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突襲

四月初,聯合石油終於和法國政府達成協議,以十五億法郎的價格將聯合石油在敘利亞發現的油田開采權轉讓給法國政府。

這個價格並不是敘利亞油田的實際價值,等於是個友情價,聯合石油的總部還在法屬阿爾及利亞,聯合石油必須考慮到法國人的情緒,這也是聯合石油最終選擇向法國政府妥協的原因。

而與此同時,在伊拉克一側,英國人架設的井架已經開始出油,這讓法國政府真的是心急如焚。

眼看法國的利益每天都在受損,法國政府終於忍耐不住,外交部的嘴炮上升到敘利亞和伊拉克邊境的小規模沖突,不過還在拳腳相加的範圍,還沒到大打出手的程度。

四月中,伊拉克哈那索爾。

從這裏再往西北方十公裏,就是敘利亞的努賽賓油田。

敘利亞和伊拉克都是世界大戰後剛成立的國家,國境線原本沒有那麽明確,但在努賽賓油田發現之後,邊境線突然就變得非常重要,敘利亞想把邊境線盡可能的向東南推移,伊拉克則是想把邊境線向東北推進,兩國因此已經爆發了數次沖突。

表面上看是敘利亞和伊拉克,其實背後博弈的是法國和英國。法國人和英國人還算是克制,沒有為沖突雙方配備武器,所以參與沖突的雙方最多是使用棍棒,連弓箭長矛都沒有。

不過最近的形式越來越嚴峻,隨著沖突的加劇,傷亡終究還是出現,並且越來越多,在昨天的一次沖突中,伊拉克方面吃了點小虧,兩名工人被打死,另有兩名工人重傷。

晚上,哈那索爾油井工人宿舍的營地一角,一個不大的帳篷裏擠了十幾名庫爾德人,他們情緒激動,態度激昂,正在討論昨天的沖突。

“英國人很明顯是在拿我們當槍使,所以咱們千萬要小心,昨天那樣的事一定要盡量避免,弟兄們的血不能就這樣無辜的流。”中間地毯上半躺著一名滿臉烙腮胡子的大漢,帳篷裏空間並不大,其他人都是跪坐,只有他半躺著,地位明顯比較高。

“敘利亞人也太可惡了,他們違反了咱們之間的協議,咱們從來不下重手,他們卻打死了咱們的人,這筆賬不能就這麽算了。”有人憤憤不平,主張要向敘利亞人找回公道。

伊拉克人和敘利亞人都不傻,他們其實都是波斯人,只不過是屬於不同的部族,他們之間有著相同的語言,相同的文化,相同的傳統,如果不是英國人和法國人把他們刻意割裂開,他們應該是一家人,所以才沖突之初,敘利亞人和伊拉克人之間就有協議,架肯定要打給英國人和法國人看,但誰都不能下狠手。

“咱們現在做的事,其實是在偷法國人的東西,法國人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我看昨天那些人也不全是敘利亞人,好像有白人面孔。”有人提供情報。

“不管是那裏的人,他們都不該這樣。”有人馬上反駁。

“英國人下午開來兩輛車,車上拉的是大箱子,估計明天咱們也要換家夥。”大漢身邊的一名身形消瘦的中年人滿臉憂慮。

昨天的鬥毆事件中,敘利亞人使用了鐵棍,而伊拉克人還是用木棒,木棒自然不是鐵棍的對手,所以才會有了兩死兩傷。

“換了倒好,也讓敘利亞人看看咱們的厲害。”居然還有人在叫好,半躺的大漢頓時睜開眼,精光四射。

“有什麽好?自己人殺自己人有意思嗎?”中年人質問的聲音很嚴厲。

大漢正向說話,營地內突然傳來淒慘的尖叫聲。

一群人頓時蜂擁而出,馬上被眼前的景象驚呆。

不知道從哪兒出來一群騎士,手持火把和彎刀,正在營地內縱橫馳騁。天色已晚看不清楚來襲的有多少人,營地邊緣的帳篷已經被點燃,借著熊熊火光,依稀能看到有工人被馬匹狠狠撞倒,馬背上的騎士並沒有憐憫,而是拎著手裏的彎刀順勢劈殺。

營地內到處是驚慌失措的工人在奔跑,嘴裏發出含義不明的大叫,聲音淒厲而又尖銳,能聽到遠處的慘叫聲和求救聲,間或戛然而止,那代表著一條鮮活的生命被屠戮。

營地內的英國守衛配備有武器,這些仿佛是來自地獄的騎士來襲的時候,英國人並沒有準備,因此雖然有槍聲響起,但七零八落的不成規模。

這些騎士分工明確,手持彎刀的根本不管那些負隅頑抗的英國人,只是自顧自的追砍那些驚慌失措的工人,遇到有持槍的英國人,會有小隊規模的騎士負責解決,那些騎士手持騎兵裝備的短管卡賓槍,會排成整齊的隊列向持槍頑抗的英國人發起沖鋒,往往英國人剛舉起槍,就會被排槍撂倒。

騎士們的攻擊力還是犀利,僅僅是五六分鐘,騎士們已經穿透了整個營地,然後騎士們在營地外調轉馬頭,準備再來一次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