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憋屈

“寧北號”就是曾經的日本聯合艦隊的“霧島號”,這是一艘擁有32000噸排水量的戰列艦,紙面數據比現有的英國皇家海軍大多數戰列艦都要強大。

而蘭芳海軍正在建造的“軍團級”戰列艦,是擁有35000噸排水量,主炮口徑達到406毫米的巨無霸。

按照蘭芳海軍制訂的造艦計劃,“軍團級”戰列艦的首艘是在法國建造,隨後的三艘都在蘭芳建造,首艦去年就已經鋪設龍骨,預計明年下水,當年交付蘭芳海軍。

而就在蘭芳租借法國的金蘭灣內,兩艘“軍團級”戰列艦已經開始鋪設龍骨,建造進度將會比首艦快得多。

“軍團級”戰列艦在設計之初,其實並沒有準備建造出來,這只是秦致遠扔出來的一個幌子,蒙蔽英美海軍的幌子,秦致遠要建造的是航空母艦,戰列艦根本就不在秦致遠的計劃範圍內。

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海參崴號”和“蘭芳號”的入役,刺激了蘭芳海軍的野心,在蘭芳海軍的強烈要求下,“軍團級”戰列艦至少要完成兩艘,這樣蘭芳就能擁有六艘新銳戰列艦,足以稱霸東亞海域。

除掉在法國正在建造的一艘“軍團級”戰列艦之外,金蘭灣開始鋪設龍骨的兩艘軍艦,只有一艘屬於“軍團級”,另外一艘屬於蘭芳海軍的第一艘航空母艦。

對日作戰之後,魚雷機充分展現出自己的價值,飛機母艦的價值也隨之水漲船高,飛機真正擁有了擊沉戰列艦的能力,這促使蘭芳加快了研究真正的航空母艦的需求。

其實現在的航母都算不上是真正的航母,包括蘭芳現在擁有的航空母艦在內,全部都是使用貨船改裝的,這些改裝後的航母不僅速度慢,而且裝甲薄弱,面對戰列艦的巨炮基本上沒有生存能力,同時因為當初設計的不合理,航母無法攜帶太多戰機,一艘航母最多攜帶上三四十架戰機,根本無法滿足對空、對艦、對地等各種復雜的戰術需求,所以現在的航母還無法和戰列艦匹敵,各國雖然都認識到了航母的價值,但並不認為航母能取代戰列艦的價值。

秦致遠就是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如果各國都去發展戰列艦,而不關注航母,那正和秦致遠的心意。

有秦致遠這個航模高手在,蘭芳的海軍艦艇發展沒有走彎路,蘭芳現在建造的航空母艦是以美國在二戰前建造的“約克城級”航空母艦為藍本設計的,秦致遠設計出來的航空母艦排水量為25000噸,航速可以達到30節,艦上可攜帶最多75架戰機,按照秦致遠的計劃,航母上攜帶的飛機應該包括戰鬥機、俯沖轟炸機和魚雷機三種,這三種飛機攜帶的數量分別是25架、35架、以及15架,這可以最大程度發揮航空母艦的戰鬥力,超出現有航母戰鬥力的一倍以上,充分滿足蘭芳海軍的各種需求。

秦致遠還是有野心,在秦致遠的計劃中,這種被確定為“山嶽級”的航母計劃建造六艘,完全建成之後,蘭芳的兩大艦隊將會分別擁有三艘,配合著戰列艦和現有的航空母艦一起,稱霸整個東亞海域。

稱霸東亞海域還是有點謙虛,如果完全建成,蘭芳海軍將具有稱霸整個太平洋海域的能力,到時候即便是美國人也不敢在太平洋地區挑起和蘭芳的戰爭。

當然了,想要稱霸太平洋,只有戰列艦和航空母艦是不夠的,蘭芳在上馬戰列艦和航空母艦項目的同時,也在研究更先進的潛艇和驅逐艦,在秦致遠的規劃中,沒有巡洋艦的位置,大型驅逐艦將會取代巡洋艦,負責海戰中的破交任務,潛艇則是特殊部隊,他們更多負責的是封鎖港口等特殊任務,在真正兩軍對壘時,潛艇能派上用場的時候並不多。

按照秦致遠的計劃,在五年之內,蘭芳將會擁有六艘戰列艦,12艘航空母艦,配合著上百艘噸位不等的驅逐艦和數百艘潛艇,當時候蘭芳將在太平洋海域擁有對抗美國太平洋艦隊加上英國遠東艦隊的實力。

當然了,這是在英美兩國不加強他們海軍實力的前提下。

考慮到到時候蘭芳立國還不到十年,這個速度已經很不錯了。

不不,不是不錯,是非常不錯。

就在蘭芳制定出龐大造艦計劃的同時,英國人也沒閑著,英國人雖然不知道蘭芳具體要建造多少戰艦,建造多麽強大的戰艦,但蘭芳如此頻繁的鋪設龍骨,還是令英國人寢食難安。

英國的立國之本就是海軍,所以在海軍這方面,英國人向來是不會落後,針對蘭芳海軍的崛起,英國人是有應對方案的。

雖然蘭芳建造軍艦並不是對英國人的挑釁,但英國人還是感覺到了威脅,哪怕現在蘭芳和英國的關系很不錯,英國還是把蘭芳看成是潛在敵人,因此英國海軍部制訂的應對方案是,如果蘭芳建造一艘戰列艦,英國就要建造兩艘同級別的戰列艦,絕對要保持在全球範圍內的海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