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唐家鼎不甘心的時候,徐世昌心裏同樣是不甘心。

“醇親王就是這麽說的?”徐世昌逼問自己的秘書,表情有點兇狠。

“是,醇親王的意思是絕無可能,紫禁城是愛新覺羅的祖先留給愛新覺羅一族的私產,醇親王絕對不會讓溥儀搬出紫禁城。”秘書表情苦澀,但回答的非常肯定。

經過秦致遠開導,徐世昌確實是下定了決心,要把溥儀從紫禁城中趕出去。

趕出去是要趕出去,使用什麽方法還有待商榷,在徐世昌想來,如果溥儀願意主動搬出去那是最好,不管是愛新覺羅一族還是北洋政府面子上都過得去,所以徐世昌派人去找醇親王先探探口風。

“我就說吧,好話說盡根本就沒用,對付這種遺老遺少,就是要果斷強硬,不給他們任何扯皮的機會。”總理秦雲鵬還是習慣軍人作風。

“愛新覺羅一族畢竟還是皇室,咱們以前和他們簽下的《清室優待條件》,雖然規定了宣統帝可以暫居宮禁,日後再移居頤和園,卻沒有規定具體時間,這就給醇親王他們留下了足夠的借口,如果不找個合適的理由,怕是說不過去,畢竟《清室優待條件》裏還有有關‘清帝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待以各外國君主之禮’的規定,如果是強行驅逐,那恐怕咱們面子上也過不去。”徐世昌私交好友,總統府特別顧問沈希夷的顧慮多。

“唉,袁大總統英明一世,在對待清室這個問題上確實是錯了。”秦雲鵬對袁世凱有怨念。

袁世凱這人吧,的確是精明了一輩子,但臨到老還是不免晚節不保,這也算是個毀譽參半的人物。

“當時的情況特殊,倒也不完全怪袁大總統。”沈希夷能理解袁世凱的苦衷。

說起這個《清室優待條件》,在誕生之時具有一定的歷史背景,所以現在雖然看上去有點不合時宜,但說實話只要是明事理的人,對這個《條件》並沒有太多怨念。

畢竟在當時那個環境下,也只有袁世凱才能讓清政府接受這個《條件》,換成別人也不可能做得更好。

當然了,這裏面更多的是“人艱不拆”的問題,官官相護嘛,這算是華人世界的傳統。

“現在爭論這個已經沒有意義,關鍵問題是怎麽讓溥儀從紫禁城裏搬出來。”徐世昌已經開始直呼其名,看來對於溥儀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

“這個,如果不使用強硬手段,難難難!”秦雲鵬用了三個“難”,來形容這件事的難度。

“倒也不是不行。”沈希夷發動思維,履行身為顧問的職責。

“哦,先生有何妙計,快快教我!”徐世昌頓時大喜。

秦雲鵬雖然沒說話,眼中的期盼已經表明了態度,如果真的能不用大動幹戈就把溥儀請出宮這當然是好事,秦雲鵬也不願意為了這事鬧得沸沸揚揚,那樣北洋政府面子上也沒有多少光彩。

“不是說紫禁城裏的宮殿大多都已經年久失修嗎,既然是已經年久失修,那就需要修繕,總不能眼睜睜看著紫禁城成為一堆廢墟,如果醇親王不想讓溥儀搬出紫禁城,那好,就讓醇親王出資修繕紫禁城裏的那些年久失修的宮殿,如果醇親王要是不想出這個錢,那就咱們出。”沈希夷搖頭晃腦,如果手中有把羽扇,那會更有氣氛。

修房子嗎,肯定要大興土木,那麽紫禁城就會變成一個大工地,到時候溥儀如果再住在紫禁城裏,那恐怕就不太合適。

目前的紫禁城裏,雖然已經不允許雇傭閹人,但畢竟還是有不少太監在宮裏生活,想要修房子靠那幫太監肯定不行,必須是專業的工匠才有那個手藝。

嗯嗯,這年頭的修繕,並不是簡單翻新就行,那都是要雕梁畫柱的,而且畫得不好看了還不行,必須是巧手工匠才可以。

這樣一來,就不免有很多工匠會進入紫禁城,工匠可是下九流,這些粗人如果要沖撞了宣統帝那可就大大不好,所以還是暫時搬出去比較合適。

只要溥儀能從紫禁城裏搬出去,那還能不能搬回來就要兩說了,說不得這一修繕,連續修繕個幾十年都不稀罕。

“好,此計大妙,如果那溥儀真的從紫禁城搬出去,先生當居首功。”徐世昌不吝表揚。

“呵呵,當不得首功,分內之事而已。”沈希夷謙虛,眼裏的得意掩飾的很好。

謀士嘛,就是端這碗飯的,沒事躲後面出個主意,幫東主解決個問題什麽的,這就是謀士存在的價值。

“那就明天,明天找個得力幹將去處理這事,不管溥儀怎麽說,必須把溥儀趕出紫禁城。”只要有個借口,哪怕不是那麽完美,徐世昌也一分鐘都不想忍。

“好辦,讓馮煥章去,他可是早就看那幫滿人不順眼了,為了那幫無所事事滿京城亂晃的遺老遺少,馮煥章沒少找我告狀。”秦雲鵬還真能找出人來,而且還是位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