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好大喜功

隨著《香檳沙隆》的熱映,華人在美國人心中的形象正在逐漸改變,甚至美國駐菲律賓總督道格拉斯·麥克阿瑟還轉達了威爾遜總統向秦致遠發出的訪問美國的邀請。

很明顯,伍德羅·威爾遜對於秦致遠會不會接受邀請並沒有十足的把握,否則的話,伍德羅·威爾遜完全可以通過電話直截了當的提出邀請。

邀請訪問這種事,通過旁人來轉達總是顯得有些誠意不足。

不過那不是秦致遠拒絕邀請的理由,秦致遠的拒絕理由還是《排華法案》,就在麥克阿瑟向秦致遠提出邀請的時候,秦致遠直截了當的拒絕,沒有留絲毫余地。

“我雖然是蘭芳的國王,但我畢竟是華人出身,如果美國不廢除《排華法案》,說實話,我這輩子估計都不大可能踏上美國的土地。”

這段話是如此決絕,偏偏理由是如此充分,讓麥克阿瑟無言以對,麥克阿瑟只能無奈作罷。

不作罷又能怎麽樣呢?

麥克阿瑟在菲律賓是太上皇沒錯,但在蘭芳,麥克阿瑟什麽都不是,如果把時間退回到《香檳沙隆》這部電影拍攝的時間,麥克阿瑟甚至是秦致遠的手下,他和美軍第84旅是要受秦致遠節制的。

有這樣的背景在,麥克阿瑟想在秦致遠面前挺直腰並不容易。

說實話,就算是沒有《排華法案》,秦致遠現在去訪問美國,估計也不會有多少成果。

還記得秦致遠登基的時候,伍德羅·威爾遜並沒有來蘭芳祝賀,國務卿羅伯特·蘭心代替伍德羅·威爾遜來的蘭芳,當時是源於一次戶外演講時的突然暈倒。

伍德羅·約翰遜身體恢復之後,曾經短暫執政,但在兩個月前,伍德羅·威爾遜又一次遭遇到嚴重的中風,伍德羅·威爾遜的左半邊身子完全癱瘓,左眼也失明。

秦致遠向麥克阿瑟表示了對伍德羅·威爾遜的關心和祝福,也僅此而已,秦致遠並不打算因為伍德羅·威爾遜看上去比較慘,就會在某些事上遷就伍德羅·威爾遜。

國家關系,沒有人情可言。

《香檳沙隆》只是一個開始,緊跟著,蘭芳皇家影業還會還會推出一系列影片,對外籍軍團進行全方位宣傳,這個計劃非常龐大,秦致遠要用電影這種形式,為蘭芳塑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正面形象,在這個充滿陰謀詭計,強權主義橫行,霸權思維至上的世界樹立“公平正義”的概念。

如果有一天,蘭芳能和“公平正義”劃上等號,那麽蘭芳就等於是掌握了話語權。

在另一個時空中,這項工作其實是美國人完成的,所以美國人推崇的思想就成了“普世價值觀”。

在這個時空中,秦致遠想搶先一步完成這件事。

其實想要樹立一個國家形象,真的不是那麽困難,“謊言重復一千次就會變成真理”,不管蘭芳實際上有多麽霸道,實際上是多麽的具有侵略性,只要蘭芳的宣傳機構把“公平正義”掛在嘴邊上,那麽時間一長,不管其他國家的人怎麽想,蘭芳人對蘭芳會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和自豪感。

對於其他國家人們的反應,說實話,秦致遠並不太在意,秦致遠只想為蘭芳的國民負責,對於其他國家的人們,秦致遠沒有義務,只有蘭芳國民才是秦致遠最重視的群體。

《香檳沙隆》開始上映之後,目前正在制作的是《蘭斯》和《費爾昂塔德努瓦》。

和《香檳沙隆》的悲情不同,《蘭斯》和《費爾昂塔德努瓦》整體更加側重於勝利和榮耀。

在《蘭斯》這部電影中,會有德軍士兵面對英美聯軍誓死抵抗,而面對外籍軍團舉手投降的鏡頭,甚至是前一刻還在激烈戰鬥,但等主攻單位換成外籍軍團,前一刻還意志堅定的德國守軍馬上崩潰投降的鏡頭。

和《香檳沙隆》中的那些悲壯、視死如歸的鏡頭相比,這些鏡頭無疑更具有戲劇性,更能襯托外籍軍團的強大。

而在《費爾昂塔德努瓦》中,威廉三世——當時還是威廉皇儲將成為整部電影裏最大的彩蛋,在戰場上俘獲敵方的皇儲,這是整個世界大戰期間,最值得大書特書的壯舉。

而這個壯舉,是由外籍軍團完成的。

為了讓影片更具有看點,在《費爾昂塔德努瓦》這部影片中,片頭接受采訪的兩個人分別是秦致遠本人和威廉三世本人。

一部電影,兩位國王親自上陣搖旗呐喊,演員陣容之強大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其實有了《香檳沙隆》的制作經驗,蘭芳皇家影業的制作團隊已經相當成熟,因此《蘭斯》和《費爾昂塔德努瓦》這兩部電影的進度相對於《香檳沙隆》有顯著提高,預估將會在年後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