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很可觀

接到秦致遠傳來的命令後,楊德山召集楊德海、隆美爾商議應該怎樣執行北上計劃。

想要整體遷過去是不可能的,兄弟聯盟在突尼斯和利亞比都已經有了一定群眾基礎,這是經過長期努力才形成的局面,現在如果要全部舍棄掉,那未免太可惜了。

不過秦致遠的命令也要執行,小集體的利益不管到什麽時候都要服從大集體,這個覺悟楊德山是有的。

“第二步計劃——這是什麽意思?”隆美爾剛聽說這件事的時候還有點好奇。

隆美爾現在是自己人,對他沒有保密的必要,楊德山向隆美爾解釋了第二步計劃的內容,隆美爾聽完之後表情有點小興奮:“那麽就是說,咱們現在要向中東進軍,那裏——很重要?”

楊德山只解釋了進軍中東的必要性,至於更深層次的目的,楊德山也不知道。

現在的中東,豐富的油氣資源還沒被發現,整個中東地區給人的印象就是荒無人煙的大沙漠,所以不管是英國人還是法國人都對中東沒多大興趣,英國人更是把中東地區當成歐洲的“垃圾場”,想把在歐洲不受待見的猶太人集體扔到中東去讓他們自生自滅。

隆美爾不是納粹主義者,對於猶太人雖然沒有好感,但也說不上多厭惡,所以對於英國人的做法,隆美爾本人並沒有什麽看法,但對秦致遠的戰略還是感到迷惑。

能從戰術層面上升到戰略層面,隆美爾已經開始了從將領向統帥的進化。

“很重要,直接關系到我們的未來——”楊德山現在還不知道中東地下有什麽,單從戰略意義上說,中東是連接蘭芳和歐洲的紐帶,這已經足夠了。

“那就去做吧。”隆美爾是個好軍人,不刨根問底,堅決執行任務。

關於這一點,《保密守則》裏要求的很明白,不該問的不問,不該聽的不聽。

“這一次我過去,老二負責守家,老四做好準備,你的人隨時要向我和傑克森提供支援。”楊德山準備親自上陣。

對於楊德山的安排,楊德海並沒有表示反對。

鑒於兄弟聯盟目前的狀態,楊德山的安排是最合理的。中東確實要去,北非也不能放棄,隆美爾雖然能力足夠,資歷畢竟還是不夠,裝甲部隊也不能輕易出動,所以楊德海是留守的最好人選。

“伊拉克那邊還是比較復雜的,有具體的方略沒?”隆美爾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擔憂。

“沒事,人確實是雜了點,終究也都是波斯人,只要咱們能把底層民眾發動起來,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子,伊拉克也就是下一個利亞比。”楊德山有信心。

“發動群眾”、“農村包圍城市”這都是秦致遠“發明”的新詞匯,兄弟聯盟一直以來都是按照這個思路在發展,在利亞比,這兩種方式在兄弟聯盟的擴張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英國人統治殖民地,用的是扶植代理人的方式,具體的做法是找到足夠有威望的代理人,然後通過代理人控制殖民地。兄弟聯盟的方式截然相反,在兄弟聯盟的統治區域中,基本上沒有代理人,真正有威望的是教會長老,教會代替行政機構對地方實行統治,教會長老則是通過控制民眾的信仰來達到統治目的。

和英國人的方式比起來,兄弟聯盟對地方的控制更加徹底,畢竟控制某個區域最關鍵的還是人,只要控制了民眾的信仰,再談其他的就都輕如鴻毛。

“什麽時候走?”楊德海雖然不舍,但也明白自己職責重大,楊德海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楊德山的陰影裏,人總是要長大的。

“明天。”楊德山幹脆,心已經飛到伊拉克。

哈那索爾。

原來的營地已經不復存在,那些被殺死的或者是被燒焦的屍體都已經被掩埋,只有營地內大片大片的焦黑,提醒著卡裏姆無數的好兄弟長眠在這裏。

英國人準備廢棄這個營地,新的營地已經選好址,就在哈那索爾正北方五公裏,那裏更加靠近敘利亞邊境。

卡裏姆是來向他的兄弟們告別的,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卡裏姆把仇恨埋在心裏,準備用自己的方式向敘利亞人和法國人討回來。

“走吧,卡裏姆。”遠處有人在召喚卡裏姆,那是卡裏姆的新朋友麥繼德。

“兄弟們,等著我,等我給你們報了仇,我就去找你們。”卡裏姆做完最後一次禱告,起身頭也不回的向著麥繼德走去。

前往新營地的路上,麥繼德對明天的生活充滿憧憬:“聽說新營地那邊會有軍隊駐守,所以安全上不用擔心,咱們要住的是新帳篷,六個人一個,還有新衣服,吃的也好,至少不用再吃那些豬食——”

卡裏姆聽著麥繼德的絮絮叨叨不想說話,原來的營地裏也有軍隊駐守,但在那些來自地獄的魔鬼騎士沖擊下不堪一擊,曾經的那些好兄弟們,連“豬食”都吃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