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人選

早在蘭芳殲滅日軍北上艦隊和南下艦隊之後,日本就通過美國駐蘭芳大使格林頓·奧古斯丁向蘭芳外長陸徵祥表達了想要談和和意願。

日本之所以有底氣對蘭芳宣戰,憑借的就是他們的“八八艦隊”,日本人的“八八艦隊”在東亞的海面上毫無疑問是無敵的存在,就連英、美、法這些當世強國,在東亞這片土地上,也要承認日本海軍的地位。

新生的蘭芳海軍不用說,他們根本就沒有和日本海軍相提並論的資格。

只可惜,蘭芳另辟蹊徑,既然海面上打不過,那就不跟你從海面上打,而是把戰場開辟到空中,最終把日本的龐大艦隊全部送入海底。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蘭芳和日本之間的“海戰”會是這個結果,根本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

沒了軍艦,日本人也就沒了最大的依仗,再加上庫頁島的節節敗退,三個師團還頂不住蘭芳的兩個普通師,這讓日本人徹底看清了在陸軍方面和蘭芳的差距,殘酷的現實終於讓日本天皇和內閣開始正視現實,通過美國人準備求和。

既然是求和,那麽就要有個姿態,日本人的姿態很低,表示願意以目前蘭芳和日本的實際控制區為基礎展開和談。

這就是癡心妄想了,蘭芳目前只占領了整個庫頁島,其他地區還沒來及去占,就連千島群島都還沒有收入囊中,日本想以現有占領區為基礎進行談判想都不要想。

其實秦致遠的要求不高,等到蘭芳登陸瀛洲和琉球群島,然後把日本人的勢力從民國關外趕走,那就算是完成了預定作戰任務。

在秦致遠最初的規劃中,甚至連高麗的事情秦致遠都懶得管。

看看高麗人21世紀的嘴臉,秦致遠不想搭理他們,讓他們自生自滅好了。

戰爭打到現在,蘭芳的軍隊進展的要比計劃中要順利的多,秦致遠也開始修改作戰目標,把高麗和北海道也納入戰略目標中。

在秦致遠的計劃中,日本要被控制在本土的四個島嶼內,而且北海道還要處於蘭芳的監管之中,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削弱日本人。

於是當美國駐蘭芳大使格林頓·奧古斯丁找到陸徵祥的時候,陸徵祥就向日本人開出了蘭芳的停戰條件:日本割讓瀛洲、庫頁島上日方所屬領土,澎湖列島、琉球群島、千島群島給蘭芳,同時賠償蘭芳軍費兩億元……

說實話,這個條件,讓格林頓·奧古斯丁都感覺有點過分,就更不用提還沒有徹底絕望的日本人。

於是戰爭繼續。

就在前兩天,當庫頁島上的三個日本師團已經被蘭芳北疆軍區殲滅,當謝潤東率領北征艦隊開始對瀛洲展開進攻,當劉子正率領海參崴聯軍進入民國關外之後,日本人再次通過格林頓·奧古斯丁發出談和請求。

蘭芳確實是愛好和平的,如果日本人想停戰,蘭芳肯定會同意。

當然了,因為這次戰爭給蘭芳造成了巨大損失,嚴重影響了蘭芳正在進行的國內建設,蘭芳肯定要開出停戰條件,只有滿足了蘭芳的要求,停戰才有可能實現。

這一次,陸徵祥開出的條件在第一次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高麗,同時賠款的數額增加到5億元。

好吧,這一次,格林頓·奧古斯丁同樣感覺過分。

過分嗎?

不一定。

如果日本答應了蘭芳的條件,那麽等於是日本人從明治維新以來獲得的所有成果全部付諸東流,日本人通過歷次戰爭獲得的所有戰利品會全部被迫交出。

仔細看那些條件,瀛洲和澎湖列島是日本通過甲午清日戰爭獲得的,千島群島和庫頁島上的領土是通過日俄戰爭獲得的,高麗和琉球群島則是日本主動吞並的,蘭芳對日本提出了很多領土要求,但那些領土,沒有一寸是屬於日本自己的。

同時關於五億元的賠償,這個數字看似非常多,但如果考慮到日本人在日清戰爭之後從當時的清帝國勒索了相當於本國三年半收入的兩億兩白銀,這個數字也說不上大。

再說了,有剛剛過去的世界大戰作為參考,有德國人的那2260億馬克的珠玉在前,好像五億元也不算太多。

當然了,這只是秦致遠這樣認為,格林頓·奧古斯丁和日本人可不是這麽認為。

但同時,格林頓·奧古斯丁也知道,如果戰爭持續下去,那麽隨著蘭芳的軍事進展,蘭芳會繼續提高自己的條件,如果現在日本人不同意,蘭芳下一次提出條件,說不定會加上北海道。

人的欲望是沒有止境的,在蘭芳和日本人開戰之前,秦致遠只想要一個和平的發展環境,當開戰之後,秦致遠想要的是擊敗日本人,但當“寧北港戰役”和“金蘭灣戰役”之後,秦致遠就開始想要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