普爾地區發起過兩次大規模進攻,但均已失敗告終。

現在英軍總司令黑格感覺是時候進行第三次了。

在這一次進攻之前,黑格派人查閱了自1830年以來的所有天氣資料,他發現每年的八月份,英國人預定發起攻擊的弗蘭德斯地區就會陷入雨季,因此黑格決定趕在八月份之前發起進攻。

但和尼維勒提出的春季攻勢一樣,沒人看好黑格的作戰計劃。不僅是福煦和貝當不看好,甚至英國國內從上到下都不看好。

為了讓黑格放棄作戰計劃,勞合·喬治命令本土剛訓練好的45萬新兵暫緩增援法國本土。泰晤士報的一位以前在軍中擔任過中校的隨軍記者甚至直言不諱的向黑格提出:“水會與你為敵。”

水,指的不僅僅是雨季,也是弗蘭德斯脆弱的排水系統。

弗蘭德斯地區地勢低窪,上遊有一個蓄水湖,而且還有一條經常泛濫的伊塞爾河。早在世界大戰剛開始的時候,比利時人就曾經打開水壩淹沒伊塞爾河東岸地區,以阻止德國人突破。如果在弗蘭德斯地區發動進攻,縱然是德國人不主動開閘放水,重炮的轟擊也會導致這個地區洪水泛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