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奴才

既然有災難發生,輕功什麽的還是先放一放,救災才是頭等大事。

收到報告的第一時間,秦致遠就召開禦前會議,和一眾高官商議救災事宜。

與會的除了首相陸徵祥,國防部長秦致勝,還有民政部長瑪麗·陳,以及前首相黃博涵。

民政部長瑪麗·陳還是先匯報情況:“昨天下午海嘯發生後,當時災區通信中斷,根本無法了解情況,瀛洲軍區司令張將軍派偵察機去災區上方轉了一圈,並沒有多大發現,現在關鍵問題不在災區,而是在港都、北市這些不是災區的區域,這兩個市的駐軍現在都有電報過來,表示城內有人乘機做亂,哄搶物資,雖然駐當地軍隊都已經出動以維持秩序,但如果沒有更多力量介入,情況並不樂觀。”

瑪麗·陳,就是陳康健的那個法國老婆。

瑪麗既然嫁給了陳康健,名字裏就很自然的加上了陳康健的姓氏,同時由於瑪麗的資歷,蘭芳成立之後,跟著陳康健從科西嘉來到蘭芳的瑪麗很自然的就成為了民政部長。

早在科西嘉時期,其實瑪麗就在雷霆市負責民政事務,算起來,已經有了兩三年的從政經驗,這個經驗當然稱不上豐富,不過在蘭芳,這已經是鳳毛麟角了。

“哼哼,我就知道那幫子‘皇民’不肯消停,昨天下午地震剛發生,我就已經命令駐紮在鄭和島的外籍軍團第四師開往瀛洲,等會我就給武元廷發電報,把任務從救災換成平叛。”秦致勝殺氣騰騰。

關於瀛洲的皇民,這個問題也算是由來已久。

自從甲午清日戰爭後,日本占據了瀛洲,然後在瀛洲推行“奴化教育”,這麽二十多年下來,可以說日本人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目前的瀛洲人,老一輩心裏或許還對華人社會心存孺慕之情,但新一代瀛洲人對待華人社會已經沒有多少認同感。

日軍戰敗之後,那些忠於天皇的死忠分子要麽是返回日本,要麽是選擇了更極端的玉碎,所以才搞的偌大的瀛洲只剩下百來萬人,實在是令人唏噓。

最令人唏噓的是,日本戰敗之後,日本人中的精英人士尚且爭先恐後想要加入蘭芳國籍,而很多生活在瀛洲的純正華人居然在戶口登記的時候堅持自己是日本國籍,這實在令人無語。

嗯嗯,那些堅持自己是日本國籍的瀛洲人目前都集中在琉球群島,他們將被分批送回日本,既然那麽想當日本人,就去日本四島好好感受一下得了。

其實不管在什麽社會,總是會有很多心懷叵測的家夥,他們就等著社會動蕩,然後試圖從中渾水摸魚,目前在港都和北市作亂的那些人就是這樣的。

“告訴張添壽,別手軟,該抓抓,該殺殺,絕對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借機生事的,特別是那些鬧事的時候窮兇極惡,事發過後痛哭流涕的那些人,必須從嚴從重處理。”秦致遠也是殺氣騰騰。

想想21世紀的種種鬧劇,秦致遠就按捺不住自己的殺意,不管有多少巖裏政男,秦致遠都會把他們全部殺光。

“陛下,切不能任意擴大化啊……”陸徵祥表示一定程度的擔憂。

“首相你太善良,對付那些人,就是要亂世用重典,我最討厭那些事前作妖、事後慫包的家夥,如果看他們有悔改之意就放過他們,那只會讓他們以後更加放肆,必須重拳打擊,才能讓他們發自內心的恐懼。”就連瑪麗都不贊成陸徵祥的懷柔。

好吧,瑪麗作為一名歸化女性,其實是陸徵祥聯盟黨中的一員,不過從發言的內容上看,瑪麗和陸徵祥這個黨魁並不是絕對的統一陣線。

“我們是法治社會,既然是有法可依,那麽救就必須依法治國,不能以咱們個人的好惡來處理政事,如果法律可以不遵守,那麽要法律何用?”陸徵祥不為所動。

“首相先生說得對,確實是應該按照法律規範行事,不能任意而為。”黃博涵在這個問題上和陸徵祥保持一致。

黃博涵和陸徵祥雖然是政敵,但這兩個人都是文官,他們並沒有以力破局的能力,所以更需要在規則規定的框架內行事,這樣才能保證他們參與遊戲的可行性。

“這樣吧,你們政府部門馬上組織一下,該救援的要盡快救援,對於那些救援力量一時間無法到達的地區,要提倡當地人盡力自救,軍方同時也要派出部隊維持秩序,並且同時也要參與救災。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對於災區要先實行軍管,如果有趁機作亂作奸犯科的,毋需上報。”秦致遠下結論。

當前最重要的是救災,而不是在這裏辯論,辯論這事以後可以慢慢來,但災情不等人,不能本末倒置。

於是各部門馬上行動起來,救災工作有條不紊的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