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口頭約定

有關張大帥的傳奇,可以寫一部傳記小說。

張雨亭自幼家境貧寒,起於草莽之中,這樣的人最善於借勢而起。

張雨亭早年加入清軍,參加過甲午清日戰爭。

清國戰敗後,張雨亭返回關東,在1900年義和團運動時期組織了一個保險隊,負責當地的治安,於是聲名鵲起。

日俄戰爭時期,張雨亭先是為人多勢眾的俄羅斯人效力,後來又為後來居上的日本人效力,左右逢源混的如魚得水,等到戰後,張雨亭手下的保險隊被招安,張雨亭從此開始了宦海生涯。

雖然出身貧寒,但豐富的經驗使得張雨亭在官場中依舊平步青雲,到蘭芳向日本宣戰之前,張雨亭已經官至“東三省巡閱使”,成為了真正的“東北王”。

劉子正率領的“海參崴聯軍”進入關東後,張雨亭並沒有向前幾次那樣提前站隊投靠看上去實力較強的那一方,而是隔岸觀火,想坐收漁翁之利。

事實證明張雨亭確實有眼光,當“海參崴聯軍”將旅順團團圍困之後,張雨亭終於出面,派麾下奉軍幫“海參崴聯軍”轉運物資,同時親自趕到遼東半島面見劉子正,準備選邊站隊。

對於張雨亭這樣的軍閥,蘭芳早有決議,要從民國國內的軍閥中尋找和蘭芳親厚的軍閥加以扶植,以方便蘭芳從民國移民,以及為將來的蘭芳產品進入民國做準備。

黃富貴一直在負責這方面的工作,目前的民國國內,和蘭芳走得最近的軍閥是段芝泉和秦雲鵬,再有一個張雨亭也不錯。

張雨亭可是民國的“東北王”,其領土絕大部分都和蘭芳的北疆區接壤,和張雨亭搞好關系很重要,不管是未來還是現在,都有重要意義。

所以對於張雨亭,劉子正持歡迎態度,因此當張雨亭到達青泥窪的時候,劉子正對張雨亭非常熱情。

青泥窪,很多國人對這個名字非常陌生,但如果說到這裏的另一個名字“大連”,那就成了人盡皆知。

在1919年,大連還不是21世紀的大連,只有“青泥窪”這麽個土掉渣的名字,旅順也不是大連市的一個區,而是遼東半島最大的城市。

“青泥窪這裏真是得天獨厚,水文條件優越,地理條件更是沒的說,等拿下旅順,就能把旅順和青泥窪連成一片,到時候這一片可就是風水寶地。”當著張雨亭的面,劉子正絲毫不掩飾對於旅順和青泥窪的野心。

劉子正呆的地方叫炮台山,這裏原本有兩座炮台,但都被日本人拆除。

青泥窪其實也是有炮台的,但當“海參崴聯軍”步步緊逼的時候,關東軍司令立花小一郎為了集中兵力防守旅順,特意把青泥窪的炮台全部拆毀,以免被“海參崴聯軍利用”。

這個炮台山上雖然沒有火炮,但視野條件極佳,依山傍水,正像劉子正說的那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風水寶地。

“確實是好地方,只可惜以前卻被小鬼子占著,咱們華人甚至不能自由進入自己的國土,政府想收回也是有心無力,實在是令人痛心。如果劉將軍看上這裏,等吧日本人趕走之後,咱們可以坐下談一談,無論怎麽樣,只要是咱們華人管理這裏就行,這裏終究是華人的土地。”張雨亭順著劉子正的意思說,卻也沒有大包大攬。

這個時代的督軍們,如果說他們都是為了一己之私,置天下黎民於不顧,那就太有失偏頗。督軍們並不是不想要個好名聲,特別是張雨亭這樣的,或許他確實是在關東一手遮天,不大聽從北洋政府的命令,但並不能據此就說張雨亭不愛國。

否則的話,在另一個時空日本人也不會將張雨亭視作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

就算是目前蘭芳看似得勢,就算是蘭芳的主體人口也是華人,張雨亭也沒有多少妥協的意思,這個“可以談一談”是可以作出很多文章的。

“呵呵,張將軍放心,我們蘭芳趕走日本人之後,自然會把旅順交給民國,並不會據為己有。”劉子正承諾的很幹脆。

劉子正沒說謊,蘭芳軍部確實就是這麽打算的。

目前的蘭芳,南有金蘭灣,北有寧北港和海參崴,中間有基隆港和高雄港策應南北,防禦上已經不用擔心,再加上一個旅順沒多大意義。

“真,真的?”張雨亭頓時從椅子上站起來。

“騙你作甚?”劉子正不理解“弱國無外交”的悲哀。

“真是……真是,真是太感謝了,還是自家人好……”張雨亭非常激動,找了半天,才找到一個“自家人”來形容蘭芳和民國的關系。

“都是些小事,沒必要為了這些瑣事,影響了咱們兩國之間的關系。”劉子正想得開。

“嗨……對於劉將軍來說自然是小事,可對於張某來說,縱然是想拿回這些土地也是有心無力,慚愧啊,慚愧。”張雨亭的表情不像是作偽,說話間已經紅了眼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