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清晰

三月中旬,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法國總理雷蒙·普恩加萊抵達椰城,關於暹羅的分贓會議正式開始。

從內心來講,秦致遠是很想參與這種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事件的,只可惜按照對等原則,蘭芳一方的代表是陸徵祥,和秦致遠沒什麽關系。

秦致遠是國王,如果是喬治五世和亞歷山大·米勒蘭過來,那秦致遠就可以參加會議,但來的是英國首相和法國總理,秦致遠也只能讓陸徵祥去參會。

陸徵祥還是很乖覺的,每天晚上都會通過電話和秦致遠聯系,匯報談判的最新進展。

和預想中的一樣,這其實不是個好差事。

出征暹羅,原則上說,英、法、蘭三國都達到了預定目標,法國人得到了廣袤的平原,蘭芳得到了印度洋的出海口,英國人下手稍微慢了點,只得到了北部的山區,而且現在看上去還並不穩固,暹羅“當地人”對於英國人的反抗此起彼伏。

關鍵的一點在於,英國人沒辦法應對這種反抗。如果是出動大規模兵力圍剿,那些反抗分子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如果出動的部隊不夠多,又會被那些反抗勢力一口吞的渣都不剩,所以英國人很頭疼。

問題的另一個關鍵點在於,很多情報表明,那些反抗勢力的基地並不在暹羅北部,也不在蘭芳人和法國人的控制區,而是在緬甸。

緬甸現在可是英國人的殖民地,英國人已經維持了上百年的統治,此前基本上政治平穩,並沒有大規模反抗之類的事情發生。所以現在的一切讓英國人非常困惑,他們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裏。

邏輯上講,暹羅北部的暴亂和蘭芳人脫不開關系,但因為在緬甸內的基地,以及暹羅北部華人的撤離,這讓英國人非常苦惱,就像是獵犬面對團成一團的刺猬,英國人想下嘴,但不知道從什麽地方開始。

談判的前半部分集中在勢力範圍的劃分上,經過半個月的唇槍舌劍,英國人和法國人承認蘭芳對於包括曼谷在內的暹羅南部和中部的統治,而蘭芳人和英國人同時也承認法國人對於暹羅東部的統治,分期出現在北部,蘭芳倒是沒什麽問題,法國人的態度卻非常堅決,法國人表示,英國人在暹羅北部的統治並不穩固,所以那裏應該是緩沖地帶,不管是英國人還是法國人,又或者是蘭芳人,三國的勢力都不準涉入暹羅北部,讓暹羅北部成為英、法、蘭三國之間的緩沖區。

法國人的堅持是有原因的,就在上個月,法屬剛果爆發了一次叛亂,叛亂平息後,無數的證據表明,叛亂分子是從英國人手中得到的武器。

聽上去有點不和諧,但這在非洲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英國人支持法屬殖民地的叛亂,法國人也同樣在支持英屬殖民地的叛亂,只不過是心照不宣而已。

但目前這個情況有點特殊,因為白裏安的作死,前段時間,以《每日新聞》為首的報刊雜志在法國國內狠狠地炒作了一把英國人的卑鄙無恥,現在再爆出這個事件,法國人確實是對英國人很有意見。

當然了,這種意見還沒有到現在就撕破臉的程度,但在某些方面給英國人制造點麻煩,是法國各界都喜聞樂見的事。

勞合·喬治預感到了法國人會找回場子,但沒想到法國人會在這件事上出招。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兩個殖民地宗主國,英國和法國之間其實是很有默契的,現在的世界格局,德國人表示過反對,但是被無情鎮壓,美國人和蘭芳人現在都不滿,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並沒有公開撕破臉,所以英國和法國在殖民地事務上基本上都會保持一致,維護對方的利益,同時也就是在維護自己的利益。

說到關系嘛,畢竟還是親疏有別,法國和英國的關系是不錯,但法國和蘭芳的關系更好,兩相對比之下,法國人站在蘭芳人一方很正常。

這種情況下,英國人確實是孤立無援。

於是在勞合·喬治的要求下,會議暫時中止,要等到美國國務卿和意大利總理都來了之後再說這件事。

既然是談判已經中止,就到了秦致遠出面的時候。

秦致遠和雷蒙·普恩加萊可是老關系,現在雷蒙·普恩加萊到了蘭芳,與公與私,秦致遠都應該熱情招待。

現在的蘭芳,要說招待客人,首相府和王宮未必受歡迎,蘭陵島才是最理想的去處。

“我說,你帶的錢夠花嗎?”遊艇上,秦致遠有點不懷好意。

蓬萊島距離蘭陵島並不遠,為了提高逼格,秦致遠和雷蒙·普恩加萊不乘坐飛機,而是乘坐遊艇前往蘭陵島。這艘遊艇可不是“法蘭西號”,而是秦致遠從意大利定制的豪華遊艇。

說到吃喝玩,意大利人才是最會享受的,別看意大利國力不如英、法,但如果論到時尚,意大利人能甩法國人十條街,能甩英國人一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