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泗水號服役

和英國比起來,美國和蘭芳的關系還算不錯,雖然有點小齟齬,也沒到大動幹戈的時候。

秦致遠心中肯定是把美國人當成最終對手的,但美國人並沒有把蘭芳人當成最終對手。

美國國內目前“孤立主義”泛濫,在美國經濟還沒有達到迫切需要海外市場之前,“孤立主義”會一直是主流思想。

政治是經濟的延續,這句話一點也沒錯。

蘭芳和英國都是帝制國家,英國國會多少還能限制點英國王室的權利,蘭芳國會則對秦致遠的權力完全沒限制,秦致遠如果想要做某件事,根本不需要國會的同意。

美國的情況又不同,美國的大資本家才是美國政策導向的主要推手,看看世界大戰的過程,剛開始時英、法、德都有錢,美國人做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後來德國人沒錢了,美國人就開始參戰,最大程度攫取到勝利果實。

不過世界大戰給歐洲帶來的傷害實在是太大,美國人現在也是有苦說不出,貸款無法收回,賠償遙遙無期,產能過剩,經濟危機,可以說美國人這幾年一直在反思,戰爭給美國帶來了什麽。

從賬面上看,美國人確實是獲利豐厚,但到目前為止這只是賬面數字,並不能變成實實在在的利益,這讓美國人確實是頭大。

於是“孤立主義”大行其道,“孤立主義”其實就是不幹涉原則,即除自衛戰爭外不主動卷入任何外部軍事沖突;在經濟文化上,通過立法最大程度限制與國外的貿易和文化交流。

“孤立主義”是由美國國父華盛頓確定的,在美國具有崇高地位,世界大戰期間時任美國總統的威爾遜雖然提出“多邊主義”,但並沒有改變“孤立主義”倡導的“單邊主義”。

“單邊主義”其實說白了就是你打你的,我玩我的,所以英國、美國、蘭芳現在的關系才如此奇特,蘭芳和英國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對抗,但這並不影響美國人和蘭芳人保持友好關系。

所以迪倫·康納感受到了“泗水級”的威脅,但並不認為這是美國要擔心的問題。

要擔心也是英國擔心。

最起碼應該是英國人最擔心!

“他們的‘泗水級’航空母艦的第一艘已經服役,下個月是‘軍團級’戰列艦的第一艘‘軍團號’,再下個月是‘椰城號’,然後是‘樂浪號’,今年內會有三艘‘泗水級’航空母艦和兩艘‘軍團級’戰列艦服役,難道你就沒有緊迫感嗎?”尼克·哈特簡直是要愁白頭。

“軍團級”戰列艦是從20年開建,預計建造四艘,首艘是由法國馬賽造船廠承建。

這裏就能看出法國和蘭芳在效率上的差異,“軍團號”20年開建,“泗水號”22年才鋪設龍骨,結果“泗水號”反而比“軍團號”還要早一個月服役,法國人的效率真不行。

“樂浪號”戰列艦也是馬賽造船廠承建的,預計四月份或者是五月份服役,軍團級的第三艘和第四艘都是在金蘭灣造船廠建造的,預計要到明年初才能服役。

“軍團級”戰列艦的圖紙自從確定之後就沒有改變過,建造難度應該是差不多的,如果對比蘭芳和法國建造“軍團級”戰列艦的速度,蘭芳要比法國快二十個月。

“我當然有緊迫感,但這並不是由我決定的,所以緊張也沒用。”迪倫·康納不著急。

蘭芳的造艦速度確實快,不過美國人也不慢,美國的“科羅拉多”級戰列艦下個月也會服役,到時候美國海軍就將擁有對抗“海參崴號”和“蘭芳”號的能力。

其實美國海軍現在就有十幾艘戰列艦,不過這些戰列艦的噸位都不足以和“海參崴”號以及“蘭芳”號抗衡,所以美國才會建造“科羅拉多”級戰列艦,而且一造就是三艘。

航空母艦雖然代表著未來的發展方向,不過對於英國人和美國人來說,戰列艦才是決定戰爭走向的支配性力量。

尼克·哈特和迪倫·康納正在竊竊私語的時候,軍樂隊奏響《海參崴進行曲》,以秦致遠、陸徵祥、黃博涵為首的蘭芳國家領導人步入儀式現場,所有人都下意識起身,迎接秦致遠的到來。

《海參崴進行曲》一出現就得到所有人都喜愛,這首氣勢恢宏、威武雄壯的軍歌已經被正式確定為蘭芳軍歌,只要有蘭芳軍人的地方,隨時都能聽到這首歌。

不僅是軍人,幾乎所有蘭芳人都會唱,每當這首樂曲奏響的時候,往往都會變成大合唱,現在就是這樣,隨著軍樂聲奏響,幾乎所有的蘭芳人都在應和,幾萬人的聲勢,什麽樣的大合唱也沒有這個聲勢浩大。

尼克·哈特和迪倫·康納看看周圍狂熱的蘭芳人,耳聽著雄壯的進行曲,心情復雜異常。

恐懼倒是談不上,不過應有的敬畏還是有。