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反彈

蘭迪的事並不是個案,最近一個月以來,巴黎多次發生惡性事件,遇害者幾乎全部都是曾經的反蘭鬥士。

整個十一月份,在國會中提議要終止法國和蘭芳盟友關系的國會議員韋恩·高爾德在議會大廈門口出了車禍,當著數十位國會議員的面,韋恩·高爾德橫死當場。緊接著是荷蘭銀行財團的高管西蒙·塔特爾,他在家裏洗澡的時候煤氣中毒,等到發現的時候已經是第三天。再接下來是英國駐法大使館的商務參贊安格斯·奧巴代亞,嚴格說來奧巴代亞並不是死亡而是失蹤,他在乘坐遊艇出海遊玩的時候不慎落入地中海,然後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有人曾經把這些惡性事件和蘭芳聯系在一起,但那個異想天開的家夥第二天就在家中上吊“自殺”。

於是再也沒有人敢說三道四。

其實這些事真的不是秦致遠指使人做得,如果真是蘭芳國家安全局主導了這些事,法國內務部不會反應如此平靜,動手的另有其人。

那個人是老雷諾。

要說蘭芳和法國終止盟友關系,受損失最大的其實是老雷諾。目前的這個局面下,法國雖然沒有了來自蘭芳的支持,但因為有美國人接替,雖然力度不如以前蘭芳的大,但法國人還可以接受。蘭芳也沒有什麽損失,甚至因為拋棄了那些在法國的不良投資,蘭芳能把訂單和機會轉移回蘭芳本土,這對蘭芳而言是好事。

但對於老雷諾,目前的局面就不是那麽美妙。

老雷諾已經從一位實業家華麗蛻變成資源大亨,從今年初到十月底,通過老雷諾的公司向法國本土輸入的工業原料價值數十億法郎,這些公司有一大部分是注冊在蘭芳,對於法國而言實際上是進口。

之前法國和蘭芳保持盟友關系時,老雷諾的公司可以享受“國民”待遇,或者是“超國民待遇”,法國政府對來自蘭芳公司的貨物征收的稅賦很低,這讓老雷諾無往不利,可以用較低的價格盡可能搶占法國市場。

法國終止和蘭芳的“盟友關系”後,如果按照今年的出口規模計算,老雷諾的公司每年要多繳納超過三億法郎的稅賦,這讓老雷諾無論如何都難以接受。

類似老雷諾這樣的大亨,在巴黎,老雷諾甚至擁有比現任總統米勒蘭還要強大的能量,當老雷諾生氣的時候,那些國會議員們真的是噤若寒蟬。

秦致遠做事畢竟還是要有點底線的,國與國之間的事,如果太過火的話就會演變成戰爭,所以哪怕秦致遠知道法國國會有一幫人對待蘭芳的態度不是那麽友好,秦致遠也不會做的太過分。老雷諾不一樣,老雷諾是商人,商人經濟利益受損的時候,只會本能的去尋找原因然後解決問題,指望商人有多麽顧全大局是不可能的,而老雷諾這樣的大亨一旦發怒,怒火可以燒幹塞納河。

對於國會議員們來說,米勒蘭的威脅只限於在台上,一旦米勒蘭下台,米勒蘭和其他普通法國人一樣,最多不過是頭上會有一頂“前總統”的光環;而老雷諾不一樣,老雷諾的能量來自於他自己的資本,而老雷諾的錢是他自己的,這不存在什麽時效性,除非是老雷諾的資本帝國被摧毀,老雷諾才會喪失威脅性。

但問題是,現在雷諾集團,已經和蘭芳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老雷諾本人又和秦致遠有著良好的私交,想要對付雷諾集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雷諾集團這樣的資本勢力具有多大的能量從目前的馬達加斯加可見一斑。

馬達加斯加的“暴行”被媒體引爆之後,皮埃爾身為馬達加斯加總督飽受詬病,但其實真正實施暴行的是雷諾鋁土公司等等這些有著強硬後台的資本勢力,和輿論焦點集中在皮埃爾身上不同,這些實際上的兇手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那些媒體在報道馬達加斯加的“暴行”時,會刻意忽略這些真正的兇手。

所以說媒體的公正?

見鬼去吧!

十一月底,載有法國政府派往科西嘉地區稅務官的飛機在雷霆市機場降落的時候發生意外,運輸機發生側翻然後爆炸,機上二十一人全部死亡。

這馬上就成為本年度內最嚴重的“意外”事件,法國國會馬上召開會議,討論如何應對這件事。但在國會議事大廳,看著空無一人的科西嘉議員席位,議長卡梅倫·卡彭特頓時出離的憤怒。

“這幫該死的,他們這是想要分裂法蘭西,我們必須要派出軍隊,用堅決姿態鎮壓科西嘉的不臣之心,讓他們明白觸怒法蘭西的後果——”總統府內,卡梅倫·卡彭特的咆哮聲響徹總統辦公室。

來自科西嘉的議員在國會中並沒有多少人,僅僅只有十五席,占據國會百分之三的席位,其實開會時的時候缺少百分之三的成員並不影響議事進程,國會想要通過什麽議題同樣能達到絕對多數,但關鍵是這種態度,這種集體缺席所表達的含義,實在是令卡梅倫·卡彭特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