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開始吧

相對於蘭芳軍隊,日本軍隊的武器的確不占優勢,但日本軍人的單兵素質還是不錯的。

發現蘭芳的偵察部隊之後,日本偵察兵的反應是正確的,他們第一時間下馬展開隊形,準備接下來的戰鬥。

日軍的偵察兵是以小隊為單位,一個偵察兵小隊大概是50人。

50對9,從人數上講日軍的確是占有優勢,但從武器上講就差多了,日軍也就是能保證人手一支步槍,輕機槍一挺也沒有。

而蘭芳的偵察兵僅僅是9個人,卻擁有三挺輕機槍,在火力上占據絕對優勢。

野外遭遇戰畢竟不同於陣地戰,機槍的優勢確實有,但並不像陣地戰的時候表現出來的那麽大。

發現日軍之後,湯姆·沃倫第一時間開槍,準備先聲奪人。

湯姆的射擊確實是起到了先聲奪人的作用,但戰果並不大,日方偵察兵已經躲進樹林,避開了湯姆的射擊。

“撤撤撤……向後撤。”湯姆也不敢冒進,打了兩三個點射,馬上下令撤退。

開玩笑,只有九個人,打什麽打,萬一日本人屁股後面跟著大部隊怎麽辦?不跑等著被包圓嗎?

摩托車畢竟還是有優勢的,後撤五六百米之後,湯姆馬上命令其余兩輛摩托車向其他方向偵查,確定日軍偵察兵的規模。

二十分鐘後,最新的情報表明,日軍的偵察兵確實只有一個小隊,並沒有日軍大部隊跟隨,於是湯姆的心思馬上就活絡起來,看起來打一仗也不是不行。

估計日軍偵察兵的小隊長也是這個想法,因為日本騎兵也沒有撤退的意思。

那就打。

湯姆馬上命令九個人分散開,並且設置機槍陣地,準備迎擊日軍小隊的進攻。

日本人的確有自信,哪怕是知道蘭芳這邊有機槍,日軍也準備主動進攻。

日軍的步兵進攻方法其實和蘭芳步兵的方式差不多,如果正面作戰不利,就會選擇包抄迂回。

在進攻機槍陣地時,迂回包抄顯然是最佳選擇,於是雖然僅僅只有50個人,日軍小隊長還是選擇分兵,派人迂回試圖從側面進攻機槍陣地。

於是戰鬥在側翼最先打響。

日軍小隊長派出迂回的兵力是兩個分隊20人,其余的三個分隊從正面進攻。

只有幾十個人,自然是不會選擇集體沖鋒,日軍的進攻方式是散兵線戰術。

側翼的陳文耀最先發現了日軍的迂回,於是陳文耀的機槍馬上開火。

嗒嗒、嗒嗒塔……

S-1式輕機槍的聲音非常清脆,小點射打得很有節奏,日軍的迂回馬上就被壓制住。

被機槍壓制住的日軍紛紛尋找有利地形,利用步槍和陳文耀的機槍對射。

日軍的單兵作戰能力還是不錯的,在對射這個環節中,日軍占據了不少優勢,湯姆這邊的人手劣勢馬上就被放大。

打了不到十分鐘,湯姆就決定撤退,因為九個人已經兩死兩傷,再打下去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蘭芳的摩托車想跑,日本人根本就追不上,於是這場遭遇戰以湯姆的主動撤退而結束。

一個小時後,湯姆見到了第63團團長何飛舟。

“……日軍偵察兵的裝備不怎麽樣,他們對於子彈的使用很吝嗇……日軍士兵的素質還是不錯的,射擊準確,行動果斷……日軍的武器不怎麽樣,咱們負傷的兩個人都沒有大礙,休息一段時間就能重返戰場……”湯姆向何飛舟匯報從遭遇戰中獲得的情報。

從1907年開始,日軍就開始裝備三八式步槍,也就是著名的“三八大蓋”。日本是個資源缺乏的國家,因此軍隊中的士兵強調射擊的準確性,三八式步槍因此擁有高達2400米的表尺射程。

當然了,在實戰中,這個2400米沒有多大作用,經過嚴格訓練的日軍士兵,往往能在300米內射殺單個目標,700米內射殺集群目標。

這個距離已經相當的逆天了。

日軍使用的子彈是6.5毫米半底緣尖彈,這種子彈在中等距離有著非常穩定的飛行狀態,可以在中等距離精確擊中目標。但同時由於過於強調彈道的平直,這種子彈擊中目標後的侵徹力不足,也就是所謂的“一槍倆眼”。

“陣亡兩人,負傷兩人,你們的戰果怎麽樣?”何飛舟的臉色有點不好看。

偵察兵的遭遇戰,是蘭芳和日本之間爆發的第一場戰鬥,卻以蘭芳軍隊的主動撤退而結束,何飛舟的臉色實在是好看不起來。

“我們最少擊中了10名日軍,具體的戰果因為無法核實並不清楚。”湯姆老老實實的回答。

“好吧,十個戰果,還算不錯,去休息吧,接下來還有一場惡仗要打。”何飛舟有面對困難的準備。

“命令部隊展開,準備和小鬼子作戰,埃爾文,你覺得咱們是要主動進攻還是先防守,等著日本人進攻。”何飛舟轉向自己的參謀長隆美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