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爭分奪秒

進入二十世紀以來,科技發展的速度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

特別是二十世紀的前面幾十年,發展的速度尤其的快,不說後無來者,起碼也是前無古人。

在這短短的幾十年間,飛機從螺旋槳過渡到噴氣式,通訊方式從有線電報過渡到無繩電話,坦克終於在世界大戰中出現,從此成為戰爭之王主宰戰爭進程,火箭也開始出現,繼而會發展成導彈,核能的開發和利用更是成功改變人類發展歷程。

其實在飛機、坦克、導彈、甚至是核彈剛剛出現時,蘭芳比起西方列強並不算落後,甚至在很多概念領域,因為秦致遠的存在,蘭芳在指導思想這方面要先進得多。

研究起來且不說因為這個事半功倍,起碼少走一些彎路是肯定的,而科研競賽哪怕是早一分鐘提出就能確定歸屬,那才是更加紅果果的成王敗寇。

蘭芳的科研能力還是很強大的,在接收了德國的數個研究所之後,蘭芳的科研實力實際上是要超過英法,直追美國的,正因為有德國人的襄助,秦致遠才能同時上馬多個項目。

當然了,限於客觀條件,這些個項目有些確實是已經立項,投入資金進行研究,有些就只是純粹的理論性研究,那是為了將來的發展先打下基礎。

持續的投入肯定會有良好的收獲,而這些一點一滴的進步匯聚到一支特工小隊上,帶來的工作效率的提高就不是一句兩句話能形容的。

“差不多也就是50米的樣子,拋勾器能扔得過去嗎?”黃仲英看著面前山谷底部河流裏的鱷魚有點乍舌。

黃仲英他們其實是在澳大利亞北部的北領地地區,黃仲英他們的位置就在著名的巴克利高原,雖然說是高原,但平均海拔只有300米,真的算不上有多高。

巴克利高原和一般意義上的高原不一樣,這裏的高僅僅是相對而言,其實並不是戈壁沙漠地形,而是標準的熱帶雨林氣候,潮濕、植被茂盛、生物繁多是巴克利高原的特點,鱷魚什麽的只是看得見的危險,雨林地區的河流裏有更多看不見的威脅。

因此只要有可能,黃仲英他們總是盡量避免下水,避免發生任何意外。

拋勾器,這是現在蘭芳特工小隊普遍裝備的工具之一,設計小巧簡單,但使用時方便靈活,是負有特殊任務的特工人員最好的幫手。

“沒問題,咱們的設計距離能到70,這個距離小意思。”林榮光放下背包,從背包裏拿出一個半米長左右的圓筒,就像是使用擲彈筒一樣,一頭杵著地,另一頭對準對岸的一棵大樹,輕輕扣動了扳機。

嘭!

就像是迫擊炮在發射一樣,聲音並不算太大,然後一個五角鐵鉤帶著繩索從圓筒裏急射而出,正好掛在對岸的大樹上。

林榮光沒有忙著收緊繩子,緊緊松松的搗鼓了十幾分鐘,這才放下心來:“好了,依次通過,每次通過的重量不超過100公斤,快快快。”

早已經準備好的士兵們不猶豫,一條毛巾纏著一個簡簡單單的小滑輪,往繩子上就這麽一搭,然後整個人就騰空而去,向著對岸滑去。

就這麽一個簡簡單單的滑輪,節省的時間能用天計算。

其實八十公裏的距離真的不遠,如果戰士們急行軍,半天功夫就到,但在密林內搜索顯然不是那麽容易,已經整整兩天,戰士沒還是沒有找到濕濕的飛機和飛行員。

“你妹,特麽的你們就得瑟吧,這要是老子們的飛機能飛過來,多才有你們這幫王八蛋囂張的余地?”林榮光躲在樹底下,看著正在頭頂天空中轉圈的澳大利亞飛機痛罵不止。

這裏是澳大利亞領土,澳大利亞的陸軍雖然反應的速度沒有這麽快,但澳大利亞還是及時派出了空軍,對這一區域進行搜查,確定事實飛機的方位。

“走走走,哥幾個別停,咱們快著點,特麽這架飛機就在咱們頭上轉圈圈,那就說明咱們距離失事飛機已經不遠,肯定就在這附近,快點,快點,咱們必須搶在澳大利亞人前面找到他。”黃仲英著急,督促戰士們馬上行動。

“頭,不行啊,咱們要通過前面那段草原,必須暴露在飛機的視野下,咱們會被發現的!”林榮光一把拽住想要沖出樹林的黃仲英。

“特麽發現就發現,他們還敢下來不成?敢下來老子就敢把他們收拾了去喂鱷魚,不管他們,咱們先完成任務最重要。”黃仲英顧不上暴露,想要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務。

這也的確是事實,目前全世界範圍內的空軍,其實只有蘭芳正在秘密訓練空降兵,蘭芳的特工們更是具備乘坐飛機低空突防,然後完成任務後乘坐飛機撤離的能力,這一點在全世界範圍內只有蘭芳士兵有這個能力,其他國家根本就不具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