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兵戎相見

馬達加斯加是一個有火山巖構成的島嶼,這個島嶼作為非洲第一大、世界第四大島嶼,曾經在蘇伊士運河沒有開通之前,因為可以成為歐洲前往亞洲的中繼站之一二繁榮一時。

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後,馬達加斯加的地位一落千丈,在近代世界中的地位一再的被邊緣化,現在已經逐步淪落到無人問津的地步。

法國是一個例外,大約從半個多世紀前開始,法國就開始試圖殖民馬達加斯加,這激起了馬達加斯加人的強烈反對,直到現在,雖然從1896年開始,馬達加斯加終於淪為法國的殖民地,但馬達加斯加人的反抗從來就沒有停止。

如果站在人類繁衍的角度上,很難理解馬達加斯加人對法國人的抵觸心理,要知道,在法國人抵達馬達加斯加之前,馬達加斯加甚至連糧食都無法自給自足,如果遇到災年,還會有大批的馬達加斯加人死於饑荒,法國人占領馬達加斯加的目的是為了馬達加斯加的礦藏,但同時也給馬達加斯加人帶來了足夠的糧食,至少在大災之年,馬達加斯加人不會大量死亡,而且法國人還帶來了現代的生活方式和工業文明的產品,客觀上也促進了馬達加斯加的發展。

但站在馬達加斯加人的角度上,這個問題恐怕不是這麽理解的。

大約在公元1-10世紀,印度尼西亞人和阿拉伯人陸續遷入移居馬達加斯加島,並同當地人通婚,形成了馬爾加什人。到目前為止,生活在馬達加斯加的居民主要是伊麥利那人、貝希米紮拉卡人、和貝希略人等等,這三個族群占據了馬達加斯加人的半數以上。

對於馬達加斯加人來說,生活雖然貧窮,經濟雖然落後,但是馬達加斯加人樂在其中,並沒有感覺到低人一等,而當法國殖民者到來之後,看上去法國人確實是帶來了更先進的生活方式,但同時也意味著馬達加斯加人變成了“二等公民”,這是馬達加斯加人無法接受的。

與此同時,很多馬達加斯加人對於法國人的抵觸心理是來源於是對未知的恐懼。

在馬達加斯加,雖然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建立了統一的國家,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接受過現代教育,整個馬達加斯加近120萬人口中,有大約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文盲,他們無法理解法國人帶來的工業文明產物,無論是火槍還是電燈,很多馬達加斯加人認為這都是惡魔的產物,進而心生恐懼。

這一點當黃勵和吳青率領“勘探護衛隊”抵達馬南泰尼納之後,表現的更加明顯。

黃勵和吳青率領的這支部隊是從蘭芳現役陸軍中抽掉出來的,作為現役陸軍,肯定是裝備齊全,其中標志性的裝備是以“鬥牛犬”為代表的大量軍車,這給了馬達加斯加人極大的震撼。

雖然法國人對馬達加斯加已經殖民了20多年,但因為馬達加斯加人的反抗,法國人的足跡僅限於馬達加斯加的西部和北部,對於馬達加斯加東南部,包括馬南泰尼納在內,法國人很少涉足。

當“勘探護衛隊”抵達馬南泰尼納之時,這裏還是純粹的原始風貌,幾乎沒有任何現代文明的痕跡,整個馬南泰尼納雖然在地圖上標注的是一個城市的規模,但在黃勵看來,馬南泰尼納最多也就是個小鎮規模,和城市概念相差甚遠,甚至整個馬南泰尼納都沒有一個像樣的碼頭,“勘探護衛隊”乘坐的郵輪根本就無法靠岸,只能依靠救生艇一趟一趟的向岸上輸送人員。

在臨來之前,黃勵已經有面對困難的準備,但沒想到,困難是如此之大,以至於讓黃勵有無從下手的感覺。

蘭芳軍中流行一句話: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因此黃勵沒有退縮,也沒有等待的意思,就算是使用救生艇一趟一趟送,黃勵也要堅決執行軍部下達的軍令。

救生艇也沒幾個,“勘探護衛隊”乘坐的郵輪一共只有八個救生艇,就算是全速運轉,一次也只能送一個連上岸,而每半個小時救生艇才能往返一次,登陸的難度還是不小。

身為隊長,已經佩戴少將軍銜的黃勵肯定要身先士卒,因此隨同第一批勘探隊員一起上岸。

少將來指揮一個營,這個規格也算是高配了。

隨同黃勵他們一起上岸的,還有黃勵的座駕,一輛改進型的“鬥牛犬”,就是這輛車,引發了勘探隊和當地人之間的第一次沖突。

“這就是馬南泰尼納?這也太特麽荒涼了吧——”剛剛上岸,黃勵看著面前的情景目瞪口呆。

其實六月份正是水草風貌的時候,得益於馬南泰尼納還沒有進行過任何開發,海邊的紅樹林其實保存的不錯,需要幾人才能合抱的大樹隨處可見,這些可都是優質木材,隨便運回蘭芳就能變成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