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收獲

和法裏斯·拉希德說的一樣,黃勵攻破了巴士拉的防線,給中東地區帶來的震動遠不止英國總督安格斯·沃拉斯頓要撤離科威特城那麽簡單。

巴士拉距離科威特城太近了,近到僅僅不足一百公裏,黃勵麾下的裝甲車只要一腳油門就能沖到科威特城。

安格斯·沃拉斯頓弄來的沙特人還是有點作用的,至少沙特人拖住了黃勵部隊前進的步伐,讓黃勵無法馬上攻擊科威特城。

伊拉克國民衛隊第十一師的防線崩潰後,黃勵命令手下的部隊一分為二,馬上對沙特的“馬木留克”騎兵發起攻擊。

沙特人大概是沒想到楊德山的部隊崩潰的如此之快,也對蘭芳部隊裝備的坦克和裝甲車戰鬥力估計不足,甫一接戰,沙特人居然還組織了“馬木留克”們發動數次集體沖鋒。

這種陳舊的戰術雖然在世界大戰中已經被證明是即將被淘汰,不過在目前的世界上,這種戰術還是有很多擁躉,特別是在中東,在這個缺少高新武器的地方,“集體沖鋒”還是很有威懾力的。

當然,這個“威懾力”是相對於缺少自動武器的步兵而言,蘭芳的坦克和裝甲車可都是武裝到牙齒的,坦克上有火炮和同軸機槍,裝甲車上裝備的則是比同軸機槍威力還要大的大口徑機槍,在這些自動武器面前發動集體沖鋒,真的就是自尋死路。

估計從外籍軍團成立到現在,從來沒有進行過如此輕松的戰爭,黃勵手下的戰士們只是簡單地扣動扳機,就制造出了漫山遍野的屍體和一眼望不到邊的俘虜。

沙特部隊的編制和蘭芳還是差別很大的,蘭芳根本就沒有騎兵這個編制,沙特人的騎兵師則是有八千多人,步兵師的差別倒是不太大,一個師差不多一萬三千多點。

戰鬥只持續了兩個半小時,黃勵的部隊擊斃了超過一萬名沙特騎兵,剩下的小兩萬沙特人都做了俘虜。

這個結果傳到利雅得,立即就驚出了阿蔔杜勒·阿齊茲一身冷汗。

阿蔔杜勒·阿齊茲實在是沒有想到,蘭芳的攻擊是如此迅猛,也實在是沒想到,英國人在蘭芳人面前居然會如此的不堪一擊。

現在回頭再想想秦浩歌一個星期前對沙特的警告,阿蔔杜勒·阿齊茲真的是後悔不跌。

既然已經後悔,那就要想辦法改正錯誤。

在黃勵占領巴士拉的第二天,阿蔔杜勒·阿齊茲撤回了阿爾阿爾方向的部隊,同時派出使者,試圖聯系秦浩歌,平息秦浩歌的怒火。

阿蔔杜勒·阿齊茲還是比較聰明的,知道秦浩歌不待見沙特人,因此先聯系的法國人,然後試圖通過法國人從中斡旋。

法國人對於談判這種事還是喜聞樂見的,在順手先敲了沙特人一筆後,法國駐中東地區總督雅各布·克萊門特就來到巴格達。

秦浩歌和雅各布·克萊門特並不陌生,法國和蘭芳在中東也是合作關系,因此雅各布·克萊門特順利見到秦浩歌。

在明白了雅各布·克萊門特的來意之後,秦浩歌的語氣不無戲虐:“沙特人給了你什麽好處,讓你從霍姆斯一口氣跑到這?”

無利不早起嘛,法國人最喜歡這種吃了上家吃下家的事,秦浩歌雖然不準備和沙特人談判,但是對於法國人還是要應付的,所以秦浩歌說的話就有點不著調。

把大馬士革讓給蘭芳後,霍姆斯就成了法國在敘利亞的統治中心,同時也是雅各布·克萊門特在中東的治所所在地。

“別說的那麽難聽嘛,送上門的好處難道你不要?”雅各布·克萊門特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語氣中的洋洋得意不加掩飾。

雅各布·克萊門特確實是比較得意,蘭芳攻占伊拉克,法國人得到的好處也不少,法國人都能把敘利亞分給蘭芳一半,秦致遠自然也不能太吝嗇,就在黃勵攻占巴士拉的同時,蘭芳和法國達成協議,法國把在吉布提的權益轉讓給蘭芳,蘭芳則把伊拉克北部的摩蘇爾、埃爾比勒、蘇萊曼尼亞、基爾庫克等地的管理權讓給法國。

這等於是蘭芳和法國交換了一塊殖民地。

啊,不對,這個說法不正確,蘭芳並沒有殖民地。蘭芳等於是和法國分享了對伊戰爭的紅利,而法國則是送給了蘭芳一塊飛地。

吉布提位於紅海沿岸,國土面積只有2.3萬平方公裏,相比較法國獲得地盤,法國人在這次交換中可是占了大便宜。

這個“大便宜”也是相對而言,伊拉克北部和土耳其、伊朗接壤,人口成分復雜,民族矛盾尖銳,以法國人對待殖民地軟綿綿的性子,法國人能不能把伊拉克北部消化掉是個大問題。

吉布提雖然地盤小,人口少,也沒有什麽自然資源,不過吉布提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