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粉墨登場

有時候簡單粗暴就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

在自己的地盤上被人粗暴對待,英國人當然不肯善罷甘休,於是很快官司就打到楊德山這裏。

楊德山對此的回復很簡單,突尼斯境內的美孚油田遭到襲擊,有足夠的情報表明,拿貨匪徒逃竄到了瓦津,兄弟聯盟必須維護自己的利益,於是楊德山命令坦克部隊以泰山壓頂之勢剿滅這夥匪徒。

至此,楊德山的理由到底是不是真的已經不重要,關鍵是英國人沒辦法核查,如果英國人向法國人發出協查通報,那肯定會被扔進碎紙機裏,法國人才不會理會這些小事。

重要的是兄弟聯盟為什麽擁有坦克部隊,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坦克的作用在世界大戰中已經被證明無疑,戰後,全世界都在研究坦克這種新武器,老實說,是英國人創造了坦克這個概念,所以英國人一項認為他們對坦克的研究室走在世界前列的,但在瓦津,有英籍軍官親眼目睹了兄弟聯盟的坦克部隊,那似乎比起英國的裝甲部隊來並不遜色。

甚至如果排除英籍軍官的美化,兄弟聯盟的坦克應該是比英國人的坦克更加先進的。

這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只看外形就知道,兄弟聯盟裝備的是來自蘭芳的“追獵者”,這種型號的坦克並不是秘密,英國人當然也知道,但對於具體參數,英國人就不太清楚,就向英國人向蘭芳和法國隱瞞了他們研究坦克的進度一樣,蘭芳和法國也對英國設置了貿易禁運。

當然了,這個“禁運”僅限於軍事武器,英國人曾經想出個大價錢,購買一批坦克用來研究蘭芳的坦克進度,不過這個要求被蘭芳無情拒絕,而且拒絕的理由讓英國人的怒火無處發泄。

蘭芳聲稱,目前的坦克訂單已經排到1925年,如果英國人想要購買坦克,那請先交納一部分定金,然後再排隊。

五年!

鬼知道五年後坦克會發展成什麽樣,到那時候沒準蘭芳已經推出了更新型號,再研究“追獵者”還有個屁用。

兄弟聯盟裝備的坦克,給了英國人一個契機,一個研究蘭芳坦克進度的契機。

知道兄弟聯盟裝備了追獵者之後,英國人馬上向楊德山提出要求,要求楊德山向英國人提供五輛坦克用於相關研究。

對於這個要求,楊德山並沒有拒絕,為了不吃虧,楊德山向英國人提出一個條件,要求得到十輛英軍部隊裝備的坦克,用來加強自己的力量。

對於這個要求,英國人同樣沒有拒絕。

但就在這一來一往,已經登陸利亞比的英軍部隊停止了調動,曾經已經開始的動員也恢復原狀,因為這短暫的合作,原本劍拔弩張的利亞比居然重新平靜下來,這也算是意外之喜。

當然了,這個喜悅程度,很明顯是兄弟聯盟這邊更多一些,隆美爾做事還是比較絕,抵達瓦津之後,隆美爾敏銳地發現,瓦津實在是個好地方。

作為一個地跨突尼斯和利亞比的邊境小城,瓦津地處交通要道,在整個突尼斯和利亞比邊境,瓦津是附近上百平方公裏內唯一的綠洲,這給瓦津帶來了一定程度的繁榮,而且瓦津周圍的沙漠並不是沙丘,而是類似戈壁灘一樣的環境,這種環境非常有利於裝甲部隊展開,不管是訓練還是作戰,這裏都擁有最有利於坦克發揮的空間。

既然條件這麽優秀,隆美爾馬上就想把臨時基地升級成為永久性基地。

想建立一個永久性基地,瓦津鎮內的人口是個大問題。

瓦津這個小鎮雖然不大,但也擁有近萬人口,這些人的成分復雜,有突尼斯人和利亞比人,還有一部分阿爾及利亞人,其中有肯定有大量英國人及法國人的眼線,如果想要在這裏建立一個永久性基地,首先要把這裏的人弄走。

不管在任何時代,拆遷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如果瓦津的居民都是兄弟聯盟的擁躉,那麽只需要一聲令下,這個問題就能得到圓滿解決,但問題就在於兄弟聯盟的勢力還沒有覆蓋到這裏,這裏的居民對於兄弟聯盟還有相當嚴重的抵觸心理,這時候要搞拆遷就絕對不容易。

隆美爾還是“狐”性十足,知道瓦津鎮上的居民不配合之後,隆美爾沒有廢話,直接從傑爾巴島弄來了一批高音喇叭,一天到晚不停地在小鎮外播放兄弟聯盟的軍規,同時又命令部隊分批次訓練,而且訓練項目中加入了實彈射擊。

在居民區旁玩實彈,隆美爾也是真夠不要臉。

不過效果還是好,沒過一個星期,有將近一半的居民終於同意搬離瓦津。對於這些人,隆美爾並沒有虧待他們,每個家庭一千法郎,足夠他們在利亞比或者是突尼斯的任何地方重新安一個家。

剩下還不願意走的瓦津居民,除了一部分是真的故土難離之外,剩下的就是別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