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秋後算賬

哪怕是格奧爾基有決定權,格奧爾基也不敢答應蘭芳政府的條件。

這種條件下的《互不侵犯條約》就和賣國條約差不多,如果格奧爾基敢簽署的話,就算是為蘇維埃爭取到了和平,現在不會引起斯大林的追責,但等時間一長,那就等著秋後算賬吧。

甚至如果斯大林同意了這些條件,斯大林都要被永遠釘在俄羅斯的恥辱柱上。

所以返回蘇維埃駐蘭芳大使館之後,格奧爾基馬上致電莫斯科,請莫斯科決定是不是同意蘭芳的條件。

這已經不是還能不能談判的問題,蘭芳人把事已經做絕,北疆區的軍演已經開始,蘭芳人肯定沒有收手的意思,如果不接受的話,那很好,蘭芳北疆區的軍隊已經做好戰鬥準備,不需要任何動員,戰爭馬上就會爆發。

同時格奧爾基還必須考慮到,蘭芳人現在已經知道了尼古拉二世一家的遭遇,如果蘭芳人把具體細節捅給英國人,那麽英國人的反應將會更加難以預料。

給莫斯科發過電報之後,格奧爾基和列夫做了個簡單的溝通。

“對於蘭芳的條件——你怎麽看?”格奧爾基征求列夫的意見。

列夫吭哧了半天也沒敢回答。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如果接受蘭芳人的條件,那列夫就等於是出賣蘇維埃的利益,列夫就等著被追究責任吧。但如果不接受,那後果好像更麻煩,蘭芳人擺出一副“不管你接受還是不接受這,都是事實”的架勢,作為外交人員,列夫有責任為蘇維埃解決困難,一不小心,列夫就會成為那個“背鍋俠”。

但面對格奧爾基咄咄逼人的眼神,列夫知道必須給出一個答案:“我們不能接受蘭芳人的條件,談判嘛——關鍵是‘談’,所以我想,我們應該盡可能拉長談判的過程——”

列夫給出的建議是盡可能拖延時間,最好能拖個十年八年,或許到那時蘇維埃在面對蘭芳的時候已經有了自保之力。

看看拉芳才成立多久,現在居然已經這麽強大,如果給俄羅斯人時間,列夫認為俄羅斯人也能創造奇跡。

“蘭芳人不會給我們拖延時間的機會,現在的演習區域是一百七十萬平方公裏,別說是十年八年,就算是拖上三兩個月,都不知道演習區域要擴大到什麽程度。”格奧爾基不贊成拖延時間,蘭芳人已經擺明了就是無恥,拖延時間不解決問題,反而會夜長夢多。

“但這種合約,我們不能簽,如果我們簽了的話,我們就將是俄羅斯的罪人。”列夫這是必須表明態度,雖然格奧爾基是斯大林的特使,但如果將來追究責任,列夫也跑不掉。

格奧爾基和列夫現在就是一條線上的螞蚱。

“不,如果不簽訂合約,導致蘭芳和蘇維埃之間爆發戰爭,那咱們才是俄羅斯的罪人。”格奧爾基眉頭緊皺,臉沉的能擰出水來。

早在“二月革命”的時候,格奧爾基就參加了布爾什維克,可以說格奧爾基經歷了“二月革命”後的所有戰爭。

說起對戰爭的理解,格奧爾基原本以為就是勇敢的戰士排著整齊的隊形向敵人發起沖鋒,用鮮血和生命擊垮敵人的鬥志,這才是戰爭最令人熱血沸騰的部分。

這一點在和沙皇的軍隊,以及“白軍”的戰鬥中也得到印證。

在和蘭芳軍隊交手之後,格奧爾基對戰爭有了新的理解,蘭芳軍隊打贏戰爭從來不依靠生命的累積,蘭芳軍隊總是以猛烈的炮火先擊垮敵人的鬥志,然後用坦克和裝甲車解決戰鬥,再加上蘭芳近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力資源,俄羅斯一直以來面對歐洲國家時擁有的一切好像都已經不合時宜。

這讓格奧爾基感到心悸,面對蘭芳軍隊,格奧爾基沒有絲毫信心。

最少對於目前的“紅軍”來說,格奧爾基沒有信心。

也不止是格奧爾基沒信心,包括斯大林在內,所有的布爾什維克將軍們都沒信心,所以蘇維埃成立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獲得拉芳的和平,否則斯大林在莫斯科感受不到任何安全感。

現在的蘭芳軍隊比起世界大戰時期更可怕,蘭芳軍隊現在裝備了大量無懼空間、時間、氣候的飛機,這些戰機可以在幾個小時之內從德國境內飛臨莫斯科,按照格奧爾基對德國蘭芳關系的了解,如果蘭芳想在德國境內建機場,德國人一定不會拒絕。

就在格奧爾基和列夫惶恐不安的時候,萬裏之外的莫斯科,斯大林也感覺到了惶恐。

“蘭芳人居然提出這種過分的要求,他們真是太過分了,他們夠該下地獄,特別是他們的國王,他應該被送上絞刑台——”斯大林歇斯底裏的暴怒,怒吼聲震得玻璃都在瑟瑟發抖,這讓斯大林對面的克利緬特和米哈伊爾面面相覷。

克利緬特的全名叫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這是斯大林的老朋友,早在十五年前,克利緬特就和斯大林一起在巴庫的布爾什維克黨委會工作,1917年,克利緬特在全俄蘇維埃二大上被選為全俄中執委會委員,並成為最早的契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