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血在燒

蘭芳這一次之所以會妥協,根子就在蘭芳的軍工生產上。

沒辦法,在蘭芳的軍工生產沒有進入正軌之前,秦致遠要盡量避免和日本人發生戰爭,因為一旦開戰武器彈藥全部依賴外購有太多的不確定性,秦致遠哪怕是有信心戰勝日本人,也不會拿蘭芳的國運去做賭注。

再說了,此時退一步,未必就是壞事。

就在“閩南”號上的船員返回蘭芳之後,“閩南”號船員的遭遇在一日之內傳遍整個蘭芳。

船員們自從被帶到日本,雖說沒有受到非人虐待,但日本人明顯也沒有按照《日內瓦協定》給予相關人員和身份相匹配的待遇。

當“閩南”號的船員被帶到日本之後,他們受到類似囚犯一樣的看押,日本人不給船員們足夠的飲水和食物,四十五個人擠在一間20平方米左右大小的房子裏,甚至連大小便都在室內,居住環境之惡劣可想而知。

日本人搜光了船員們身上所有的財物,拿走了船員艙室裏屬於船員的所有物品,在事後檢查的時候,“閩南”號上運輸的商品也對不上數,和離開母港時的清單差距巨大,而日本人對此沒有任何交代。

在《每日新聞》的刻意推動下,所有的原因都被歸結為蘭芳境內的軍工企業施工進度的嚴重滯後上。

其實和預定計劃的工期比起來,現在的施工進度已經遠遠超出計劃,工人們用近半年的時間,完成了正常情況下需要九個月才能完成的工作。

這聽上去已經近似於奇跡,因為在當初制定計劃時,來自法國和德國的工程師們考慮到華人的工作熱情,本身就把工程進度加快了大約五分之一。

法國工程師和德國工程師們是參照德國工人的工作效率來制定計劃,如果參照法國工人,那好吧,提高的程度大概是三分之一。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現在和原計劃相比,進度又是再一次加快,而且還足足提高了一半那麽多,這實在是令來自法國和德國的工程師們刮目相看。

縱然是進度已經很快,但樸實的工人不這麽認為,他們認為正是因為自己做的還不夠多,不夠快,才導致這個令人無語的結果。

如果他們能及時把工廠建成,能現在就開始生產武器彈藥,那麽想必“閩南”號上的船員們就不會如此憋屈,蘭芳政府也不會如此委曲求全。

珅甸位於望海州的最西部,這裏有水文條件優越的港口,距離蘭芳目前的鋼鐵產地安南距離很近。同時珅甸有復雜的地形,東部山區山高林密地形復雜。

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是珅甸成為蘭芳北部最大的工業城市。

根據蘭芳軍部的規劃,蘭芳的輕武器工業聚集地就是珅甸。這裏既方便原料的輸入,又方面向各個方向轉運,同時還有獨特的地理優勢,各方面的原因集合到一起,珅甸就成了蘭芳軍工的重中之重。

就在珅甸東部的山區內,一個天然大峽谷內,山腰處有一條公路蜿蜒盤旋,這條公路把沿途的六個兵工廠串聯起來,成為珅甸的輕武器搖籃。

這個大峽谷也因此得名為“望山谷”,“望山”是古代弩機上的簡易瞄準器,具有濃重的軍工色彩,同時“望山谷”的象征意義也很好,有“這山還望那山高”的意思,象征著蘭芳軍工“永不滿足,奮力前行”的進取心。

望山谷內的104廠,是蘭芳最大的兵工廠,這裏目前有超過五千名工人正在勤奮工作,就是為了早日把兵工廠建成,為蘭芳的國防貢獻自己的力量。

按照原定計劃,104廠的一期工程計劃是一年。在這一年中,104廠將完成一期廠房建設,並把近兩千台機器全部安裝完畢,以便開工生產。

半年以來,104廠的建設計劃已經完成了一多半,不出意外的話最多再有3個月,104廠就可以正式投產。

晚上,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廠長唐正陽和副廠長寧高飛以及總工程師傑弗瑞·迪福習慣性的開一個小會,總結今天的工作,並為明天的工作做準備。

“明天我打算安排機器進場,先把機器安裝好,然後再給廠房封頂。”端著一碗大米飯埋頭猛吃的寧高飛突然擡頭道。

104廠的夥食很不錯,主食是大米,配菜是鹹魚幹和茄子土豆,餐後還有香蕉、椰子、榴蓮等水果。

好吧,蘭芳地處熱帶地區,各種水果的確很豐富,如果工人們不想吃米飯,直接吃水果也能吃到飽。

當然了,直接把水果吃到飽,那等幹起活來可就不耐饑了。

“不不不,那是違規操作,從來沒有人那樣做過,說不定會引發嚴重後果。”傑弗瑞·迪福明確反對。

傑弗瑞·迪福來蘭芳之前是德國人,在克虜伯工廠擁有30年工作經驗,隆承軒用一紙工作合同把傑弗瑞·迪福從德國帶到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