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以工代賑

如果是“天譴”,好像更應該發生在蓬萊島,那樣才符合邏輯。

不過現實永遠比小說更荒誕,老天爺仿佛也嫌蘭芳折騰日本人折騰的不夠,報應再一次降臨到日本人身上。

吉拉爾丁雖然有信心,但也是不敢大意,大地剛剛平靜下來,因為駐日總司令楊楷因傷無法堅持工作,臨危受命的吉拉爾丁馬上命令所有的部隊全部進入臨戰狀態,部隊要在第一時間開戰自救,然後著手恢復社會秩序。

一直到地震的第三天,相關的數據才統計出來。

這次地震不僅僅是發生在東京,而是波及到整個關東地區。

地震發生時恰值中午,東京等地的市民忙著做午飯,許多人家爐火正旺。

地震將煤氣管道破壞,煤氣四溢遇火即燃,東京等地頓時變成一片火海,大火差不多使日本關東地區變成了人間地獄,成千上萬的災民逃到了海灘,紛紛跳進大海,躲避烈火。

可是幾小時後,海灘附近的油庫發生爆炸,10萬多噸石油注入海灣。大火引燃了水面的石油,海灣瞬間變成了火海,在海水中避難的人全部被大火燒死。

還有一些人逃到大火暫時沒有殃及的海灘和港口。但地震造成的海嘯掀起滔天巨浪,以每小時750公裏的速度撲向海港海灣沿岸,摧毀了所有船舶、港口設施和近岸房屋,卷走、打碎4000艘艦船,淹死5萬多人。

東京、橫檳、橫須賀等大小港口均告癱瘓。在這次大地震中,東京城內85%的房屋毀於一旦,橫濱96%的房屋被夷為平地,整個大東京地區死亡和失蹤者人數超過14萬人,負傷的超過20萬人,財產受損的則超過300多萬人。

損失報告第一時間被送到秦致遠桌面上,同時發過來的還有吉拉爾丁要求繼續留在日本的電報。

其實地震剛發生十五分鐘,有關地震的電報就被遞交給了秦致遠。

說實話,有那麽一瞬間,秦致遠恨不得肋生雙翼飛到東京,把吉拉爾丁從那個人間地獄裏救出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秦致遠才明白吉拉爾丁對於她有多重要,那個曾經孤苦無依的小女孩已經成為秦致遠無法割舍的家人,是秦致遠對這個時代最初的牽掛。

米夏表現的更失態,當得知東京發生大地震的消息後,米夏居然破天荒的向秦致遠提出請求,請求秦致遠馬上把吉拉爾丁撤回來。

秦致遠雖然明白要求吉拉爾丁回來多半無果,也還是順著米夏的意思要求吉拉爾丁撤回蘭芳。

果然,吉拉爾丁拒絕撤回蘭芳。

吉拉爾丁的理由很充分,現在的日本正處於社會變動的關鍵時期,天皇的死亡使得日本社會失去了精神支柱,蘭芳政府正應該乘虛而入,獲得大多數日本人的認同,現在撤離日本實在是得不償失。

況且楊楷在大地震中嚴重受傷,現在無法處理事務,如果從蘭芳國內臨時調來一位司令,勢必會因為不熟悉情況而錯過這個獲得日本人認可的最佳時機。

向秦致遠說明情況之後,吉拉爾丁馬上就率領軍隊和“秦軍團”成員開始抗震救災。

其實普通民眾對這種人力無法抗拒的天災的抵抗能力非常低,很多普通人或許窮極一生,所有的財產都集中在那個房子裏,這一次地震下來,差不多是辛辛苦苦幾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對於東京市民來說,開展自救不成問題,難的是災後重建,東京市民實在是沒有能力。

蘭芳和日本作戰的時候曾經進行過一次東京大轟炸,當時差不多把東京毀了一遍,其實東京在地震前剛剛恢復了點人氣兒,結果在這次地震中再次消耗殆盡。

地震倒是幫了吉拉爾丁一個大忙,前幾天關進監獄裏和關在新聞街的那些天皇的擁躉,在這次地震中差不多已經死光光。

其實東京市的房屋大多數是木質結構,這種木質結構的房屋咋地震中基本上不會倒塌,就算是倒塌了也不會造城嚴重的人員傷亡,監獄就不一樣,為了防備犯人逃跑,監獄使用的大多是磚石結構,結果在這次地震中,磚石結構的房屋損毀嚴重,整個東京市幾乎十不存一,房子裏的人自然也沒有什麽好下場,他們就算是不被房子砸死,也會在廢墟中凍餓而亡。

吉拉爾丁的救災先從“秦軍團”成員的家人開始。

在整個東京市,有大約三萬名“秦軍團”成員,這些人的家庭受到優先照顧。

其實不對能提供的幫助並不多,但起碼有能維持生命的食品,以及臨時提供的帳篷,這在地震剛過的東京已經非常難得。

這些“秦軍團”成員的家庭被優先轉移到蘭芳駐日司令部附近,這裏的災後重建工作會首先開始,將會有五到六個大型社區用來安置這些“秦軍團”成員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