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基情四射

關於援助德國,美國人早就有這個計劃。

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的時候,當時的糧食總署署長、現在的美國商務部長、未來的美國總統赫伯特·克拉克·胡佛就提出了一個援助德國的計劃。《巴黎和約》簽訂之後,協約國官方停止了對德國的救助,為了讓這個計劃變成現實,胡佛建立了一個資源組織,自籌資金對歐洲的兒童和難民實施救濟。

據統計,胡佛通過這個救助計劃,募集了超過2.5億美元的資金。

2.5億美元,這可不是個小數字,如果說募集這些錢全靠胡佛的個人魅力那純屬扯淡,胡佛的這個計劃是迎合了某些利益集團的需求,所以才能有這個規模。

胡佛通過這個救助行為,在歐洲和美國都獲得了巨大聲望,胡佛本人也因此順利入閣,成為美國的領導人之一。現在美國人舊事重提,想必又從中發現了新的商機,否則查爾斯不會這麽好心。

政治家背後都是有財團支持的,查爾斯也一樣,如果這是一個商業行為,那很好理解,但如果是政治行為,美國人的目的就很令人費解。

甚至可以用陰險來形容。

如果拋開美國和蘭芳不談,在對待德國的問題上,英國和法國之間有著巨大的分歧,這個分歧基本上是屬於無法調和那種。

美國人肯定是要站在英國人一邊的,但因為世界大戰的破壞,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思想嚴重泛濫,美國政府想要再想世界大戰中給予英國支持並不容易。而蘭芳雖然也主張對德國寬容,但因為蘭芳和法國的盟友關系,蘭芳還是比較克制,選擇和法國政府共進退。

這個前提下,英國人想要復興德國的想法並不容易實現。

查爾斯現在向秦致遠提出這個援助德國的計劃,背後的動機的確是險惡。

好吧,秦致遠是隱約記得的,好像就在原本的華盛頓海軍會議上,美國人破壞了英日同盟。現在情況和曾經的華盛頓海軍會議不同,日本已經成為蘭芳的附庸,蘭芳和法國的同盟關系是英國人最大的陰影,所以破壞蘭芳和法國的盟友關系,應該是查爾斯此行的主要目的。

搞明白了查爾斯的目的,秦致遠在接下來和查爾斯的交流中就遊刃有余。

秦致遠確實是想要復興德國,但前提是需要取得法國人的諒解和配合,秦致遠不會幹出那種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事,那樣並不符合蘭芳的利益。

所以秦致遠直截了當的表明蘭芳的態度。

對此,查爾斯並沒有感覺意外:“法國人的動機並不純粹,他們想要在歐洲大陸建立霸權,這不符合我們所有人的利益,雖然蘭芳和法國是盟友,但我還是要說,一個四分五裂的歐洲更有利於世界的發展。”

看看,這就是和坦誠的人打交道的好處,他們總是會一針見血,省去了很多繞彎子的麻煩。

“那是對於你們,並不是我們。對於我們蘭芳來說,如果法國在歐洲大陸建立霸權,而我們和法國擁有良好的關系,那對我們並沒有影響。”秦致遠開始扔煙霧彈。

“真讓我失望,我本來以為我們能進行一場開誠布公的談話,現在看來,是我有點太樂觀了。其實在很多方面,蘭芳和美國具有同樣的國情,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我們有同樣的訴求,這一點請陛下不要忙著否認,您是如此睿智,僅僅幾年時間內,您就建立起如此龐大的國家,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這在全世界都是史無前例的。蘭芳目前在北非和馬達加斯加都有動作,千萬別說都是出於維護盟友利益考慮,那會影響您在我心中的完美形象。”大法官排起馬屁來也是得心應手。

如果換個人,秦致遠沒準就順水推舟了,但說話的人是查爾斯,又是一個美國人,秦致遠不得不多留一個心眼。

“僅僅是私人原因,您知道,聯合石油是我的搖錢樹,皮埃爾則是我的大舅哥,所以不管是北非還是馬達加斯加,軍隊的存在都是因為私人原因。”秦致遠不否認軍隊的存在,聯合石油的安保部隊確實是龐大,馬達加斯加的雇傭軍也是禿子頭上的虱子。

“那麽兄弟聯盟呢?那又是怎麽回事?”對於秦致遠的話,查爾斯不置可否。

兄弟聯盟,果然還是有人注意到了這個組織。

和虛偽的英國人不一樣,美國人在這個時期還是很有銳氣的,如果是位英國人當面向秦致遠提出這個問題,秦致遠可以堂而皇之的回答“沒這回事”,但面對一個坦誠的美國人,這種回答並不足以蒙混過關。

查爾斯的態度很明顯,不管你說什麽,也不管我有沒有證據,我就是知道你們之間有聯系。也不能說一點證據也沒有,兄弟聯盟通過聯合石油向蘭芳購買坦克,有一部分資金過了花旗銀行的賬,查爾斯肯定是掌握了一些信息,所以才會如此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