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遍地中指

說到領土,必須強調的一點是,時人對於領土的概念並不是多明確。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並不像二十一世紀那樣有遙感衛星可以進行國土測量,很多國家對於邊境的概念並不是很明確,也沒有斤斤計較的邊界勘探,現在還不是寸土寸金的年代,邊界對於國家的意義並不是很明確,所以秦致遠很有信心,只要蘭芳足夠強硬,意大利人並不會砸鍋賣鐵也要和蘭芳決一死戰。

秦致遠抵達拉馬達萊娜的時候,一艘貨輪正在港口內卸貨,貨輪上的標識很明顯,“金州航運集團”和團龍圖案熠熠生輝,這是秦致遠控股的公司,以前還有“皇家”兩個字,現在則是為了淡化皇室的存在感,所以刻意去掉了這兩個字。

從秦致遠訪問撒丁共和國之後,蘭芳就開始向撒丁島運輸物資,現在往返於撒丁島和巴陵之間的貨輪更加頻繁,以前運輸的貨物還僅限於食品,現在則是無所不包,食品、生活用品、機械、建築材料,甚至是一船一船的士兵,所以拉馬達萊娜是真有點繁忙。

其實從撒丁島到巴陵距離並不遠,走海運大概是2500公裏左右,貨輪差不多五天就能從巴陵抵達撒丁島。

等以後修建好機場,使用飛機將會更快,差不多也就是四、五個小時,飛機就能從巴陵飛抵撒丁島。

拉馬達萊娜以前就是意大利人的軍港,該有的碼頭設施都有,不過都不怎麽完備,意大利人確實也是不重視撒丁島,雖然港口的自然資源不錯,意大利人也沒有把這裏弄成軍港要塞的意思,其實只要進行下簡單的清淤,再修一截人工碼頭,拉馬達萊娜停靠戰列艦是不成問題的,但因為意大利人的不作為,現在的拉馬達萊娜就只能停靠巡洋艦,萬噸級的戰列艦和航空母艦都無法他停靠。

當然了,因為民用貨輪吃水較淺的緣故,萬噸級的貨輪停靠還是沒問題。

秦致遠是想要把拉馬達萊娜打造成蘭芳在地中海最大軍港的,因此也就不急著去“臨時行宮”,就在碼頭上現場辦公。

“先從修建港口開始,這裏的港口馬上要開始擴建,附近的那個漁村要拆除掉,把那裏建成倉庫和油庫,港口這邊規劃成功能區,把軍營建在山頂處,你的辦公室也不能放在這裏,最好放在奧利斯——”說到這裏,秦致遠忽然忘記了那個地名。

該死的古怪地名,實在是有點拗口。

和此時所有的港口城市一樣,拉馬達萊娜也是一個軍港和民用港的混合體,深水區部分以前是軍艦使用,淺水區歸民用船只,雖然沒有明顯的分界線,道是也涇渭分明。

秦致遠肯定不會模糊處理,秦致遠想要把拉馬達萊娜打造成一個純粹的軍港,一個蘭芳在地中海的軍事要塞,所以這裏不能有平民存在。

好在搬遷的任務量並不大,拉馬達萊娜是撒丁共和國發起的地方,當初撒丁共和國軍隊和意大利軍隊在這裏激戰半個多月,戰爭對於島上的設施破壞很大,島上已經沒有什麽平民,那個漁村基本上也是一片廢墟,直接推平就行了。

“奧裏斯塔諾。”約書亞·喬迪反應快。

“對,就是奧裏斯塔諾,地名的漢化工作也要盡快進行,撒丁島既然已經加入蘭芳,那就要真正變成蘭芳的一部分,我們可不能像意大利人那樣弄得天怒人怨。”秦致遠想到哪說到哪。

撒丁島是剛剛歸附,百廢待興啊,需要處理的事確實是多。

“陛下您放心,只要我們能夠保證撒丁人安居樂業,沒有人會冒天下之大不韙。”約書亞·喬迪有信心。

和貧瘠的科西嘉不同,撒丁島上的資源還算豐富。

撒丁島的地理環境還是很不錯的,天然牧場覆蓋全島面積一半以上,畜牧業和漁業發達,農業基本可以自給自足,礦產資源有鋅、鉛、褐煤、螢石、鋁土、銅和鐵,其中鋅和鉛的產量占意大利的五分之四。

撒丁共和國成為蘭芳的一部分,肯定會有一部分撒丁人選擇移民蘭芳其他地區,蘭芳政府也會引進人口以改變撒丁島的人口結構,等到漢民族變成撒丁島的主體人口,蘭芳政府就會開始加大公用設施建設,同時對撒丁島進行各種資源傾斜,以提升島上居民的生活品質,這樣過上一二十年,撒丁島就會成為蘭芳的固有領土,就算是再有人拿這個說事,撒丁島上的華人也不會答應。

其實人都一樣,不到走投無路的時候都不會鋌而走險,一般來說只要是有家有院,就不會提著腦袋幹革命,蘭芳的政策還是很不錯的,單單是不征收農業稅這一點就穩住了所有農民的心,其實沒有農民的支持,單單靠工人弄不起來什麽事,工人是伴隨著城市才會存在的群體,而城市往往又是政府防控的重點區域,沒有廣大農村的參與,單單靠某一個城市就想要對抗龐大的國家機器那就是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