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繼承人

連一名蘭芳的普通人都知道蘭芳即將進攻俄羅斯,莫斯科的布爾什維克肯定也知道。

俄羅斯人挑動蘭芳的內亂只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也已經做好了隨時向秦致遠讓步的準備。

所以這兩天,羅曼諾夫再見到秦致遠的時候,語氣已經有了松動的跡象。

“秦,我想有一點我必須要向你聲明,你可以派人去攻擊海參崴,拿回帝俄時期侵占清帝國的領土,但我們絕不可能簽訂任何紙面的協議,莫斯科也不會承認同意過這一點。”羅曼諾夫感覺自己已經退無可退,做出了最大的讓步。

羅曼諾夫的話如果仔細理解,就會發現裏面還有不少小九九。

“呵呵,海參崴現在並不在你們布爾什維克的控制下,我去不去進攻,並不需要你們的同意。至於你們肯不肯簽合約,從法理上放棄那些本來就不屬於你們的土地,那也沒什麽問題,以後如果你們感覺自己的實力已經足夠強大,那麽你們自然可以使用武力再奪回去,這些都沒有問題。現在唯一的問題是,我需要不需要配合高爾察克,徹底解決你們這個威脅。”秦致遠一切盡在掌控。

就在前幾天,高爾察克的代表伊萬諾維奇和秦致遠已經達成協議,秦致遠將派人和高爾察克的部隊一起攻擊莫斯科,高爾察克將會以廢除帝俄時期和滿清時期簽訂的所有合約作為回報。

當然了,這個協議現在還沒有公布,否則就不會再有今天的會見。

就在今天上午,法國政府許諾的第一批坦克,以及第一批自行火炮已經交付給新的外籍軍團,大概有200輛坦克,以及120門自行火炮。

這些武器其實都是從法軍部隊中退役下來的,世界大戰既然已經結束,那麽法國就沒有必要繼續保有強大的部隊,很多武器都要退役,外籍軍團正好可以接收。

在雷諾FT-17定型的兩年半之內,法國一共生產了大約3500輛坦克,其中大約3000是雷諾工廠生產的,這些坦克除了送給秦致遠一部分帶回了蘭芳,剩下的都需要找到下家接手。

“秦,不要高估外籍軍團的戰鬥力,也不要低估俄羅斯人的戰鬥力,同樣也不要輕視俄羅斯冬天的威力。你現在既然是法國人,那麽你一定知道,拿破侖曾經進攻過俄羅斯,結果你知道的,我想你一定不願意成為第二個拿破侖。”羅曼諾夫面色陰沉。

大概從兩天前,羅曼諾夫就有不好的預感,原因很簡單,羅曼諾夫在黑天鵝城堡再也沒有見過伊萬諾維奇。

只有兩個可能,要麽是秦致遠已經和伊萬諾維奇達成了協議,要麽就是高爾察克放棄從秦致遠這裏獲得支持。

很明顯,第一個的可能性更大。

“羅曼,不要低估了外籍軍團的戰鬥力,也不要高估了俄羅斯人的戰鬥力,同樣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俄羅斯冬天的威力上,戰爭的主要因素是人,只要充分發揮人的能力,其他因素並不重要。”秦致遠幾乎是把羅曼諾夫的話原封不動的送回去。

其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爭中,秦致遠率領的外籍軍團和俄羅斯人並沒有直接對壘的機會。在因為尼維勒的“春季攻勢”引發的騷亂中,曾經有兩個俄軍師參與了兵變,但並不是秦致遠親自處理的,所以,秦致遠對於俄羅斯人的戰鬥力還真有點好奇。

怎麽說呢,在秦致遠的印象中,俄羅斯人作戰,從來就不是以靈活多變的戰術以及強大的個人實力見長,俄羅斯人作戰更多的強調戰鬥意志。

秦致遠看過一些蘇聯時期的電影,對於其中俄軍發起沖鋒時候的場景印象深刻。

每當沖鋒號響起時,漫山遍野都會響起瘋狂的呐喊聲,無數個“灰色牲口”會從自己的位置一躍而起,排著密集的隊形喊著“烏拉”向敵人發起沖鋒,不管面前是敵人的重機槍,還是坦克的履帶,全都無所畏懼。

那種場景,真的很令人震撼。

不管俄羅斯人的單兵技能如何,他們的作戰意志令人佩服。

秦致遠還真想試一試,傳說中戰無不勝的“蘇聯紅軍”和歷史更加悠久的“外籍軍團”,到底是哪一個要強一些。

不對,現在還僅僅只是俄羅斯,莫斯科的布爾什維克還沒有證明自己的能力,那些“加盟共和國”實際上都還沒有成立,所以最多就是“俄羅斯紅軍”。

“秦,看來你已經做出了決定。”羅曼諾夫試探。

“不,現在還沒有,我在等待高爾察克將軍的決定。”秦致遠不承認。

現在還沒有到公開的時候,不管是出於戰役發起的突然性考慮,還是為了和高爾察克的後續合作考慮,秦致遠都不可能現在就承認。

“高爾察克沒有前途,他這個叛國者一定會受到應有的懲罰。”羅曼諾夫祭出詛咒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