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兵來將擋

在徐盛他們布置防守陣地的時候,德國人一直在等待第十七集團軍繼續發起進攻。

很快,胡蒂爾上將發現,它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發生了。

法國人和華人沒有繼續發動進攻,反而是淺嘗輒止,稍有進展就停滯不前,就地設置陣地,擺出了一副賴著不走的樣子。

不得不說,秦致遠確實是抓住了德國人的軟肋。

“彈性防禦”最怕的就是這種情況。

如果把“彈性防禦”比作一個橡皮筋,那麽當橡皮筋受到的壓力越大的時候,反彈的力量也就越大;如果受到的壓力不夠,橡皮筋反彈的力量會很小,甚至根本就沒有反彈力量。

徐盛他們呆的地方無疑是最令德國人感到難受的位置,直接進攻的話,還有一段距離;不進攻,前沿陣地就將丟失。

沒等胡蒂爾作出決定,徐盛和傅樂和已經完成了陣地布置,法軍第32師隨機展開進攻。

雖然看到法國人繼續進攻,但胡蒂爾還是樂不起來,因為胡蒂爾發現,只有一部分法國人發起了進攻,另一部分華人待在他們剛才設置的陣地裏,老老實實的打起了陣地戰。

胡蒂爾對昨天的那支華人部隊印象深刻,雖然他們最終把那支華人部隊趕出了前沿陣地,但那支華人部隊的戰鬥力令人不寒而栗。短短四個小時,負責進攻的一個整編師基本被打殘,其中的一個旅百分之八十的士兵陣亡,戰後能獨立行走的不到百人。

如果這兩支華人部隊的戰鬥力和那一支華人部隊的戰鬥力差不多……

胡蒂爾的心已經沉入谷底,因為胡蒂爾發現華人陣地上有坦克助陣。

這就麻煩了,如果說沒有坦克協助防守的陣地戰鬥力為一,那麽有了坦克絕對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這麽簡單,而應該是一乘一!

好吧,也不是一乘一,胡蒂爾已經心神大亂,簡單的算術都會出錯。

秦致遠雖然在費爾昂塔德努瓦打了一個大勝仗,威廉皇儲的部隊終究還是有人逃了出來。根據胡蒂爾了解到的情況,當面對有坦克協助防守的陣地時,最好不要正面進攻,哪怕是擁有優勢兵力,也絕對起不到決定性作用。

因為唯一能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坦克部隊。

說實話,對於這支正在進行的法軍部隊,胡蒂爾並沒有放在心上,胡蒂爾的全部心思都放在那兩個有坦克協助防禦的華人陣地上。

戰鬥過程果然不出胡蒂爾所料。

幾乎沒有什麽周折,進攻的法軍部隊被擊潰,然後當德國人追擊到那兩個正在嚴陣以待的華人陣地前,德國人的攻勢被阻止。

“阻止”不太準確,應該是被擊潰。

這兩支華人部隊使用交叉火力非常熟練,以至於胡蒂爾懷疑那是兩支叛變投敵了的德軍部隊,他們的戰鬥意志非常頑強,絲毫不遜於德軍部隊;同時他們的戰鬥方式非常靈活,如果德軍士兵距離過遠,他們會使用步槍單發點射,命中率出奇的高;如果德軍士兵發起沖鋒,陣地上有數量眾多的重機槍,多到會令人誤以為那是二個師,而不是二個團。

當第二次進攻被打退的時候,胡蒂爾重新調整了對華人部隊重機槍密度的評估,如果按照德軍裝備重機槍的比例,這絕對不是兩個師,應該是四個師甚至更多。

於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就擺在胡蒂爾面前,打還是不打,如果打,可能會蒙受更大損失,如果不打,那麽德軍就將只能被迫退到第三道防線上防守。

第二道防線距離第一道防線太近了,只有區區不到兩公裏,華人陣地上的坦克如果下山,只要一個沖擊就能攻陷第二道防線,到那時損失將更加慘痛。

於是權衡再三,胡蒂爾決定繼續攻擊。

德國人進攻的套路其實和法國人是一樣的,攻擊之前都是長時間的火力準備,然後步兵一擁而上。

胡蒂爾也打算這麽進攻。

但胡蒂爾很快就後悔了。

火力急襲只進行了不到半個小時,胡蒂爾就聽到天邊傳來一陣陣“嗡嗡嗡”的發動機聲,然後就是遮天蔽日的大肚子轟炸機飛過來。

雖然只有幾十架轟炸機,但那種編隊飛行的氣勢,還是令胡蒂爾震撼莫名。

這差不多是轟炸機第一次成建制的出現在戰場上。

其實別管是什麽東西,從人到蝗蟲,只要數量一多,總是會令人感到震撼的。

飛機也一樣。

秦致遠的轟炸機部隊和此時的轟炸機有很多不同,雖然翼展都挺大,但秦致遠轟炸機機翼上的金屬蒙皮和發動機上的整流罩非常顯眼,更何況還有獨樹一幟的封閉式機艙,以及機翼底部超大的外籍軍團標志,都清晰的表明了這隊轟炸機的血統。

當第一眼看到轟炸機編隊的時候,胡蒂爾還沒有意識到這是轟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