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一飛沖天

魚雷這種武器誕生於19世紀初期,1887年,俄羅斯在俄土戰爭中第一次使用魚雷擊沉了土耳其的“因蒂巴赫”號通信船。這是魚雷這種武器第一次被運用於實戰。

到世界大戰開始之前,陀螺儀被安裝到魚雷上,於是魚雷的航行得到固定,發熱力發動機也就是蒸汽瓦斯魚雷的出現,使魚雷的速度大大提高,航程也有大幅提升,至此魚類已經被認為是僅次於火炮的海軍艦艇主要武器。

馬賽級潛艇,也就是蘭芳的Q級潛艇,是蘭芳擁有的第一種潛艇。

雖然Q級潛艇僅僅是第一代產品,但因為融合了英、法兩國多項先進技術,Q級潛艇擁有柴電雙動力,雙層艇殼,並且裝備了科西嘉武器研究所研制的新式“箭魚”魚雷。

“箭魚”魚雷誕生之初就鬧出不少風波,除了差點導致秦致遠和法國海軍部長喬治·萊格鬧崩,同時還在科西嘉引發了深入學習《保密條例》的大高潮。

自從“箭魚”魚雷誕生之後,蘭芳裝備的Q級潛艇就全部裝備“箭魚”魚雷,並對“箭魚”魚類的資料高度保密,到目前為止,“箭魚”魚雷的資料,在蘭芳軍方內部的保密等級仍舊是“絕密”。

返回蘭芳之後,秦致遠要求隆承轅等人加大對能夠攜帶魚雷的飛機的研究,研究怎麽樣把“箭魚”魚雷和飛機結合到一起。

這個研究計劃被命名為“天鵝計劃”。

取名為“天鵝”,當然是有寓意的,天鵝這種動物技能在天上飛,又能在水裏遊,兼具高貴優雅,因此是魚雷機最好的代名詞。

“天鵝計劃”已經進行了四個多月,現在終於到了出成果的時候。

在收到相關情報之後,秦致遠立即召集秦致勝、黃博涵、福煦等人,一起乘飛機前往北洋群島的鎮遠市,準備觀看實彈演習。

北洋群島位於蘇祿島南部,原本因為距離蘇祿島非常近,曾被視為是蘇祿島的一部分,這裏距離蘇祿島上的船廠較近,是蘭芳海軍的科研基地。

海軍武器研究所進駐這裏之後,就把名字改成了北洋群島,以示不忘曾經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

鎮遠市則是北洋群島上唯一的城市,得名於北洋艦隊曾經的旗艦“鎮遠艦”。

鎮遠市距離蓬萊島不遠,乘坐運輸機不過一個小時,秦致遠一行人已經抵達鎮遠市,下飛機上汽車直接上碼頭,兩個小時之後,秦致遠等人就直接坐在“泰山”號航母的甲板上。

“泰山”號航母是一艘法國人贈送給蘭芳的航母,這其實是一艘貨輪改裝的航母,現在的通用稱呼是飛機母艦。

現在的航母,因為攜帶的飛機不多,實際上作戰能力極其有限,“泰山”號航母現在只能搭載24架戰鬥機、以及12架轟炸機,這還是蘭芳對“泰山”號航母的結構進行優化的前提下,否則的話,可以搭載的飛機更少。

其實飛機也不合適,現在的“泰山”號航母上,搭載的全部都是固定翼飛機,航母還是要搭載可折疊機翼的飛機,才能進一步提高戰鬥力。

目前可折疊翼飛機的設計已經基本完成,就等隆承軒的材料能跟得上……

材料,現在是制約蘭芳科技的最大因素。

“我還是無法想象,飛機能夠使用炸彈炸沉戰列艦?那是不可能的!”直到登上“泰山”號航母,福煦仍在念叨。

自從上次的禦前會議之後,秦致遠並沒有向福煦透露太多,哪怕福煦找上門逼問,秦致遠也堅決不透露。

福煦的那顆心啊,癢的就像是被一百只小貓拿爪子撓,終於給撓成梳子,不得不和蘭芳軍部簽訂保密協議,然後才能來參加這次演習。

“怎麽不可能?就算是戰列艦有十萬噸級的排水量,我造一個十萬噸級的炸彈出來,難道還炸不沉他?”秦致遠順口胡扯。

也不算是胡扯吧,另一個時空中的原子彈,那可都是幾十上百萬噸,而且還是用炸藥來衡量,這麽算起來,十萬噸級的只是個小玩意兒。

“十萬噸級?想瘋了你的心吧!”福煦差點擡腿一腳踹過去。

“好了,仔細看。”秦致遠示意福煦關注甲板。

甲板上,十幾名地勤人員正在把一枚巨大的魚雷往一架飛機的機腹上掛,這架飛機的尺寸也比尋常的戰鬥機大很多,特別是機翼,展開的時候簡直覆蓋了大半個甲板,這也導致整個甲板上只有這一架飛機。

“沒辦法,限於目前的飛機水平,為了讓這個大家夥飛起來,特意造了這麽一架,而且是飛不回來的,要到附近島嶼上的機場降落。”隆承轅在一旁解釋。

隆承轅的表情坦然,眼前的這家魚雷機雖然沒有完全達到秦致遠的要求目標,但也算不錯了,因為隆承轅已經盡到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問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