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滅種

秦致遠找來陸徵祥和黃博涵並不是為了國債,而是為了盤點下蘭芳的家底,看看能做到何種程度。

“工業實力上我們沒問題,咱們蘭芳本身就是資源大國,工業所需要的原料咱們基本上都能自產,特別是石油和各種金屬礦石,咱們現在積攢的各種物資足夠支持我們進行四到五年的戰爭——說到資源,美國人反而要從咱們這裏進口天然橡膠和鋼材,戰時我們收緊這方面的口子,還能卡美國人一下。”提起資源,陸徵祥還是比較有底氣。

蘭芳確實是資源豐富,有了皮爾巴拉地區礦產品的供應,蘭芳並沒有資源方面的隱患,反而具有一定的優勢。相對來說美國也是資源豐富,不過美國本土的資源已經進行了上百年的開采,雖然現在還說不上資源枯竭,不過比起蘭芳還是有差距的。

“資金方面的問題也不大,陛下承擔了軍費,這讓我這邊能全力發展經濟,我們現在的工業勢頭良好,幾乎每天都有新工廠開工,商業上的運作也不錯,在咱們國內注冊的商船已經超過一千艘,運力方面沒有問題,唯一的隱患是人力資源,我們現在有八十萬軍隊,其中海軍包括陸戰隊在內有二十萬人,空軍九萬人,剩下的都是陸軍,如果要進行總動員,這個數字大概還能翻一番,但無法繼續擴大,否則就會影響到國民經濟建設。”陸徵祥匯報的很詳細,大好局面下也有隱患。

“能不能擴大外籍軍團的規模?”秦致遠想重拾老本行,外籍軍團的光榮傳統不能丟。

蘭芳一直以來也非常重視外籍軍團的建設,現在蘭芳還有大約十萬人左右的外籍軍團部隊,這些部隊大部分是由安南人和德國人構成,考慮到德國正在復蘇,未來德籍士兵可能會返回德國,那麽外籍軍團外來別說發展壯大,如果不重視的話連現有的規模也無法保證。

“不太容易,咱們現在和法國的關系不算太好,曼京那邊對我們一直都有成見,想像過去那樣從安南獲得人力估計不大方便,如果真要開戰,德國和法國肯定也會擴充軍隊,到時候咱們部隊中德國人和法國人估計都會返回自己的國家參戰,所以如果要擴大外籍軍團,現在只能靠日本人。”陸徵祥對日本的態度秉承的是秦致遠的態度——敵對!

日本現在是被蘭芳托管的國家,說是“托管”,其實就和殖民地差不多,拉芳統治日本這些年,一方面在打擊日本的反抗勢力,另一方面也在推行“奴化教育”。

這還是有一定成效的,吉拉爾丁手下的那兩個師就是證明。

說起吉拉爾丁,這丫頭手下現在已經有了四個師,而且人數還都有些超編。日本人的性格有點狹隘,這個“狹隘”雖然是貶義詞,但這種狹隘的性格也讓日本人愛鉆牛角尖,一旦認定了什麽事,日本人很難回頭,所以這四個師對吉拉爾丁的忠誠是可以保證的。

換句話說,這四個師對蘭芳也是忠心耿耿。

吉拉爾丁在日本堅決貫徹的是以夷制夷,秦浩歌時期,駐紮在日本的軍隊全部都是高麗人,到了吉拉爾丁時期,駐紮在日本的軍隊已經全部換成日本人,這些日本人組成的部隊對付起日本的反抗勢力來一點也不手軟,該打的打,該殺的殺,完美的充當了吉拉爾丁的“幫兇”。

日本朝野對於這支部隊的看法當然是充滿詬病,但同時更多處於社會底層的日本人也因為各種原因也對加入這支部隊充滿向往,吉拉爾丁做事還是有章法的,對於那些要求加入軍隊的日本人,吉拉爾丁不是一概接受,而是要先加入“秦軍團”接受一段時間的考察期,得到認可之後才能加入軍隊。

這個認可當然就是“投名狀”,那些日本人必須表現出對日本社會一定程度的決裂,這才具備加入軍隊的資格。

“秦軍團”,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隸屬於軍方的組織。

沒錯,“秦軍團”是隸屬於蘭芳駐日司令部的一個外圍準軍事組織,目前的“秦軍團”共有超過十萬的注冊人數,這些人全部是想要加入軍隊的日本人。“秦軍團”負責的任務有點復雜,從打探情報到監視輿論風潮,再到做某些軍方不方便拋頭露面的事,“秦軍團”可以說是用處多多。

也正是因為“秦軍團”的出現,日本社會被活生生的分割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對蘭芳具有“好感”,向往加入蘭芳國籍成為一名真正的蘭芳人的“日奸”,另一部分則是恪守日本傳統,對蘭芳保持敵視,抗拒融入蘭芳社會的傳統日本人。

在吉拉爾丁大權在握的這年頭,那些傳統日本人的下場可想而知。

“日本有多大潛力?能不能保證日籍士兵對蘭芳的忠誠?”秦致遠打心底裏還是不相信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