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報應

就在外籍軍團開始撤出歐洲的同時,因為世界大戰聚集到歐洲的部隊也紛紛開始返回原籍。

美國人、澳大利亞人、新西蘭人、加拿大人、印度人等等,都開始逐步撤軍。

當然也包括日軍第六師團。

第六師團現在還是一個整編師團。

在幾個月之前的戰鬥中,因為第六師團師團長明石元二郎的狂妄自大,第六師團傷亡慘重。

相對於戰爭潛力已經被榨幹的歐洲諸國,日本的戰爭潛力還是足夠的。

於是第六師團的兵員缺額很快被補足,而且規模更勝以往。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很多新武器都是首次在戰場上使用,包括毒氣、飛機、坦克等等,因為這些新武器的出現,戰爭已經和以往截然不同,日本人當然也能感覺得到。

日本確實是個很善於學習的民族,為了更快的學習歐洲先進的作戰方式和作戰理念,日方向第六師團派出的補充人手中,很大一部分是軍官和資深士官,他們就是要利用世界大戰的機會,充分學習更多更先進的知識。

當然了,這部分士兵抵達歐洲之後,明石元二郎借口尚未完成磨合,並沒有參與哪怕任何一次小規模戰爭,他們只是在觀摩學習,再也不肯投入其中。

這也造成了很多不良影響,比如日本人現在給英國人留下的印象就是貪婪、懦弱,加上極端的好色。

好像日本人脫離外籍軍團就是因為好色。

因為“英日同盟”的存在,英國人包庇了日本人,同時也接納了日本人。

但日本人並沒有表現出日俄戰爭時的悍不畏死和前赴後繼,而是一直都在以種種理由推脫,拒絕踏上戰場,一直到世界大戰結束。

當然了,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的日本人也以勝利者自居,他們在享受各種超出常規的待遇的同時,骨子裏的好色又開始蠢蠢欲動。

就在前幾天,三名日軍士兵闖入一戶比利時人家中,搶走了那戶人家的財物,同時強暴了女主人和她尚未成年的孩子。

連孩子都不放過!

真是一群畜生!

在英國和比利時國內,馬上就開始出現針對日本人的遊行。

比利時人要求把日本人趕出比利時,同時必須要讓當事人得到懲罰。

英國人則是要求解除“英日同盟”,把日本人趕出歐洲。

保守的英國人始終無法理解,英國為什麽要和這樣卑劣無恥的國家結盟,因為那會影響英國的聲譽。

至於國家利益,沒有人重視這個問題。

英國人只注意到日本人犯了錯,所以他們要求英國政府必須做出改變以應對這些錯誤,其他的更多深層次問題,他們不予考慮,那是政府的責任,並不是普通英國人的責任。

這就是民主的惡果,也是英國人對於日本人太過縱容才導致的惡果。

勞合·喬治同意考慮解除英日同盟關系,但與此同時,勞合·喬治首先要把日本人全部安全的送回遠東。

日本人好像並不領情,他們乘坐自己國家的郵輪返回自己的國家,並不準備麻煩英國人。

日本人確實有理由不滿,他們認為自己也在世界大戰中付出了重大犧牲,但同時並未取得足夠的利益,這從他們的裝備上就能看出來。

日本人返回遠東,只乘坐了五艘日本藉的郵輪,並沒有隨行的貨輪。

那就表示,日本人沒有太多的重武器需要運輸,他們甚至連火炮的數量都很少。

看看外籍軍團吧,他們在撤回蘭芳的時候,如果有一艘郵輪用來運輸士兵,那麽就差不多還有一艘貨輪用來運輸裝備,在貨輪上不僅有火炮和坦克,甚至還有足夠的子彈、炮彈、油料、零配件以及夠他們使用好幾個月的食品,這待遇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更令日本人不滿的還在後面。

就在運輸日本人的船隊行進在地中海上的時候,忽然遭到不明國籍的潛艇襲擊,五艘日籍貨輪全部沉沒,大概一萬六千名士兵全部陣亡。

世界大戰已經結束,哪來的不明國籍的潛艇?

這簡直令日本政府痛徹骨髓,因為就在出事前的第六師團中,已經差不多集中了日本陸軍的全部精華,這支部隊中軍官的比例出奇的高,他們是要學習歐洲先進的作戰理念的,當然要具有一定的軍事素養才能得到充分鍛煉。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明石元二郎不舍得把第六師團的人派上戰場,因為哪怕是任何一名“士兵”的損失,對於日本陸軍的價值都五棵估量。

但事情的離奇就在這裏,當初的明石元二郎幻想著用大勝為日軍部隊揚名立萬,但是卻折戟沉沙損兵折將。後來的明石元二郎已經充分認識到歐戰的殘酷,所以小心翼翼,寧願留下罵名也不願冒險,但沒想到結果確實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