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填海造陸

其實不僅僅是一個月亮灣,現在的查戈斯群島,有一大半島嶼已經屬於蘭芳,或者是由蘭芳實際控制,毛裏求斯人在這裏的存在感越來越低,最多再有個五六年,整個查戈斯群島就將成為蘭芳的飛地。

蘭芳玩“人口置換”這一手已經非常熟練,從最開始的科西嘉島到蘭芳本土再到北疆區,蘭芳通過“人口置換”已經成功的在所有的領土上都達到了華人的簡單多數,一旦完成“人口置換”,那也就意味著那片土地已經永遠成為蘭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是誰想要分裂出去,勢必會受到蘭芳政府的強力壓制。

這一點毋庸置疑。

秦致遠對待反抗分子,永遠都不會妥協。

查戈斯群島也是一樣。

秦致遠剛買下叠戈加西亞的時候,就花了大價錢誘惑叠戈加西亞島上的原住民遷走,遷往非洲大陸或者是澳洲大陸,又或者是南亞大陸,不管是遷往哪個方向,所有的遷移費用都由秦致遠負責。

說實話,面對“糖衣炮彈”,真的只有很少的人能忍住誘惑,沒費多大力氣,叠戈加西亞島上的居民就全部遷走,叠戈加西亞正式成為“月亮灣”。

秦致遠進行“人口置換”一向是非常徹底,更名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在遷走月亮灣的全部人口之後,秦致遠命人推平了月亮灣上所有的人造建築,重新按照城市設計師的規劃進行建設,在命令一支部隊常駐月亮灣之後,月亮灣上的人口也隨即越來越多。

這些多出來的人口主要都是部隊家屬,他們是月亮灣上的首批居民。

隨著蘭芳和歐洲之間的航線越來越重要,月亮灣上的居民也越來越多,先是軍人,然後是港口工作人員,再然後是長期往來蘭芳和歐洲之間的船務公司工作人員,到1920年,月亮灣上的居民已經超過5000人。

按說哪怕是五千人,居住在月亮灣上也絲毫不顯得擁擠,不過月亮灣在秦致遠的定位中,終究還是一個純粹的軍事基地,所以這麽多人口肯定還需要進一步分流。

往哪分流?

當然是查戈斯群島。

月亮灣本來就是查戈斯群島的一部分,是查戈斯群島最南端、同時也是最大的珊瑚島,整個查戈斯群島共有大約兩千多個島嶼,總面積約六十平方公裏。

六十平方公裏兩千個島,平均每個大概是0.03平方公裏。

很多島根本就不能稱之為“島”,用“礁”來形容更合適。

整個查戈斯群島,適合人類居住的島嶼大概只有三十多個,其中只有二十多個上有人類居住,這些適合人類居住的島嶼就是月亮灣分流人口的方向。

從1920年開始,蘭芳人就像是終於回到繁衍地的候鳥,從月亮灣向北,開始向查戈斯群島擴張。

先是距離月亮灣最近的幾個無人居住的島礁,其中一個面積僅僅只有1.5平方米,也就是漲潮的時候僅僅只有一個能讓人下腳的地方,哪怕是為了這麽一點點小礁石,蘭芳也付出了一千法郎的代價。

按照二十一世紀的眼光看待這個問題,這簡直是便宜的掉渣,但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這個價格就是標準的“人傻錢多”。

到1923年的五月份,也就是蘭芳開始準備在月亮灣儲備物資的時候,整個查戈斯群島已經有一大半都屬於蘭芳,這都是蘭芳通過毛裏求斯政府購買的,其中適合人居住的島嶼有二十七個,占據整個查戈斯群島適合人類居住島嶼的百分之八十。

為了得到這些島嶼,秦致遠前前後後一共出資大概五百萬法郎。

相比較那個面積只有1.5平方米的礁石,這個價格還是很劃算的。

之所以為什麽價格這麽低,那是因為打包購買算作是“批發行為”的緣故。

如果不是英國政府及時制止已經鉆到錢眼裏的毛裏求斯政府,毛裏求斯政府會把毛裏求斯也賣給蘭芳。

這是遲早的事!

在蘭芳擴張的過程中,蘭芳獲得的那些島嶼都是秦致遠私人出資購買的,也就是說,目前蘭芳在查戈斯群島獲得的所有土地都是秦致遠的私人財產,嚴格說來這甚至和蘭芳政府都沒有關系。

等到英國政府注意到月亮灣的問題,整個查戈斯群島都已經積重難返,目前的整個查戈斯群島上,算上全部島嶼,蘭芳人大概是一萬五千人,而毛裏求斯人只剩下八百多一點。

這個人口比例絕對讓英國人感到絕望。

在目前的查戈斯群島,蘭芳人的統治中心還是月亮灣,“月亮群島”也成為蘭芳對查戈斯群島的官方稱謂,世界大戰中的空戰英雄,曾經擊落了“紅男爵”的竇勇毅率領著一個營的海軍陸戰隊,以及兩個航空聯隊負責整個月亮群島的防禦。

“航空聯隊”是蘭芳在馬紹爾群島演習後出現的編制,蘭芳的一個航空聯隊,和美國的一個航空聯隊規模近似,這能看出蘭芳軍隊現在的針對性,考慮到蘭芳戰機的性能,以及蘭芳飛行員的能力,一個蘭芳航空聯隊的戰鬥力完全壓制一個美國的航空聯隊。如果要用數字量化,大概要一個半美國航空聯隊,在面對一個蘭芳航空聯隊時,才能保證不被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