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後天

18號早晨,天剛蒙蒙亮,基隆港燈塔上的值班人員發現一支艦隊逼近基隆港。

此時金蘭灣戰役和勞特島戰役的結果已經傳回日本,日本政府雖然封鎖了戰敗的消息,但燈塔上的工作人員肯定知道準確情報,於是燈塔第一時間敲響了警鐘。

那支艦隊上空飄揚的三色旗明白無誤的表明了身份,這是蘭芳的艦隊。

有那麽一瞬間,燈塔上的工作人員感到難以置信。

不是說蘭芳沒有大型軍艦嗎?那為什麽那支艦隊裏的很多軍艦看上去格外巍峨……

原諒這個沒見識的鄉下人吧,除了蘭芳人之外,東亞其他國家的人們幾乎沒有見過飛機,更不知道有“飛機母艦”這回事。

當基隆港燈塔的警鐘響徹整個基隆港的時候,謝潤東正在下達作戰命令。

“命令,各艦立即放出轟炸機,對日軍所有有價值的目標實施無差別轟炸,務必最大程度消滅日軍岸防部隊的抵抗能力……”

在此之前,蘭芳特工已經獲得了很多關於基隆港的日軍防禦資料,這些資料各艦指揮官已經了然於心,針對這些防禦設施的作戰計劃也已經制定了很多份,謝潤東只需要決定什麽時候發起進攻,並不需要事無巨細的安排。

其實有價值的目標並不多,在基隆港,有一支海警大隊,一支內衛部隊,這兩只部隊的性質和警察差不多,不需要傾注太多的注意力。需要注意的是軍營,這裏駐紮了兩個聯隊,用來負責基隆地區的防衛工作,此外就是炮台,但或許是因為日本人對自家艦隊的實力比較有信心的緣故,基隆港的岸防炮台並不多,最起碼和金蘭灣以及寧北港的炮台密度沒法比。

至於防空炮台,好吧,別說基隆港,整個日本控制區都沒有這玩意,所以對於蘭芳空軍來說,整個日本的領空全部都是開放的。

這真是個空軍的黃金時代。

“各艦上搭乘的海軍陸戰隊首先登陸,開辟登陸場,建立防禦陣地,掩護裝甲部隊登陸是你們的任務,其他的不要管,完成任務之後馬上撤回,咱們還要執行下一個作戰計劃。”謝潤東不想給日本人喘息的機會。

謝潤東此行所帶的艦隊,幾乎包含了蘭芳所有的海軍和空軍的主力部隊,就是為了掃平日本人剩余的海軍軍艦,徹底打掉日本所有的反抗能力。

基隆港確實很大,但在日本來說,海軍真正的母港是橫須賀,基隆根本排不上號,所以橫須賀才是謝潤東的最終目標。

隨著謝潤東的命令,一隊隊轟炸機開始起飛,他們在飛機母艦上空完成編組,然後向著預定目標飛去。

對於基隆港守軍來說,這注定是無比屈辱但又無可奈何的一天,如果蘭芳軍隊現在就登陸,基隆港的守軍哪怕是打不過,也能用自己的生命證明自己的勇氣,但蘭芳的陸軍尚未出動,轟炸機就已經飛到頭頂,這簡直令基隆守軍無比抓狂,真是恨天無柄,恨地無環。

其實海軍轟炸機和陸軍轟炸機有很大不同,海軍轟炸機不管是航程和載彈量比起陸軍轟炸機都要小一些,蘭芳的陸軍轟炸機目前航程為1800公裏,載彈量為一噸,海軍轟炸機的航程僅有800公裏,載彈量為700公斤,這已經是隆承轅盡最大能力改進的結果。

不過從性能來講,蘭芳的轟炸機性能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這一點毫無疑問,尤其是“航模愛好者”秦致遠開始著手對蘭芳的飛機氣動外形進行優化之後,蘭芳的飛機性能和一戰時期相比已經更上一層樓。

更加陰損的是,這一趟謝潤東出來,攜帶的炸彈多是燃燒彈,而沒有多少高爆彈、穿甲彈,這在對付日本那種小木屋的時候威力更大,效果更佳。

嗯嗯,其實蘭芳的房子也多是木質,因此蘭芳的工程師已經做過很多次試驗,在同等條件下,燃燒彈對於木屋的破壞效果,相當於是高爆彈的三倍。

這麽算起來,好像載彈量小一點也沒事,炸彈技術可以彌補這一切。

於是,各種處心積慮之下,戰在地面上對蘭芳的軍機除了破口大罵別無他策的基隆守備部隊就悲催了。

當第一批炸彈扔下去的時候,目標內的軍事人員紛紛尋找掩體躲避。

不得不說,日本人在訓練這方面做的還是不錯的,港口守備部隊因為隸屬海軍的緣故,也不像陸軍的經費那麽窘迫,有資本在修建各種掩體,因此很快,剛才還在破口大罵的日軍士兵紛紛躲進掩體,繼續破口大罵。

除了破口大罵,他們還能做點什麽呢?

什麽都做不了。

其實此時轟炸機的轟炸精度很成問題,50公斤一枚的航彈,每架飛機一次可以攜帶14枚,在500米左右的高度上往下扔,能有一半扔在原定目標上就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