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天晴了

最終的結果確實是令明石元二郎感到恥辱。

第十一旅團全軍共計近7000名士兵,或者返回出發陣地的,最多不超過一千人,剩下的除了那些當場戰死的,其余的……

幾乎沒有其余的。

德國人沒有絲毫的憐憫,哪怕是日本人已經退走,德國人依舊用子彈把陣地前犁了好幾遍,仿佛是要發泄剛才被狂轟濫炸的郁悶。

幸好秦致遠之前使用轟炸機打掉了一部分德國人的炮兵陣地,剛才德國人並沒有使用炮兵,否則的話,估計連一千人都剩不下。

於是又辛苦了武元庭手下的安南人,他過了好半天才派人去和德國人聯系,經過德國人同意之後,派出五百名沒有裝備任何武器的士兵前去收屍。

雖然是處於敵對狀態,但這種行為還是允許的。德國人生怕陣地前的屍體因為天氣過熱腐爛而導致出現瘟疫,法國人更怕,因為這是法國的土地。

於是打完之後雙方各自派部隊收屍,這就成了不成文的默契。

“收屍”這個活也是安南人為數不多的任務之一,這種工作,法軍部隊肯定不會去做,華人部隊也不會,哪怕是華人部隊主動要做,安南人也不會讓華人去收屍,那句話怎麽說的來著?

做小弟,就要有點做小弟的樣子。

直到這些日本人的屍體收回來,其他人才能感受到德國人有多麽痛恨這些曾經的學生,對於這些忘恩負義欺師滅祖的無恥之徒,德國人簡直是恨之入骨,收回來的屍體幾乎沒有完整的,不是缺了胳膊,就是少了腿,實在是可憐。

明石元二郎此時也顧不上大放厥詞,急匆匆的回營安撫部隊,估計順便還要召集軍中將領商議一下接下來該怎麽辦。

戰場上的變故實在是太令明石元二郎措手不及,日本人上岸還不到48小時,兩個步兵旅團已經折損過半,而且不是常規意義上的折損,是那種近似被全殲的折損,這實在是令人無法接受。

日本人打得這麽慘,秦致遠也沒想到,當過了最初的幸災樂禍之後,秦致遠也開始犯愁。

身為軍事主官,麾下部隊出現這麽大的傷亡,秦致遠肯定是要撰寫報告的,而這個報告該怎麽寫,實在是令秦致遠無計可施。

把責任推給明石元二郎不聽勸阻一意孤行?

那表明秦致遠對部隊喪失了掌控能力,肯定會在大佬們的印象裏減分。

那就把責任歸咎於日軍部隊的戰鬥力不高上?

好像也不合適,因為明知道日本人戰鬥力不高,還讓日本人上戰場,這本身就是軍事主官的失職。

好像不管怎麽看,都是秦致遠沒有盡到責任。

還好馬克西姆一直都在場,秦致遠幹脆把撰寫報告的任務交給馬克西姆,就憑馬克西姆跟著福煦當了半輩子的參謀長,想必這個報告能寫的花團錦簇皆大歡喜。

法國人就不搞形式主義?

騙鬼去吧,看看巴黎街頭隨處可見的雕像,這就是最大的形式主義。

縱然是能順利把陸軍部糊弄過去,也還是有秦致遠要發愁的事。

畢竟目前的費爾昂塔德努瓦地區是由秦致遠負責的,不管死多少人利奧泰都能接受,前提是秦致遠能在戰場上獲得利奧泰要的是戰果;如果損失慘重還沒有絲毫進展,那麽利奧泰肯定不會讓秦致遠好過。

於是問題的關鍵又重新集中在如何把德國人趕出蘭斯地區上。

這個事倒是也急不得,如果天氣不轉晴,秦致遠是不會主動進攻的。

天氣不轉晴,就代表坦克部隊無法出動,秦致遠可不會向明石元二郎一樣,驅趕著自己的士兵,像是趕牲口那樣的去送死。

秦致遠和福煦他們最大的不同,就是秦致遠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不僅僅是在商業層面,在軍隊層面也是一樣。否則的話,也不會有那麽多華人死心塌地的跟著秦致遠加入法國國籍。

在等待天氣轉晴的這段時間裏,秦致遠數次接到利奧泰的電報,內容並不是責怪秦致遠“草菅人命”,而是催促秦致遠發起進攻。

話說利奧泰才不把日本人的死傷放在心上,作為殖民地軍人的代表,利奧泰看待日本人和看待摩洛哥人並沒有太大差別。

都僅僅只是工具而已。

打了這麽長時間交道,利奧泰也算是了解秦致遠的秉性,這次沒等秦致遠開口討價還價,主動送了一批坦克和自行火炮過來,數目足以讓陳康健和鄭大力樂翻天,讓明石元二郎差點妒火攻心而死。

整整200輛坦克,以及120門155毫米口徑自行火炮。

碰到如此善解人意的上級,秦致遠也無話可說,於是向利奧泰承諾,等天氣放晴,馬上發起進攻。

老天爺很給利奧泰面子,僅僅只過了三天,坦克手和炮兵還沒有熟悉那些新武器,天氣就放晴,終於到了可以發起進攻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