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自豪

其實所有的計劃都是趕不上變化的。

就在楊德山已經安排好攻擊行動,攻擊即將展開的時候,一支英軍小隊發現了他們。

這也很正常。

英國人既然在蓋爾揚派駐了軍隊,那麽軍隊為了維持防禦肯定會設置巡邏人手,這支英軍小隊就是英國人的巡邏隊伍。

發現兄弟聯盟人馬的第一時間,英軍小隊根本就沒有當回事,因為當時英軍小隊發現的僅僅是一些婦孺,而且人數也不多,這點人肯定不會引起英軍小隊的重視。

蓋爾揚附近的地形就是標準的沙漠地形,一道道沙丘連綿不絕,形成天然屏障隔絕了人們的視線,英軍小隊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是一支數千人的龐大隊伍,還以為只是一個流浪到此的沙漠部落。

沙漠部落,這是一個北非地區的特產,在整個撒哈拉大沙漠中,有無數個流浪部落存在其中,他們居無定所到處流浪,沒有信仰,沒有國籍,沒有實力,就和歐洲的吉普賽人一樣。

而一般情況下,這樣的部落都是很有油水的,因為一貫的封閉,這些遊牧部落很少和人打交道,而同樣是因為流浪,他們總是會有不少好東西,比如還以原始狀態存在的金塊,那有可能是在沙漠裏撿到的,又比如某些沾有血跡的飾品,那可能是他們襲擊其他流浪部落的戰利品。

而這些東西,只用很少的工業化產品就能交換過來,比如一個小鏡子就可以交換到一個金戒指,一匹布料就能交換到一塊狗頭金,而如果是一支膛線快要磨平了的步槍,可以交換到一大群駱駝或者是女人。

沒錯,駱駝就是沙漠流浪民族最寶貴的財富,有經驗的人可以根據駱駝的多少推算出部落的實力。

在發現那些婦孺的時候,英軍小隊還以為是天上掉下的餡餅,欣喜若狂的催馬過來,準備先撈一把再說。真的是催馬,北非的英國人或許撈不到太多油水,但深厚的底蘊讓他們不缺乏財富,這支英軍小隊人人裝備的都是高大雄壯的阿拉伯馬,從這一點就能看出英國人在北非的富庶。

遊牧民族的武器裝備還是比較簡陋的,彎刀弓箭才是他們的主要裝備,英軍小隊雖然人數少,但他們裝備的步槍就是他們最大的保障,因此這些英軍並沒有感覺自己人數不足,對財富的貪婪已經讓他們失去了理智。

鳥為食亡,人為財死嘛。

等到距離那些婦孺不到百米的時候,這支英軍小隊才發現了不對勁。

其實是因為這支英軍小隊已經登上了一個山丘的頂峰,站在這個位置上還是有較遠的視野,自然能看到那些婦孺並不是簡單的百十號人,而是背後還有著數千人作為後盾,而這時英軍小隊也明白,他們面對的不是一貫概念上的流浪部落,而是一支有著強大實力的軍隊。

這時候想跑已經晚了,兩支騎著駱駝的騎兵已經包抄過來,哪怕是阿拉伯馬的速度遠勝那些駱駝,這些英軍士兵也不敢跑。

開玩笑,那些騎兵手上都端著步槍的,阿拉伯馬跑得再快,也總是快不過子彈,英國人一點也不傻,看到形勢不利馬上就下馬投降,連個鳴槍示警的行為都沒有,真是白瞎了那些阿拉伯馬。

20世紀初的阿拉伯馬還沒有21世紀那麽金貴,不過也是價值不菲,如果不是政府買單,這些英軍士兵們估計是舍不得自己購買的,一匹阿拉伯馬的價值足夠在利比亞這種地方置辦下一個農場了,能當農場主,誰特麽還願意當兵啊。

英軍小隊長的判斷沒有錯,那些騎兵面對已經沒有抵抗意志的俘虜果然是沒有傷人,只是被收繳了所有武器之後,然後就被帶到一個帳篷前。

就在帳篷前的一張小毯子上,一個滿臉大胡子身材健碩的北非人正饒有興趣的看著他們,那位北非人的肩膀上看樣子是受過傷,但並沒有接受多完善的治療,繃帶都是包紮的歪歪扭扭的。

不過這人的注意力明顯沒有在肩上的傷口上,而是在這支英軍小隊身上。

這人自然就是楊德山。

當這支英軍小隊被帶到楊德山面前的時候,克裏木其實剛剛包紮完傷口,楊德山甚至還沒有穿上上衣。

沒穿就沒穿吧,這樣的楊德山看上去更加彪悍,從面前的英國人眼中,楊德山很明顯看到了畏懼。

對,這個英軍小隊有十個人,看樣子是一個班,但只有小隊長一人是英國人,其他的都是利比亞人,這一點楊德山還是能分辨出來。

把這支英軍小隊帶過來的人還是比較粗暴,剛被帶到楊德山面前,這些人就被強迫跪下,還要把雙手交叉放在腦後。

話說這個姿勢好像是標準的臣服姿勢,在兄弟聯盟中非常流行。

英軍小隊長還是有點榮譽意識的,堅持不肯下跪,哪怕是在被人踹腿彎的情況下,也只是倒地,並不是下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